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没有自由贸易这回事儿

没有自由贸易这回事儿

@饭统戴老板:最近读完的这本书,《没有自由贸易这回事儿》,把一件事情讲清楚了,就是当年对话贸易战的决策,到底是怎么出台的。

这本书出版于2023年,作者莱特希泽,第一届川普政府的美国贸易代表,是贸易战的核心决策者,中国人民的老熟人了。这本书回顾了2017~2020年这四年期间,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种种细节,是第一手资料,没有比这个更权威的了。

简单说,就是对华贸易战,虽然开始于2017年(国内感受到冲击是2018年),但核心决策者的理念、策略和具体行动方案,成型于2011年之前,甚至更早。

首先是川普。川普的贸易理念就一句话:“凡是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统统都是在占美国的便宜。” 这个理念不是在川普2016年上台后形成的,而是在早在1980年代就形成了。

1987年9月2号,川普花了10万美元在报纸上登了《致美国人的信》,阐述自己对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的看法,里面也谈到了贸易,观点就是上面那句话,只不过当时他认为占美国人便宜的,是日本。

与此同时,跟他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开始形成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包括莱特希泽。但在80~90年代甚至00年代,自由贸易都是美国倡导的主旋律,所以这批贸易保护主义者长期被排斥在主流之外。

莱特希泽也一样,他在里根政府里只干了2年多的美国贸易代表(1983-1985),之后便去了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代表美国公司打跨过贸易官司,之后三十多年,都没有重返华盛顿政治圈。

到了2011年,川普跟莱特希泽有了第一次交集。川普当时对媒体暗示自己要竞选总统,并炒作了奥巴马出生证事件,Birther Movement,结果被围攻。网上有一段视频,就是奥巴马讲段子讽刺台下的川普。

而在老川狼狈的时候,莱特希泽在《华盛顿时报》上发文章,强力支持川普的贸易理念。其实川普没什么系统性的贸易理念,也就是有个大概方向,“别人在占美国便宜”,但跟莱特希泽的方向基本重合。

再后来,就是2016年老川大选成功,把当年雪中送炭的莱特希泽提拔到了美国贸易代表的位置。然后还给他找了个伴儿,就是同样敌视中国的抽象大师纳瓦罗,让他担任白宫贸易和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主任。

纳瓦罗也是川普的老熟人,出版过四本攻击中国的畅销书,其中一本被川普在2011年被川普推荐过,后来这本书更是拍成了纪录片,首映式上邀请了章家墩,基本上你大概能猜到里面讲的是啥。

无论是莱特希泽还是纳瓦罗,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贸易观点,但在自由贸易占主流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把自己的理念变成政策。但到了2016年,Oops,天上掉下了个川建国,这事儿就成了。

川普对中美贸易有一个大概的方针,然后莱特希泽等人有具体推进的策略和方法,两者一结合,后面发生的事情就众所周知了。但这些人的观点,都不是在2017年上台之后才有的,而是几十年前就成型了。

这顺便解答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决定发动贸易战,的确不是因为看了2018年3月才上映的《厉害了我的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646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