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媒体是怎样忽悠我们的

媒体是怎样忽悠我们的

640

日,三亚爆发疫情,当地采取了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要求住酒店的游客7天内暂勿离开。

澎湃新闻在报道某一家游客的经历时,用了“住一晚上万,吃一顿7000”的标题,并在文中声称,“滞留7天,这就意味着一家人的费用高达18万”。

此文一出,马上引爆网络,在微博上成为热搜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引发80多家媒体讨论,在微信群也有大量的转发。澎湃新闻凭借此文,赚够了流量。

也难怪,疫情肆虐两年多,人民群众早已疲惫不堪,媒体渲染防疫带来的巨大损失,天然就容易引起共鸣,再加上这个数字又隐隐戳中贫富分化的痛点,是一个极容易刺激社会神经的超级话题。

我们不得不佩服澎湃新闻的敏感性,以及记者耍得一手好春秋笔法,把网络流量玩弄于股掌之中。

为什么说该文是春秋笔法,玩弄流量呢?因为其用了一个“以偏概全”的套路,使得一个本来不足以引起传播的事件,变成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极端事件,实现了全网爆传的目的。

“以偏概全”,是媒体常用的一种吸引眼球的伎俩。除此之外,还有 “片面信息”“虚假归因”“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指桑骂槐”“皮里阳秋”等。

很多能在网络上引起热传的报道,都是用了这些手法。普通人如果不懂得媒体背后的道道,很容易就被他们忽悠了。

如果我们能稍微懂得一些,以后在看到媒体文章时能多留一点心,就不容易被媒体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媒体(包括自媒体)用来攫取流量、玩弄民意的三种最常用的手法。希望对大家识破媒体的忽悠,了解真实的世界有所帮助。

1

以偏概全

本文开头提到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教科书一般的例子了。

记者说,游客吃一顿饭要7000,然后根据这个数字,算出了滞留7天要花18万的吓人数字。

真实情况是,游客吃过的最贵的一顿饭花了7000多。他们又不是每一顿饭都那么吃。7000只是一个特殊值,但记者把它当成一个普遍值,就可以算出一天14000(早餐不算),7天食宿费18万的数字了。

很多媒体都是去寻找极端值,然后把它当成平均值去报道。极端值本身并没有传播性,但是当成平均值后,就非常显眼了。

以偏概全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把极端情况扩大化,让读者误以为是普遍事件。因为只有这种事件有可能普遍发生时,才能让读者产生足够的代入感,觉得也会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更加关注。

所以记者会刻意略去所有的特殊性,凸显事件虚假的普遍性。

例如,一个传播非常广的新闻是这样的:某女士带着女儿回家,在楼梯间被一个穿着雨衣的男子强行拖到屋里去了。

看了这个视频的人,无不感到震惊。尤其是女性会不寒而栗,觉得这个世界太可怕了,怎么能好好走着走着,就被别人拖走了呢?而且拖进屋,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

但实际情况是,这是一对正在闹离婚的夫妻,男方因家庭矛盾而作出的过激行为。普通人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无缘无故就会遭遇这样的厄运。发布视频的人和报道的媒体是完全知道真相的,只是他们故意不呈现。

原因很简单,如果报道夫妻矛盾,就没有多少流量。故意掐去细节,放一个没头没尾的视频,让大家误以为是一起随机发生的社会治安事件,就足以让大家、尤其是女性感到极度恐惧,从而去转发和关注。

又如,媒体报道某一线城市房价跌了,有的楼房价格低至9万元/套。大家误以为这个城市的房价真的暴跌了,实际上9万元的那个可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情况,整个城市其他的房子都还坚挺着呢。

也有反过来的报道,说是某城市房价暴涨,涨到20万一平,其实就是某一套豪宅的成交价是20万一平而已,根本就不具有代表性。

为什么媒体不好好报道实情呢?因为他们知道,老老实实报道,人民群众就不关注,不传播。只有特别极端的事件,特别极端的数据,特别离奇的情节,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转发。

由于人民群众的注意力有限,争夺注意力的媒体太多,不极端,就推送不到大家面前。在流量的竞争压力之下,媒体就变得越来越极端。

还有很多自媒体,是为了骗人骗钱,才故意这样说。例如,某自媒体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或课程、社群等)很受欢迎,会晒出一个数字:单日成交50万。

实际上,有可能他这一辈子也就这一天成交了50万而已,但他想方设法让你认为这是一个普遍数字。而且读者也特别容易上当。

例如曾经有个读者向我咨询,他要不要报某个写作课,因为对方说一个月能赚20万,他就很动心。我一看就知道对方的套路:

如果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耸人听闻的事情,或者一些很扎眼的数据时,不妨多想一想:这是极值还是均值?是特殊情况还是普遍情况?

能想到这一点,就很容易识别媒体“以偏概全”的套路,不被他们所骗了。

2

片面信息

大家先看一下下面这张照片。

请问,你看了心里有什么感觉呢?

