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关注列表定律”

“关注列表定律”

@河森堡:几年前,微博流行起一个说法,叫“关注列表定律”,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如果理直气壮地冒傻气说蠢话,你点开此人的关注列表,一定会有那么几个账号。

我一开始没把这个说法当回事,网上吵架嘛,肯定会找各种角度恶心对方,这就是个挤兑人的说辞,后来,我偶尔点开几个人的关注列表看,发现竟然全中,我就笑,说还真凑巧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对这个关注列表定律的态度经历了一连串的转变。

最开始我是不当回事,等中了几次后,我说这几次还真赶上了,当这个定律的准确率继续上升时,我心说这事里可能真的存在某种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定律准确率还在上升,我说这个似乎真的挺准,到现在,我的心态已经是“怎么可能这么准?!” 以至于,每次我在评论区里看到有人张牙舞爪地冒傻气时,我点开其关注列表之前心里都嘀咕“不会又中了吧…” 结果每次都中,这几年来我印象中只有偶尔的一两次意外,其余的全中。

不是说只要关注那几个账号就一定会冒傻气,因为不同的人关注他们的心态和动机是不同的,有些纯粹是看乐子而已,但是,只要你看到那些评论里张牙舞爪傻了吧唧的人,点开其关注列表一看,八九不离十就是那几个账号。

好几次,这几个账号的内容转到我的时间线上,都是那种胡编滥造一眼假的东西,但评论区里就愣是有好多人跟那情绪亢奋地应和,就跟马戏团里的黑猩猩一样,完全被人耍的团团转,让撅屁股就撅屁股,让翻跟头就翻跟头,我心说,你们就不能动动手指先查查他们说的是真是假吗?几秒钟就能有结果的事,操作起来很难吗?一个人怎么能对自己的智识水平这么没要求,在精神文化上完全没有自尊可言?如果是一把年纪的成年人还这副样子,那真的太可悲了。

以后相亲择偶的时候,我建议可以看看对方都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了哪些账号,一个人的衣着打扮或许可以伪装,但有些东西真的伪装不了。

@幻想狂劉先生:已经有社会学者在研究这个了,在前信息化时代社会个体被动接受信息,信息传播以单向为主。进入双向时代之后,信息源在筛选受众,受众也在主动筛选信息来源,这时候受众选择信源时的倾向性本身可以反应其认知水平,认知程度和相关立场。我写一些社会评论文章时会有意的反向利用这一原理,设置一些语言和思维屏障,让那些我不想给他看的人在阅读途中就自动放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993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