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焦虑了,怎么办

焦虑了,怎么办

mountains-7482182__480

焦虑了怎么办?

首要便是:
尝试在现有生活范围内,吃好喝好睡好,稍微放松一下身心——把身体上可能紧绷不舒适的疲倦痛楚,缓解一下。
人的情绪看似主观,终究多是激素分泌驱动。
许多不好的情绪,是身体出了问题。
想解决问题,吃好喝好,足足地睡一觉,先让身体放松,焦虑便不至于瞎膨胀。

再面对自己的焦虑,追根溯源。
焦虑看似是外部原因,但绝大部分焦虑情绪,都是自己对外部某件事的反应。
许多人会因为过于焦虑,不肯直面,越想躲就越怕。许多人并不肯细想自己在焦虑什么,却是在焦虑“我居然有焦虑”这件事本身。

我在为什么焦虑?这事糟糕到底,可能会怎么样?这最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这最糟的情况,是大概率会发生的,还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许多想象力丰富的人,会出于自我保护,设想最糟的情况;但想太多,反而会吓到自己。
如果是大概率不会发生的事,何必拿来惩罚自己?

追根溯源到最后,发现焦虑源了,再想清楚:
为了缓解这焦虑,自己能做什么?
自己能控制的有多少?有多少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许多人焦虑,是怕对可控的事失去控制力,怕明明有可控的事,自己却没做。
但一旦确认自己可控的事都做了,不可控的事也没办法,反而会好些——有点类似于,考前焦虑,拼命温习,就怕没温习到;真到要考试了,复习材料得收起来了,反而会定一些。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这样了。
正面地想清楚焦虑源,把可控的部分做了;那剩下不可控的,也就相对坦荡了。

当然也有人是习惯性焦虑:一件事焦虑完了,就找点新的事让自己焦虑。那是习惯了未雨绸缪,习惯了凡事往坏处想,生怕自己一放松就有坏事降临,
这许多时候,是早年经验使然了,毕竟许多人少年时,就遭受了“常将有日思无日”的教育,动不动就想一辈子;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这是许多长期焦虑人的通病:焦虑源不一定在当下,却远远存在于少时所受的习惯教育里。以至于遇什么事都会反应出焦虑,不值得焦虑的事也要整出来自己焦虑一下子。这许多与家庭权威相关——越是小时候被管头管脚多了的,越容易这样。
社交关系可能是焦虑源。

这就得说到最后一个了:
简化社交。
大多数人,越焦虑越爱社交。
不信您去看那些平时不太联系,忽然来没话找话说的,多半是焦虑了。
许多焦虑的人不听劝,其实也不需要劝,需要的只是你在那边听着,让他觉得“有人站我这边呢!”
焦虑了,觉得凡事不可控了,总会渴望抱团取暖获得安全感和控制力。

但如上所述:
自己做的事相对可控;他人的事相对不可控。
社交本质上,是属于看他人反馈的事。如果靠社交取得控制力和安全感,那就是将安全感托诸他人身上,很容易形成一个死循环:
为了控制力与安全感,大量社交→依靠他人反馈反抗焦虑→他人反馈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不停扩展社交圈投入更多时间社交获取安全感→社交圈越大,不稳固的点越多→越来越需要更多社交。

人需要社交,这没问题。只是:
焦虑时,需要有点感情寄托时,找最熟的最铁最稳固的情感,确认一下就得。
别把感情放在太多人身上,也别为了一点虚无的安全感和控制欲,就过于迁就别人。

最亲近最可靠的,有几个就够了。需要照顾的社交越多,越容易疏失,也越容易焦虑。

实际上不只是社交,绝大多数事都是:
越简单,越由自己掌握,就越不容易失控。
于是也就越不容易焦虑。

来源:豆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755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