博海拾贝 文摘 技术大变革前夜,少林是怎么活活给了武当机会的

技术大变革前夜,少林是怎么活活给了武当机会的

640.jpg

文/六神磊磊

南宋末年,少女郭襄作为游客,行至少林寺,曾经随口问过一个问题:

少林寺总被称为天下武学之首,但是华山两次论剑,怎么都没有少林寺高僧,他们是不敢来,还是不屑来?

郭襄一时好奇,问完了就忘了,并没有去多想。但金庸先生其实给出了答案:

那些年头,少林寺关心的并不是武功,而是正在热火朝天地关门研究一件事:该怎么整治坏人和内奸。

从华山论剑,到武当派奇迹崛起的一百年,正是少林最封闭、内耗的一百年。武当派的崛起,原因之一,正是少林派自己给的机会。


按照金庸的小说,少林至少在北宋就已经领袖群伦了,一个扫地的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当时的少林有个特点,它是整个江湖上最活跃、开放的门派,非常鼓励自学和创新。

扫地僧有话为证:

“七十二绝技……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

寺中的任何弟子,只要你有兴趣、有毅力,全部的武功绝技就向你开放,在藏经阁里随意取阅,供你自学。寺里也支持你大胆创新,不管是身份高贵的方丈、首座还是普通弟子,甚至挂单的外来人才,只要创新,就予以鼓励。

少林形成了一种人人创新、百花齐放的局面,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不断涌现:

第八代方丈元元大师创出般若掌。

一位在少林挂单四十年的七指头陀创出魔诃指。

第十一代通字辈的六位高僧,穷三十六年之功,共同钻研出大金刚拳法。

还有不知名的少林僧,在《楞伽经》的夹缝里写了一部内功,就是大名鼎鼎的《九阳神功》。

说白了,少林之所以长时间领袖群伦,“天下第一”的名头深入人心,不是因为和尚念经念得好,而是因为开明开放,鼓励创新。

那么这种方式有副作用吗?当然有。天下任何事都有副作用,只有假药才没有副作用。

副作用之一就是不停有人钻制度的空子,跑到少林寺偷学武功。《天龙八部》里,辽人萧远山、鲜卑人慕容博就钻空子,到寺里偷学。

这就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了,你是坚持,还是收紧?当时的少林结论是,坚持开放。因为开放式管理、创新式导向,利远大于弊。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萧远山、慕容博两大绝顶高手偷学那么多少林武功,最后却都在少林出家了。少林连本带利,全盘收回。

天下的人才都来偷师,结果偷了半天,最后连自己都成了人家的。多么划算的买卖。


然而,到了南宋庆元、嘉泰年间(1200年前后),少林寺发生了一起黑天鹅事件,叫“火工头陀事件”。它直接导致了少林的创新戛然而止,影响了后来百年江湖格局。

这件事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寺中有一个烧火的头陀,不堪厨房负责人的虐待,心怀不满,私学武功,在寺内打死打伤多人,给少林造成很大的破坏和分裂。

这件事成为了少林的伤疤,也给管理者留下巨大的阴影,导致了整个少林管理方略的转向。

事实上,火工头陀恶性事件的出现,根本原因到底在哪?理性来看,还是在于厨房的负责人仗势欺人,作威作福,虐待临时工。

少林寺如果要反思,应该反思如何改善底层员工的生活状态,保障他们的权益,加强对职事僧人的监管。

可惜少林寺的反思跑到另一条路上去了,他们反思的是:群众之中有坏人,必须严格加强对人员身份的区别,增加对学武的严格限制,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开放。

要抓坏人,就会越抓越多;要搞区别,就会越搞越严;要禁学武,就会越禁越烈。少林延续了几百年的开放学武、鼓励创新就此止步,而是走到另一种严禁、严限、保守的路子上了。

标志就是出台了一个最严苛的政策:

“凡是不得师授而自行学武,发现后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筋脉,成为废人。”

自此七十余年间,严防死守第二个火工头陀的出现成为了少林的主基调,成了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段时间内,少林没有涌现出大高手,也没有重大武学进步。在这种一滩死水的状态下,少林几乎退出了江湖一线,两度华山论剑,少林均未能参加。“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中也没有少林人。全真派乘势而起,取代了少林,成为武学正宗。

