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美国放宽了汽车的排放限制,为啥他们搞不来新能源?

美国放宽了汽车的排放限制,为啥他们搞不来新能源?

1.jpg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丁仲礼院士和柴静的那段经典对话。

发达国家设定了总排放数,又规定了自己能够排放的数值,剩下留给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极少,直接挑明了发达国家谈环保不过是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段。

现在中国新能源一路高歌,把握住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先机,发达国家也顾不上谈什么保护地球母亲了。

先是欧盟推迟燃油禁售政策到 2035 年,再搞反补贴限制中国新能源进入欧洲,以时间换空间多搞点喘息机会。

而美国人更狠,扯下面具不装啦。

去年 4 月,美国 EPA ( 环保署 )提出史上最严的尾气排放限制标准,到 2032 年,美国新能源渗透率要达到 67% ,短短 8 年就要做到,听上去都离谱。

现在美国政府果然反悔了,传出消息称正打算放宽限制,将渗透率标准订到 60% 以下,甚至连排放颗粒物标准也将放宽。

很明显,这是准备开倒车了。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嘛。。。

很简单,卖的不好呗,再硬推新能源估计美国车企除了特斯拉没一个能过的好的。

美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根据 NADA (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 )的数据, 2023 年美国汽车销量为 1546 万辆,但纯电车销量却只有 111 万辆,比欧洲的 294.8 万少多了。

渗透率更是惨不忍睹,即使加上插混也就只有 9.1% 。跟 22 年一样,只有个位数的上涨。

要知道这已经是拜登政府撒了 150 亿美元补贴新能源车的结果了,就这乌龟一样的速度,要达成 2032 年的目标简直是痴人说梦。

为什么不买呀,是因为不喜欢吗?

那还不是因为美国电车太太太太贵了!

美国权威汽车评估机构 KBB ( 凯莉蓝皮书 )上周二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电动汽车的新车均价为 55353 美元。

可能大家对均价没什么概念,我们来看看纯电入门车型雪佛兰 Bolt EV 。

这是在美国能买到最便宜的新能源,一台两厢小车, EPA 标准下只能跑 417km ,要 26500 美元,相当于 19 万人民币买一台低配比亚迪海豚。。。

而且就算赚美元花美元,同价位下,美国人能买到高配的北美口碑神车卡罗拉,而且混动卡罗拉和燃油的几乎同价。

这样的性价比,怪不得丰田章男天天跳出来拉踩纯电车。

毕竟只有在中国,凭借着最完善的新能源供应链,才容易做到 “ 电比油低 ” ,别的地方日系混动优势太明显了。

诶?美国不是还有 7500 美元的新能源购车补贴吗?

其实消费者要拿到这 7500 美元也是困难重重。

我们之前在 《 和中国电池沾点边就扣补贴,我都想替美国车企哭。。。 》中说过,车企首先得跟中国供应链撇清关系,让车型进入美国政府的补贴名单,这就拦住不少新能源车型了, 2024 年只有 13 款车进入该名单。

然后,在消费者这边,这 7500 美元还是以税收减免的方式先在车价里扣除。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这一年在美国的纳税额还不到 7500 美元,那就拿不满这补贴,届时需要把扣剩下的税收优惠给吐出来。。。

美国政府,绝!真是开了眼了。

而除了买车贵之外,美国新能源用车也算不上便宜。

一方面是美国油价低电费高。就拿这礼拜来说吧,油价涨了半天,平均也就 3.28 美元 / 加仑的油价 ( 大约人民币 6.24 元/升)。

但他们的电费并不便宜,充电费一般是 0.2-0.4 美元 ( 人民币 1.44 – 2.88 元)一度,在家充电平均也要 0.15 美元一度,接近小一块钱了。

反观我们这的 92 都要 7 块 8 一升,商用桩却只要 1.2-1.5 元 / 度的电,家充桩甚至能干到两三毛一度,就这差价,美国的新能源得开多长时间才能补回来?

另一方面,就是老生常谈的新能源维保问题。

财务技术公司 MoneyGeek 的数据统计显示,奥迪 E Tron 的保险比起 Q5 ,高了 11.7% ,起亚 Soul ,电动 MINI ,不少新能源同样面临保险更贵的问题。

保险还好,就贵一丢丢,但维修费用可就连大公司都顶不住了。

美国最大的租车公司赫兹( Hertz )就受不了特斯拉高昂的维修费用,去年 10 月宣布将逐步出售旗下持有的特斯拉车辆。

CEO 更是直接表示,如果不是特斯拉,赫兹的盈利情况会更加出色。

美国汽车维修保险行业调查公司( CCC Intelligent Solutions )的数据也显示, 2022 年美国电动车碰撞维修费用比维保平均费用多出 2372 美元,就这价差都快赶上车价的十分之一了。

换作燃油车,美国人可能在车库自己弄弄,或者找当地修车铺便宜点修车,但新能源出点三电问题就只能找经销商解决,那价格又起飞了。

这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如果不是为了电驱的新鲜感或者环保,美国人还真没什么理由买新能源车。。。

在价格之外,在美国使用新能源车,体验也是一个天一个地。

新能源之所以被称为 “ 电动爹 ”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基础设施还没建好的时候,补能极其不方便。

我们中国也就是这两三年,车企将 5C 、 800V 等快充技术上车,政企再一起做好充电桩基建,才打造出一个相对补能无忧的新能源社会。

截至到 2023 年 12 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859.6 万台。相当于一根充电桩只需要服侍 2.8 台车。

反观美国那边,目前就只有 163892 根私营快充桩,还集中布置在东西两岸的发达地区,中部和欠发达地区几乎没有,分布极不平衡。

什么,你说美国人都住大 house ,自己装家充就好啦?

首先,抛开市区住公寓的、没车位的人不说,即使你有条件安装家充,但成本巨高。算上人工,装个充电桩都要 500-1000 美元不等。

其次,美国老旧的电力线路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用电需求。

根据美国《 通胀削减法案 》,再建火力发电站不太现实,不然减排等于没减,那就只能依赖可再生能源。

而美国中部的可再生能源虽然堪比我们的西北,但是美国的电力线路老化得厉害,有电它也用不上啊。

旧了,那就得换。换,就需要钱。

输电政策组织 Grid Strategies 曾计算过,美国得花上 200-300 亿美元去建更多高压电塔,才将中部风能、太阳能发出来的电输送到东西两岸。

这还没算城里配电线路升级的钱呢。

而且这样的大型基建通常横跨多个州。这对于美国这个 “ 自由市场 ” 来说,显然是个巨大的问题。

所以对于这点,美国人自己也没什么信心。。。

总的来说,新能源这种全新的产业想推广仍需要 “ 看得见的手 ” 强有力的推进。就好比特斯拉也是美国政商界输血了 7 年,才成功造出了 Model S 扭亏为盈。

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人们油电观念的转变也一样,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现在美国一通操作,固然是让美国车企回到了舒适区,但是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之下,美国新能源想继续发展肯定是难上加难了。

至于 2035 的计划?

哦,今天福特 V8 Mustang Dark Horse 在中国开卖了,你懂我意思吧。

来源:差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929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