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一个不一样的新加坡

一个不一样的新加坡

arches_1837166_1280.jpg

今年春节和家人在新加坡过年,几天时间粗略估算消费了15万,大头是机票和酒店。

我在新加坡的感觉就是线下门店火爆程度非常高,完全看不到电商的冲击,餐厅常常一位难求,实体非常繁荣。

美国人来按汇率相当于75折,但中国人,也就是人民币玩家相当于5.4倍。我们住的文华东方对美国人也就几百刀一晚,相对可支付,但是中国人就是5000多一晚,相对昂贵。

新加坡整体上非常干净,我早年来的时候,大概是4.7元兑换1新币,现在5.4元人民币差不多等于1新元。所以出境游来说,人民币相对贬值,叠加国外通胀,在外旅行成本比之前高了甚多。

这里讲讲不同视角的新加坡。

先说优点,大多数人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是整洁干净,是花园城市。因为新加坡面积狭小,所以新加坡的花园通常在高度差上做文章,在不同的高度的空间上错落有致的呈现植物,辅以瀑布水雾等等。

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我认为是出海的首选地。理由是华人比例高,没有时差,官方第一语言是英文,又有一定比例外国人,是一个出海向外走的极好试验田。在新加坡这几天,我看到了几十个中国品牌。

新加坡有独特的ERP系统,即电子道路收费系统,类似国内的ETC,是无感支付,只在特殊时段收费。

到处都是AED,体现了以人为本。

烟民少,管理严格,对于不喜欢二手烟的友好。

华为地图petal maps在新加坡很好用,但在美国等国家就不大行。

再说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贵了,不喜欢主要原因就是消费太高,没有什么穷游的空间,中国更有性价比。比方说新加坡每晚5000-8000元的酒店,其实跟国内1000元上下的酒店差不多。再比如在牛车水,买了一个松鼠王榴莲,新币140元,人民币要在750元以上。粗暴简单地说,但凡汇率比中国高很多的,比如美国、瑞士,都不太能成为好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的酒店这些天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都是中国的有钱人,尽管碰到不少人坚持说不讲普通话,但是免签后更多的中国人涌入,原来的规矩规则以及物价体系不可避免会被侵袭。

新加坡的打车很没有性价比,距离极其近,收费昂贵,很近的地方,七绕八绕才能到。如果乱闯马路,被逮住当场开罚单,没逮住久可以偷偷穿行,如果共享单车或者scooter大面积铺开,打车的需求会锐减。

再说点感想:

新加坡最早是马来人,面积差不多就是中国一个县,所以很多人叫它坡县是有道理的,也就1小时车程,核心地带就是金沙酒店和鱼尾狮这一带。有140年英国殖民地历史,之前加入了马来西亚,原本马来亚因为合并了新加坡才改称马来西亚。后来又分家,新加坡筚路蓝缕从一穷二白发展成发达国家。

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很多人移民新加坡,我认为大部分人没有长远眼光。

新加坡地小没资源,还没有战略纵深,很难在动荡中保护自己,没靠山就特别被动。 马来人、英国人、日本人都征服过这片土地…,独立自主只是特定时期的偶然产物。稍有动荡就会受到冲击。

小国和大国的生存逻辑有很大的不同,新加坡和香港在很多地方确实很像,比较大的区别是新加坡不受中央政府掣肘,但面临最大的风险就是区域动荡。作为东南亚的领头羊,纵深不够,只能走左右逢源模式,适合发展高科技,走精英治国路线。

最后讲讲收获:

这次新加坡之行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觉得国内信息是高度筛选过的,虽然信息难言绝对客观,但是因为防火墙,在国内其实是丧失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的,信息茧房会增加人的偏见,让人固步自封。国内很多时候像一个精心设计的笼子。

如果只在国内,微博和微信的影响力太大,而且信息同质化严重,主流平台核心内容其实差不多,缺乏其他的叙事视角,这不利于人的认知力和判断力。

中国和美国在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特殊性。如果不去其他地方,很难明白我们自身的独特性。比如苹果手机,美国是纯虚拟卡esim,中国是纯实体双卡,其他国家是一个实体卡+虚拟卡esim。中国因为你懂的原因,非常不鼓励甚至限制esim的使用。再比如,中美的机场安检体系也基本不在其他国家看到,繁复而谨慎,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简单说,美国更依赖机器,中国更侧重人工。新加坡托运行李后,扫描一下护照通过电子闸机,就算完成离境检查了。

在国外的时候,不仅身体上和中国是遥远的,其实灵魂也是遥远的。国内天大的事情,经过空间距离的隔离,就会减弱和消减。

零零散散写了一些,做个分享,有疏漏不周地方,请多多海涵。

来源:集思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906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