然后再看看下面这张。

现在你又是什么感觉呢?

其实,它们就是同一张照片的不同部分。这是2003年,美联社在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所拍摄的美国军人抓住伊拉克军人的场景。

这是一张非常经典的照片。如果你想表示美军在伊拉克的横行霸道,只需要展示左边就行了;如果你想表示美军是仁义之师,只需要展示右边就行了。就看怎么裁剪。

片面呈现事实,是媒体最常用的伎俩,而且他们往往能够得逞。

任何一个事件,都是由多个侧面的信息组成的,如果只是呈现其中某一个侧面的话,读者就会得到一种感觉;而如果只是呈现另外一个侧面的话,读者又会得到另一种感觉。

如果是媒体还讲一点起码的职业道德的话,就应该尽可能了解多方的信息,平衡报道。可惜现在大多数的媒体,都根本做不到,也不屑于去做这一点。

我举几个例子:

某某都市报报道的“缝肛门事件”,某某窗报道的“李星星事件”,某某周刊报道的“最辛苦流调者事件”,都是片面信息的教科书般的文章。

“缝肛门事件”最终调查结果表明,医院并没有缝合产妇的肛门;“李星星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表明,李星星撒了很多谎,现有证据不能证明鲍某某的行为构成性侵犯罪;“最辛苦流调者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表明,该流调者的孩子确已死亡,而不是如新闻报道的孩子失踪,警方不作为(PS:如果你现在还相信最初的报道,认为我这里说的都是假话,那只能说明你是这类片面新闻的重度受害者)。

但在原始报道中,医院、鲍某某、警方的声音,都是缺位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缺位,造成了报道的轰动性,引发了重大的舆情。换句话说,民意被媒体操弄了。

这种缺位实际上是媒体故意造成的,因为单方面的说辞足够耸人听闻,一旦有了对面的声音,文中的疑点马上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单方面的谎言会被戳穿,就失去传播性了。

普通人往往会认为,造谣生事才是媒体之恶,但其实,更恶的并不是造谣的,而是报道的全是事实,但却刻意引导着你往某一个它设定的方向去想。

为什么说这种比造谣的更恶呢?因为造谣的我们很容易识别,而且法律还可以惩罚它;而呈现片面事实,刻意引导的作恶,危害性同样大,普通群众却难以识别,法律也没法制裁它。

例如不久前某某报在报道“刘学州事件”时,片面呈现了单向信源的信息,以致大量读者被错误引导,给15岁的刘学州带去了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最终导致了刘学州自杀身亡。但是该报至今也不认为他们对刘学州之死负有责任。这其实是更令人恐怖的事情。

现在的很多媒体,为了流量,早已丧失良知,也不去管新闻纪律的约束,只要自己能获得流量,谁还管自己的一篇报道是不是会杀死一个人,是不是会搞垮一个公司,是不是会让一个本来必要的政策在推动时遇到巨大的阻力呢?

自媒体的这种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每一篇引爆整个网络的“小作文”,都是片面信息的杰作。而无数普通读者,一次又一次上当受骗,一次又一次看着事件反转,却从来没有引起警惕,而是在下一篇小作文出来时,又乐此不疲、义愤填膺地扑上去。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媒体的片面信息有清醒的认识。每次看到一些听起来似乎特别离谱的事情时,不妨想一想,我看到的是否只是单方面的信息?另一面的信息是怎样的?在我激动之前,是不是先等一等,看看有没有更多反面的信息披露出来?

一般来说,只要愿意等几天,总会有反转的声音出来。这时你综合所有信息再做一个判断,才是更接近于事实的情况。

3

虚假归因

以前曾经有过很多次这样的报道:记者拿着茶水假装是尿,到医院去检验,结果查出了某某病。

读者看了报道,就会义愤填膺,觉得医院真是不负责任,只顾着骗钱,明明没病都给你验出病来。

其实,这是记者用了一种“虚假归因”的手段,把“茶水验出阳性”,归因于“医院骗钱”。

实际上,医院的检验设备是假定病人提供的是尿液来检测的,里面如果未检出尿液里本来应该含有的某种物质,或者检出了尿液里本来不应该含有的某种物质,就判定为有病。记者拿着茶水去验,当然会验出病来。这不是医院的仪器坏了,而是记者的脑子或者良心坏了。

还有一种很吓唬人的,是说打完疫苗之后生病或者死亡了。其实,很多文章是把“得病”和“打疫苗”之间,错误归因了。

正常人本来就有一定的概率得病。如果是某一个疫苗被大规模接种的话,就必然出现发病时间与打疫苗时间重合的现象。这个概率对于个体来说是很低的,但是对于一个大基数人群来说,又是必然出现的。

