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个体的努力,也需要时代的舞台

个体的努力,也需要时代的舞台

mungsten_bridge_6493705_1280.jpg

像巴菲特、芒格这样的人,属于典型的攀上美国国运爆棚的人。

芒格出生于1924年,在他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正好是美国国运最爆棚的时候。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世界大约80%左右的黄金,都被运到了美国。在那个时候,美国的国运到了最鼎盛时期。

由于欧洲在短短的三四十年时间内,连续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导致欧洲那边的资金、人才出现大幅外流。而美国,成了欧洲资金和人才外流的最大受益国。

其中比较耳熟能详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原先是德国人,由于担心受到希特勒的迫害,于是跑到美国。

除了爱因斯坦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优秀人才,从欧洲跑到美国。事实上,美国在二战后所拥有的绝大部分顶尖人才,都是从欧洲那边过去的。

所以,不是因为芒格的投资理念多么先进,才有今天这样的财富成就,而是因为他攀上了美国国运的风口。他的那些投资理念,很多人都懂,但是如果你没有站在同样的风口,哪怕把这些理念贯彻得再好,也不会有他这样的财富成就。

美国在二战后,吸收了全世界的人才,掌握了全世界的黄金,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财富。在此之前,美国一直在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列强之下。

而二战把英国和欧洲国家彻底打成了稀巴烂。

1948年,美国启动欧洲复兴计划,也叫马歇尔计划。当时的欧洲,特别惨。战争的炮火,让很多城市建筑被夷为平地。道路、桥梁以及其他交通运输设施等,在战争中几乎被悉数摧毁。有些地方还出现饥荒,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适时推出欧洲复兴计划,为美国企业入驻欧洲,创造了机会。同时,美国借着炒作苏联威胁的机会,让美国的军事力量入驻欧洲,并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欧洲复兴计划的表面,是美国帮助欧洲重建家园,带有一定的援助性质,但本质上是美国经济力量延伸到欧洲。美国企业借着这样的机会,开始名正言顺的入驻欧洲,抢占本地市场,形成了美国众多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的雏形。

直到现在,欧洲本地有些产业,都没能够真正做起来。

比如,互联网产业,除了美国的几个互联网公司在欧洲一家独大之外,欧洲本地几乎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互联网公司。

在巴菲特、芒格的投资中,经常被拿来说道和称赞的一项投资是,对可口可乐的投资。据说,他们在投资可口可乐时,可口可乐非常小,但是他们眼光独到,投资了可口可乐,成就了今天的投资传奇和佳话。

这样的故事叙述,夸大了他们的投资能力,而掩盖了一项更加重要的因素,即可口可乐的成长和崛起,只是美国国运爆棚大趋势下的一个小例子而已。

或者换句话说,不是因为巴菲特、芒格的投资能力多么的强,才成就了这段投资传奇和佳话,而是因为他们搭上了美国国运爆棚的顺风车,主要是这个原因,才成就了他们这段投资传奇和佳话。

如果没有美国国运爆棚的大背景,他们的这种前沿性投资,可能会亏的连裤衩都不剩。

事实上,不仅巴菲特、芒格这样的人,搭上了美国国运爆棚的顺风车,很多美国普通人也都搭上了这个顺风车。在美国国力最鼎盛的几十年内,我们经常看到的故事是,美国一个蓝领工人的工资收入,可以养活全家几口人。

我们在看待这样的故事时,要了解这样的大背景。

来源:皇城根下刀笔吏pro 微信号:gh_6282f915a52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741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