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高溢价通通被打掉了,中国制造难向上突破

高溢价通通被打掉了,中国制造难向上突破

grass_2616911_1280.jpg

@九边Pro:跟不少多多商家沟通过,多多搞的模式类似一种“产能出清”,假如一件商品你能赚10%,那它一定会把你逼到1%,让你勉强苟延残喘。如果别的商家之前利润是5%,那直接倒闭了,反正就是在零利润的边缘反复试探。

除了多多,抖音的海外电商,还有那个什么音,都是这种模式,对买方极度友好,对商家那真是一言难尽,最后一年忙下来,看着卖了不少挺热闹,商家赚不到啥钱。

现在比较惨烈的是中间档,用户都跑去买多多了,多多确实赚到了。高端的也不错,比如山姆就很火爆。淘宝以前是准备向高端冲击的,现在冲到一半发现找不到用户了,又想回去跟多多卷。

还有那么多人在讨论“平多多到底做对了啥”,这不明摆着嘛,逼着商家降价呗,降到丧心病狂那种。好处是你能享受到低价,毛病是绝大部分人本身就是低价链上的一环,产品都卖不上价,工人要不上价也正常。

我以前理解不了为啥那么多商家愿意不赚钱卖东西,后来因为做自媒体的缘故,认识不少做厂子的,慢慢知道他们就是要维持产线不停,不赚钱就不赚钱了。

产线一旦停了,下次启动就麻烦了,所以很多厂子甚至不惜赔钱开工。只要开工不下赌桌,将来再出现商机就能抓住机会再干一票大的。

这几年各个平台就是抓住了这个心态,那些厂子往往一旦开始在成本线上往出卖,就基本上别想再把价格提起去了,因为你那么低价格,把整个行业都给拉下来了,降价容易涨价难,谁涨价谁就再也别想卖出去一单。

@牵你手求拖走:我是做定制家具的,有个同行生意很好,活都干不完。这在今年大家普遍都开不了工的情况下简直奇葩,但是你一算他的价格你根本做不了。后天一起聊天交流人家一句话震撼到我“别算账,算账都不赚钱,赔着赔着就赚了,干着干着就行了”

@嘤嘤嘤是小可爱:我老爸也是开厂的,其实是为了维持银行流水,不然银行会抽贷,不给你贷款,资金链会断。。流水够,经营才能持续下去。只要有生意,亏本能亏几个钱。无非就亏个人工费

@大姚爱说:我们做水吧的,有时候贴钱也要搞抖音超低团购,为啥?因为贴钱做的团购活动视频推广比投钱获得的流量还大,而且还能让店里按小时记薪资的员工有事做,让库存的原物料尽快销售出去,一举三得。

@一担山河:九边说的是事实 身边这样的厂子多了去了 维持生产线不停,不挣钱就不挣钱。首先,这表明了做实业的人有追求有信念 希望有一天环境会好起来,兴许有翻身的机会 其次,自己一手建起来的厂子,一砖一瓦,一物一件,都是自己经手的,有的东西已经融进了血液 再次,厂里熟悉的工人,以此赖以为生,不是说随便遣散就遣散了的, 也不是说谁都能随随便便拿出N十1的 以前多多少少挣了点钱,往里面先填着呗,反正自己也年纪大了,也吃不了玩不动了,或者就没心思玩 反正就一点,国家在承受,业主也在承受,工作人员更在承受 经济下行如同浓雾,谁不会被笼罩?

@星斗市民:N年前我炒砖票,砖厂淡季时卖砖2毛2(成本价),旺季时卖3毛3,不懂的问为什么要成本价卖呢?原因是淡季你不卖便宜卖不出去工人没事做就会跑路,等旺季时请不到熟练工人。我淡季时买了存砖厂,旺季时卖给别人赚差价!

@机械王哥:其实好多商家都是这个心态,不赚钱甚至是赔钱都要维持正常的运行,等待转机,一旦停产重新组织生产就太难了,也就再也开不起来了,只有倒闭了

@勇敢的乘风破浪的少年:现在很多企业没办法,因为你不是垄断行业,你不降价别个降价,做的人多的是,你就会被别个取代,除非你甩手不干,那些设备就当废铁卖了,员工遣散回家,你躺平,但凡不甘心的人,就只有被迫降价来做,要不你就没有市场,就算略亏也要撑住,看谁家能熬过去

@PLC略懂:这个好理解,跟找工作一样,不怕工资低,就怕失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153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