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勇敢地向前走

勇敢地向前走

1

这几天,相关部门对疫情政策又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比如新冠以后的名字里,删去了“肺炎”两字,而且对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有人分析说,这是国家将防疫政策从防感染转为防重症、降死亡。在央视今天的报道中,协和医院的发热区里,挤满了老年人。

协和医院一位医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随着大家对这个病毒了解更深,然后治疗也更有经验,应该是:

越来越好。

最近很多朋友应该都已经阳康了,乃悟看到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大概都是关于短期或者长期再次感染几率,再感染症状会更重还是更轻,阳康后要不要打疫苗,老年人要不要常备制氧机和血氧仪?

乃悟作为杨康地后人,自己做了一些研究。

首先,很多专家已经都说了,新冠病毒会和大家共存,这意味着我们都有可能再次感染。根据国外的研究,奥密克戎的再感染几率要远高于此前的德尔塔毒株和阿尔法毒株。但总体而言,再感染的几率是比较低的。

有人对意大利地区大流行后近18个月(截止今年2022年1月中旬)的8万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即使是对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再感染的几率也只有0.13%。而且感染后的抗体持续时间似乎要比人们想的更长,即使离初次感染后18个月,再感染几率依旧没什么改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说,国外一些地区有基于不同样本量的统计分析文献显示,再感染的发生率在2.4%-3%,但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研究。他还特别指出了一个问题:

从现有研究来看,不管是药品还是食物,都没有办法预防新冠感染。

其次,关于再感染的症状。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向公众科普过新冠病毒从原始毒株发展到现在,危重率在不断降低,但对于免疫力本身低下的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来说,多一次感染,就多一次风险。

这种概率国外专家形容为掷骰子,还不包括考虑到病毒继续变异的可能。根据今年6月《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研究者研究了已经注射了三针疫苗且感染了一次的医护人员,发现他们第二次感染奥密克戎时:

免疫并不会增强。

既然有几率再感染,并且再感染也还是不能确保一定安全,那么增加保护就很重要了。乃悟查阅的几乎所有资料中都提到了疫苗的重要性。研究显示,相比起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已经接种两针或者以上的人,再感染几率能下降一倍。

2

此外,疫苗能显著降低住院的风险。研究显示,如果已经感染过一次,并且注射了两针mRNA疫苗,那么防止再次感染时住院的有效率为35%。如果再打了加强针,这一数字会变成68%。

很多论文都提到,疫苗或者感染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据此推测,未来大概率需要定期补接种疫苗。

最后,就是所有人都关心的老年人的问题。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到,对于60或65岁以上人群,要密切监控血氧饱和度,并且在必要时通过吸氧等方式维持血氧饱和度。因此,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可以常备血氧仪和制氧机。

同样根据协和的诊疗指南,对于抗病毒药物如Paxlovid的使用,需要明确肾功能和肝功能正常。乃悟的一位医生朋友说,过去三年,因为种种原因,很多老人不去医院,不做体检,一些基础病的治疗也拖延了,这都是要重视起来的问题。

最近很多专家都在给大家做心理建设,乃悟也查了一些数据。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因乙肝死亡的人数接近17万,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死亡人数超过80万。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可引起人类致病的病毒,光是我国法定传染病就有39种。

但这并不影响大多数人积极地活下去,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新冠。乃悟很喜欢陈尔真的一句话,他说成年人要保护好家里的老人、孩子等脆弱人群:

要成为他们的守护者。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微信号:xqnews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948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