例如,新冠疫苗已经接种34亿人次,这34亿次的接种里,必然会碰到一些人恰好在打完疫苗之后生病。有时候就是纯粹的偶然。如果要认定是疫苗导致,不能仅看时间发生的先后,而需要在医学上建立严格的因果关系,同时也要从大数据上来看,这种病是不是在接种后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正常时期的发病率。

但很多媒体的报道却不会管这些,他们只会说,某某孩子打完疫苗之后,生病了,死亡了。然后用非常有感染力的笔调,来描写这个小孩和家庭的惨状,以激起人们对疫苗的痛恨和恐惧。

而普通读者也分不清“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区别,他们只知道生病是在打疫苗之后,就直接相信了。

还有更多的是这样的报道:某男子天天吃外卖,结果血液变成牛奶状;某女生经常熬夜,结果猝死了。

其实,血液病变可能跟外卖一点关系都没有,猝死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别的原因引发。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是,某互联网企业一个女孩不幸离世,媒体报道都是说该女孩因为加班猝死,结果该企业一夜之间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但实际情况是,该女孩是因为某种不宜对外公开的疾病而去世,这种病和是否加班没有任何关系。

但媒体不管这些。因为他们知道抨击企业996符合大众情绪,能带来流量,而报道一个女孩因病去世,却没有人关注。所以广大读者,到今天也都不知道事件真相。

有时候,“片面信息”和“虚假归因”结合在一起,会造成更大的杀伤力。

例如,下面这条新闻,你读了以后是什么感觉呢?

某品牌果奶毒死三个小女孩。

正常人读了这两条新闻,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品牌的果奶有食品安全问题。

但实际情况是:该品牌的果奶没有任何食品安全问题,是犯罪分子买了果奶后,在里面下毒,毒死了三个小女孩。

我们去读原始报道的标题,以及读它的全文,会发现它完全没有说谎。但原文大量的笔触,都是在描写死去的小女孩有多惨,家庭有多惨,然后一直强调女孩喝了果奶后就死了,该品牌公司又如何不承认质量问题,在读者心中留下的强烈印象:这个品牌的果奶有问题,毒死了女孩,而且还不承认。

很显然,读者看完文章后所得出的结论,与真实的原因差了十万八千里。这其实就是作者故意想要营造的一种效果。

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当事的企业是娃哈哈,当时差点被这一篇报道直接搞死。

还有很多事情,其实是多因一果的,但是媒体会把所有原因都归结到一件事情上面。

例如某个行业最近不景气,就简单归因为是因为防疫造成的,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有可能是这个行业本身就处于衰退中,全球都在萎缩;一个国家最近经济发展不错,媒体就简单归因说是因为某个新领导上台,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有可能是该国储量丰富的某种资源涨价了。

媒体这样做,一是因为读者喜欢简单粗暴的结论,分析多了他们反而不爱看,媒体为了追逐流量就刻意给读者提供一个简单的原因,哪怕这种原因是错的。

二是媒体有某种价值追求,就会把一切好的东西归因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上,不好的东西归因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上。大家想想美国的不同媒体报道特朗普和拜登,中国的不同媒体报道防疫是应该清零还是放开,是不是这样?

三是可能有利益的诉求,故意引导读者错误归因。例如有些自媒体为了推广一本书,故意把华为的成功说成是因为听了这本书作者的建议,其实华为的成功和这本书的作者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所以我们看新闻,要特别当心这样的陷阱。当看到报道涉及到某种因果关系时,我们一定要问一下,这个结果是这个事情引起的吗?有没有可能是另一件事导致的?有没有可能是多因一果?媒体这样写是因为觉得我好骗,还是为了某种价值取向,或者是想割我的韭菜?

能这样想一想,就会少上很多当。

4

多一个心眼

以上分析了媒体最常用的三种忽悠手段。只要知道了本文这三种,就能够识破媒体大部分的套路,不被傻乎乎地牵着鼻子走。

这三种用得最多,最难以防范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直接造谣,反而写出来的都是客观事实(只不过是部分),然后不断去暗示、引导读者得出某个错误的结论。

一方面,这样报道出来的东西,天生就迎合人性的弱点,容易被传播;另一方面,就算是出了问题,通过新闻纪律和法律法规,也惩罚不了他们。

所以,媒体利用这些套路,把流量最大化,而把风险最小化了。哪怕社会、企业、个体因此而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媒体也不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有什么错误,更不认为自己应该改正。相反,他们更加印证这种方式有效,下次用得更起劲。

但我们作为读者,应该知晓这些。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的洪流之中,对于所接触的信息,应该要多一个心眼;尤其对于热点信息,要等一等,等不同角度的信息出来再作判断;看到任何奇闻怪事,要多一点自己的思考,不要一上来就相信。

如果能做到这样,我们就能避免无良媒体对我们情绪的操控,对我们智商的侮辱。我们也能对世界多一份真实的认知。

来源:何加盐 微信号:ihejiayan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637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