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一台望远镜的理想主义死亡事件

一台望远镜的理想主义死亡事件

@Steed的围脖:一台望远镜的理想主义死亡事件

说起来,NASA是个挺傻的机构。你想,人类活在地球上,本来日子就够难的了。房贷、医保、战争、通货膨胀,哪个不比火星重要?可NASA的人,偏不。他们觉得——

“宇宙很大,应该去看看。”

这种想法,在我看来,和中年男人买哈雷摩托差不多:又贵又没用,但听上去很帅。

于是,NASA干了很多帅事:
→ 在火星飞无人机,像玩航模;
→ 在土卫二的冰壳里找水,像淘气的孩子;
→ 用韦布望远镜看宇宙深处的光,像个痴心画家。

本来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地球上总要有人做点浪漫又无用的事,才显得这个物种没那么讨厌。

结果,问题来了。

——NASA的钱,没了。

—-
钱去哪了?不重要。反正不是去火星了。

这世界的规则很简单:浪漫归浪漫,账单归账单。

美国政府最近拟了个预算,把NASA的科研经费,咔嚓一下,砍了一半。大概7.5亿美金的项目,直接干掉3.9亿。很多项目死得毫无悬念,像坏掉的老式洗衣机,连维修都嫌麻烦。

你要是问,为什么砍NASA?

理由简单到令人发指:
→ 研究宇宙不涨选票
→ 研究火星不救股市
→ 金星有没有生命,和选民吃不起鸡翅毫无关系

于是,南希·格蕾丝·罗曼空间望远镜,NASA的下一代“宇宙大眼睛”,就这么凉了。差两年发射,零件都上紧了,预算一刀切掉,活生生做成了太空史上的高档废铁。

火星样本返回任务,本来打算把火星的石头打包带回地球,结果火星那边包都打好了,地球这边先打包票说不干了。

金星DAVINCI探测器,原本打算钻进金星的大气层,去测一测那颗行星上到底有没有曾经的海洋,现在不用测了,留给后代当谜语吧。

还有那些研究太阳风暴的、追踪系外行星的、观察地球气候变化的,统统砍价砍得像跳蚤市场。

唯一没被动的,是哈勃和韦布这俩老家伙。NASA给它们留了一口气,可能是觉得,这俩毕竟已经在天上了,拆下来还得另外花钱。

—-
我们活在一个不需要望远镜的世界

说到底,人类是个很实际的物种。

如果星空不能给生活打折,不能增加GDP,不能让总统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爱美国”,那就让它滚蛋。

NASA犯的最大错误,不是花钱,而是天真。他们居然以为,一个讲究利润的社会,会真的在乎遥远的宇宙。

太天真了,简直像年轻时的我,以为爱情可以战胜一切。

—-
但这个故事,还没完。

有些人还是抱着一点希望。他们说:
“这只是草案,不是最终预算!”
“国会还得开会,吵一吵,说不定还能把NASA救回来!”

没错,按规矩,预算这东西,最后得国会点头。国会里确实还有一批相信科学的人,正在大声嚷嚷:“NASA不能死。”

但美国的事,凡是到了吵架这一步,基本也就八成凉了。

更妙的是,白宫这边早就准备好了。万一国会吵到新财年10月1日还没个结果,白宫还有一手老江湖才用的招数——不管你争得多热闹,我这边先按自己的预算过日子。

翻译成人话,就是:钱我先不批,事我先不干,谁急谁尴尬。

所以很可能出现这样一个诡异场景:

预算还在吵,科学已经停了。

该买的零件停了,该发射的探测器不发了,该发工资的项目组被遣散了。

NASA站在宇宙门口,像个穿好西装却被拒绝入场的穷亲戚。

—-
所以故事的结尾很简单:

NASA还在那里,科学家还在那里,宇宙当然也还在那里。

但预算不在了。望远镜不在了。人类用好奇心写下的未来,正一页一页,被会计师擦掉。

不过也好,这很美国,也很人类。

毕竟,我们这个物种,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花很多年仰望星空,然后在关键时刻,低头算钱。

图为已经建造完成过两年就要发射却在预算中被整个砍掉的南希·格蕾丝·罗曼空间望远镜,来源:GSFC/SVS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893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