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厂长:都说养儿防老,可是现实有的老人虽然子女不少,但很多推来推去,甚至不管不顾。我这些年在住院部看多了,基本上是请护工,但是护工能有多周全?小陈跟我说他老家,一对老夫妇,男的瘫痪,女的高血压,还要一个人照顾老公。三个孩子有当官的有做生意的,都不管爹娘。有天晚上老太太从床上滚下来摔到脑袋,无人救助,很久才被发现。老公就在旁边眼睁睁看着妻子凉了,无能为力,他连打电话的能力都没有,听了真的是绝望。
我觉得未来最大的需求是护工,其实大学生也可以做这个,我请过二十来个护工,好的真的很稀缺。很多阿姨普通话说不清楚,口音特别重,沟通费劲。而且喜欢玩手机,其实护工的工作没有你们想象那么累,现在医院设施都很好。屎尿这些我和小陈都处理过,习惯了真没啥。但是收入不差,我现在这个250一天包吃,还有各种红包。如果素质高一点,责任心强一点,将来翻倍也是有可能的。现在舍得花钱的人可多了。
我发现很多护工是家属从院外请的,在医院里通过中介的护工,有统一工作服。有的家属,会事先找比较靠谱的,这种给的钱也多。因为进了医院临时找跟抽盲盒一样,还要给中介公司钱,阿姨拿到手很少。而那些单干的护工。都是之前服务比较好,获得家属认可以后,出来单干,有些是在家陪护,住院时一起进来,以家属的名义,这样的护工陪护起来也比较放心。前提是有条件的家庭,准备好这个钱,一个月至少需要万把块。
@唐卡斯特随笔:身为护士家属,我非常赞同。专职护士的时薪在$50多,casual时薪更高。 护工的时薪较低(疫情前$25左右),casual会好一些。工作强度有点大,但是工作机会非常多。有些护工做2个part time,这样有2份税收抵扣,生活过得也挺好。 关键是心态。如果眼高手低,不仅收入会影响生活,也会让自己隔离在社会外
@凌匀匀:之所以缺口巨大,本身就说明即使有那么多好处看起来不累还挣钱不少,但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干这个
@sven_shi:是全球发达国家都缺护工,很多都有一人护工全家移民的政策。但这种钱不好赚的。这几年经济形势下就是高学历者对应的高薪工作在减少,岗位都在变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