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诗翰:说一个严肃的事,电影行业面临的变局可能比想象要大。
现在的短视频营销有点“疯”,有发导演震惊片段的,有把剧情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还有路演现场大跳科目三的,于是就有人讨论,用这样娱乐化的方式营销电影,是不是不太好?电影的宣发一味迎合短视频、碎片化内容,是否是不对的?
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电影本身作为一个带有叙事目的的文娱作品,如何面对短视频和碎片化,确实是很值得探讨的事。但关键在于,前两天有人发了一个数据。
目前电影的主流观众,已经是25-30岁这个区间了。有电影人表示,这个数据让他感觉到心惊肉跳。
其实早在2021年电影观众调查报告里就出现了这个趋势,19岁以下年轻人占电影观众的占比其实只有5.8%,这个比例不但比20-24,25-29,30-34这几个年龄段要低,甚至比35-39和40岁以上几个档位还要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不就是年轻人不看电影吗?等过两年长大了他们就看了。
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我记得之前有人观察过一个现象
——新生代小孩,无法理解非触摸屏。
什么意思呢?
对当前30岁这一批人来说,其实是很容易理解触摸屏和非触摸屏的。非触摸屏就是过去的电子屏幕,只有显示功能,无法交互,触摸屏就是带有交互功能的屏幕,你可以点上面按钮呼叫各种功能,对吧?
但你能区分这个,是因为你同时经历过这两者。年少的时候你接触了足够多的电子屏幕,你非常清楚的知道很多屏幕就是只有显示功能的,等后来技术发展出现接触屏了,你也知道这是新一代技术产物。
但新生代小孩眼里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视野里,电子屏幕就是应该可以被触摸互动的,这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他们从小接触到的屏幕,基本都是可以触摸互动的。
类似的是电话图标,老一代人觉得电话图标非常直观,一个电话听筒,但新一代人无法理解这个图标意思,因为新一代从小接触的是触摸式手机,别说使用,连见都没见过老式电话。
理解这个,你也就理解当前电影行业面临的变局了
我们经常说,短视频是碎片化的,电影才是提供完整故事叙事的
但我们忽视了一点,对于上一代从小看电影的人来说,这句话是很容易理解的,两个小时的电影的故事更完整,五分钟短视频过于碎片化。
但如果是一个从小看短视频的观众呢?从小就没怎么看过电影,都在刷手机的新生代观众呢?
他很可能根本没有“碎片化”这个概念,在他的视野里,一个故事就该五分钟说完。从小到大,他接触到的媒介,都是以这个速度进行叙事的。
都说碎片化,但什么叫碎片化?
对于读伊利亚特荷马史诗长大的一代人来说,百万字的长诗歌才是正常读物,几十万字的通俗小说是碎片化作品。
对于读基督山伯爵长大的一代人来说,几十万字的通俗小说是正常读物,几小时的舞台戏剧是碎片化作品。
从小看舞台化戏剧的人,觉得2小时的电影根本不够交代所有的事
现在看两小时电影的一代,觉得五分钟的短视频碎片化怎么讲好故事呢?
但19岁以下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懂事的时候,刚好就是短视频出现的时候,他们从小接触到的,就是五分钟的短视频,他们从来没有觉得这太短太快了。这才是最大的时代变局。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比如前段时间的一场论坛里好几个电影行业的大佬,李少红,李亚平等都表示新一代观众是碎片化时代下长大的,电影要考虑如何吸引他们。
单纯的把电影弄短,剪几个镜头可能不是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这甚至不是年轻人不再喜欢电影的问题,而是他们从小就没接触过电影的叙事,无法理解其中差异。就像没有接触过非触摸屏的人,很难理解屏幕还有不能互动的。
所以新一代电影的宣发,从内容传播角度来说,反而要杜绝烂梗化,不要搞形式化的短视频宣发,也不是堆一堆短视频营销物料就搞定电影宣传了,因为你这么干,对于从小就沉浸在短视频叙事节奏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很可能压根没有任何感知。以己之短去做不擅长的事显然不明智,好的办法应该是以电影自己的叙事节奏把故事讲好。
就像黄建新所说的那样,“电影和碎片化内容有不同的美学特征,要把碎片化做不到的那部分做好,这样碎片化才没法替代电影。
这两年不乏靠内容获胜的影片,也有流浪地球这样初期排片不多,但硬是靠着影片质量和大众发酵,后续解读,大量影评跟进彻底打开市场的案例。
坚持内容和口碑为王、做好社交口碑,打出差异化,永远是不过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