一个例子能证明少林的战斗力退步惊人:有个昆仑剑士何足道上门寻衅,举寺竟然无一人能敌。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南宋末,少林又成功“揪出”一个坏分子,叫做张君宝。他就是后来的张三丰。

张君宝也是个少林临时工,在寺中无编制、无身份,只负责挑水扫地打杂。

这一年外敌来袭,少林派抵挡不住,谁想张君宝站了出来,力战护寺,击退强敌,保存了少林的威名。原来他一直跟着师父觉远学内功,只不过两人都不知道这是武功而已。

力战护寺,本是大功一件。况且张君宝天赋惊人,人人能看出是罕见武学奇才,又从小在少林青训长大,心向少林,忠诚不二。这样一个好苗子的发现,应该是天大喜事,如果少林善加爱护,努力栽培,往少了说,七十二绝技以后怕要至少多增加三五门;往多了说,将一举扭转少林百年颓势,奠定未来千古不拔之基业。

如果此时少林够开明、惜才,那未来就不是什么“六大门派”,而是一个超级少林统领全盘。

然而,在当时“斗争压倒一切”“严防死守为少林”的保守方针下,张君宝居然被宣布为少林罪人,要被处死,或挑筋断脉。他的师父觉远也难逃干系。

结果是觉远、张君宝被迫出逃,少林武学《九阳神功》外流,武林中由此诞生了一个峨眉,一个武当。

尤其是张君宝创立的武当,完完全全就是少林的保守落后势力亲手给逼出来的。少林弃徒张三丰成了武学大宗师,威名盖代,还创出了梯云纵、绵掌、神门十三剑、绕指柔剑、真武七截阵、太极拳等无数高妙武功。武当派也通过引领新一代技术革命,成为了半个世纪内的武林创新中心、研发阵地,成为了和少林派双峰对峙、并立称雄的存在,甚至“骎骎然有凌驾于少林派之势”(金庸原话)。

惊喜不惊喜,讽刺不讽刺。


保守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有很强大的惯性。

后来,张三丰曾经亲自登门,向少林提出:开展重大武学联合研发,双方开放交流,把两家的九阳功合二为一,恢复出已失传的《九阳神功》,甚至研发出更新的武学。

如果少林把握机会,善加利用,那么实现重大武学突破不是没有可能。然而,此时的少林派根本没心思在技术进步上,满心想的是另一件事:

“难得今日张三丰自己送上门来,正好大大的折辱他一番。”

于是少林做足心思,不让张三丰进寺,安排在半山亭子里招待,并且口口声声“本寺叛徒”“当年你偷学武功”,逞口舌之快。

对于张三丰提出的研发武功的提议,少林当场拒绝,理由是非常无厘头的两条:

一、我们少林自家的武功已经很多了,历代祖师传下来的我们都练不完,再搞一门新的,对我们着实多余。

二、今天如果双方合作研究,日后江湖上不明真相之人,便会说少林派从武当手上得到了好处。这般的流言我们担待不起。

就这样,技术大变革的前夜,少林再次把机遇拒之门外,又一次丢失了可能重返天下第一的机会。

后果我们很快又看到了。下一个时代的江湖,领袖群伦的是明教和张无忌,而张无忌正是武当一脉。

他的武功恰恰是把少林的九阳神功、武当的太极拳、西域的乾坤大挪移融会贯通,合而为一。任天下智力而用之,方可得天下。

后来屠狮大会,少林内部开会研讨局势,会上认为:

“英雄大会关涉我少林派千百年的兴衰荣辱……”

这个认识,就太肤浅了。

一两场英雄大会,根本不涉及千百年的兴衰荣辱。真正涉及兴衰荣辱的,是百年前拼命围攻小厮张君宝,生生把他赶出少林的一幕。

少林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这一百年错失了技术进步的机遇。

为什么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都是自己造就的。

为什么自己孕育的人才,自己却不能用,给了别人用。

然而,往事已久,可能已经没有什么人想起那时候的事了。

来源:六神磊磊读金庸 微信号:dujinyong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94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