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诗翰:#国产视频生成ai电影有多燃#
九个知名导演制作AI电影的事讨论比较激烈,我作为半个从业者说一下。
AI生成电影这个新兴事物,属于必须要踩一遍坑才能发现很多问题的。
关注我的人可能留意到,前两年我聊了不少AI问题,然后在2024年初开始,自己下场密集制作AI视频。
一开始,我用AI做出来的视频质量非常差,尤其是朗读和断句这块,表现非常糟糕,
评论区很多小伙伴也吐槽,我之前和视频作者联合制作的内容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自己做呢?因为我觉得这是趋势,必须要自己走一轮。
然后到今年年中,经过一系列优化踩坑,我用AI制作视频的流程已经非常流畅了,制作效率非常高,且很多人反馈和真人基本没有区别。
然后你猜怎么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
我进步,别人也在进步,大家都用AI,结果就是一部分功能普遍化,比如我之前用的配音,表现力很好,后来很多作者和营销号都在用,结果就是很多人反馈,听见这个音色就觉得是营销号。
所以最后结果是,在AI技术已经极大提升制作效率的情况下,为了差异化,我又改回了真人配音。但字幕剪辑等功能我还是用的AI。
从技术角度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愚蠢行为,但现实是,很多东西会影响技术使用。
所以对于AI这个技术,我的建议是,大家尽可能还是自己都去试试,很多问题试了才知道,才能真正理解问题。
这次的AI电影也一样,在我看来,与其叫AI 电影,不如叫AI实验电影短片比较合适。从电影制作的角度这个预告片画面与正统电影相比显然是差强人意。但考虑到这是纯文字输入变成的画面呢?那这个表现力就还OK。
此外,有人说就“就这还能上院线”、“让AI去贡献电影票房”。
其实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次的AI电影是网上免费发布的,如果未来落地,极大概率也会走新的形态,可能是短剧,可能就线上播放,毕竟AI把成本打下来了,未来商业方案就有很多空间,如果还以传统院线的标准去要求AI,反而是脱节的。
从导演角度,冒着招牌被砸的风险做这个尝试勇气可嘉。既然已经深刻感知到了AI大潮的不可阻挡。不如早点探索AI给电影带来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值得鼓励。
回顾电影历史,胶片电影变成数字电影的时候,也有人谩骂,“破坏正统”。但是慢慢的数字化电影普及了,现在导演们的实验作品也正是告诉我们,AI面前人人平等,未来人人都可以当导演。
对待新事物,尽可能包容,大家都轻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