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看了北京亦庄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过程还挺有意思的,总共有 19 个男机器人和 1 个女机器人参赛。
最快的机器人是天工机器人,跑完用了 2 小时 40 分,我查了一下,人类马拉松初学者,跑完半马大概就是这个时间,优秀的人类半马运动员可以在 1 小时 30 分以内。
这次机器人半马有两个规则:
1. 中途可以换电。
2. 中途可以随时换机器人
因为机器人续航普遍很差,站立不动,10 分钟耗电量就能达到 20%。而且机器人关节电机很容易过热,跑长途很容易坏,所以可以看到会有人在机器人关节喷冷却液的画面。
大家吐槽最多的是机器人全都是遥控的,没办法做到自动导航,而且还需要有两个人类领航,因为有些机器人走直线都非常困难。
再就是很多机器人动作不协调,基本平衡能力都有问题,有个机器人跑着跑着就摔倒了,头都都摔掉了。
被吐槽最惨的是宇树机器人,比赛开始没多久就摔倒了,摔倒后不能自己爬起来,需要人类先把他摆成四仰八叉的样子,才可以爬起来。而且宇树机器人跑步速度非常慢,没拿到名次。
事后宇树机器人发文澄清,说是客户买了自己的产品去参赛的,算法是客户自己弄的,并非宇树官方的算法。
我不是专业搞机器人的,没法做太多评价,不过从观众的角度看,宇树的机器人确实没我想象的这么厉害。
我觉得这个比赛很有意义,表面上是跑步,实际上上是对参赛机器人软硬件设计的耐用性考验,是马拉出来溜溜,不能总停留在宣传片和 PPT 上,需要在群众面前,真刀真枪的检验成果。
今天比赛完后,网上吐槽的声量很大,我觉得也正常,之前人形机器人光环太大了,网上宣传片各种各种灵活智能,跳舞、避障、回旋踢、飞奔、翻跟斗……. 信手拈来,让大家觉得人形机器人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层次。
实际上,现在只是从 0-0.5,还在发展机器人的关节和小脑,距离发展大脑还有很大的距离。
再说一下这次机器人比赛的排名:
第一是天工机器人,中途没有更换机器人,用时 2 小时 40 分。身高 1.8 米,和人类身材最相近。
第二是小顽童机器人,中途更换过一次机器人,用时 3 小时 27 分。身高 1.2 米,是短腿机器人,重心低,跑步难度小。
第三是行者二号,中途换过两次机器人,用时 4 小时。身高 1.68 米,和人类也差不多。
我倒是没那么悲观,新事物在刚发展起来之前都没那么惊艳,需要一步步迭代才会好起来,人类第一台计算器和房子一样大,谁能想到现在能做到和笔记本一样小。
我看了一下网上的舆论,情绪最大的是买了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股民,抖音短视频大多都是股民的评论,受到情绪冲击,机器人板块短期可能炒不动了。
来源:豆瓜的投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