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对不起,可我还是想听听二舅自己想说些什么

对不起,可我还是想听听二舅自己想说些什么

640

文 | 阑夕

坦率地说,二舅视频的文案基本功非常扎实,是这个时代和市场所需要的表达模式,线性流畅,叙议并进,若是把文本单独摘出来,也会是非虚构类稿件的标准语态,而视频本身只是零散的素材片段,真正串起整个故事脉络的,也是UP主诵读出来的这几千字画外音。

但是二舅的影像记录又是必不可少的,看不到二舅的模样和处境,旁白就如无根之木和无源之水,一切的情绪张力也就没了依托,如果每个人都得在自己的想象里构建二舅这个人物,那么必然不会有共同点的出现,而离散形态的二舅是断然支棱不起来的。

只有视频激活了二舅的崎岖人生,个体的不幸苦难才能和宏大的集体记忆形成共鸣,温斯顿·格鲁姆就是这么创作「阿甘正传」的,当然,直到这本小说出版了十年之后,他才收获源源不断的版税,因为派拉蒙影业找他买了版权,并拍出了横扫当年奥斯卡六项大奖的电影。

当然,二舅不是福瑞斯特·甘,二舅是真实且鲜活的,不过这种真实和鲜活,只存在于UP主的转述里,无论是用视频这种媒介,还是其后的多次采访,二舅被隐藏在一种无懈可击的保护欲里,所有试图找寻二舅的行为,都被定性为打扰和冒犯。

这是一个很诡谲的设置,二舅看上去早已过了需要监护人的年纪,他的残疾也不至于影响自我表达的行事能力,我固然能理解为什么视频里没有出现二舅的任何言语——这会破坏解说一气呵成的完整性,继而影响视频的叙事节奏——但就很怪,二舅作为主角火遍全网,但二舅本身是被消音处理的,他更像是一个即插即用的工具人,被禁止出现喧宾夺主的苗头。

而这一切都是充满善意的考虑,不能推翻二舅的人设,别让故事结束得有失完美,二舅就应该在村庄里继续安宁的日子,这很符合当下互联网价值正确的导向,一次潮水般的流量足以摧毁普通人的生活,二舅的逃离,就是在体面的维护尊严。

是的,只不过唯一的遗憾在于,如果是由二舅自己出来做出他的选择,而不是由一手将他打造为顶流内容消费品的外甥代为安排,就再好不过了。

做视频时置身事外,追求二舅故事未经雕琢的品性,发视频后厕足其间,时刻流露出创作者对于作品的珍视,比如那种不容篡改剧情发展的坚决,就很矛盾。

我甚至以为,正是因为二舅本人的缺位,才有这支视频引起的一系列争议,因为是有人在替二舅总结一生,替他与苦难和解,替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像是在感动前面倘若加上自我两个字,一切升华都会得可疑起来。

在居高俯视的视角里,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吃相难看的谋生方法,所以二舅如果开始从事直播带货这种鄙视链末端的行为,毫无疑问是在亵渎视频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但我还是想杠一下,咱就是说,假如二舅不在意这些,愿意兑现一部分的影响力,用来为自己修缮一下房屋,那么他有这个选择权吗?

毕竟,所谓的吃相难看总不违法吧。只是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又会循环回到前面的死结:二舅本人是怎么想的,谁 也 不 知 道 。

至于苦难究竟是否值得歌颂,借用「苦难美学」的缔造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老人家的一句话来说——「我只害怕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在被口述的人生里,二舅的人格和自由从来没有被天降横祸所剥夺,那具残躯里迸发出来的高贵人性,才是一遍遍打动我们的原因。

超越苦难的难度远远胜过批判苦难。

换句话说,二舅这个人物的功能性,和他经历的深厚命运,是并不冲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终于开始接受通过个体察觉历史的可能,克制住向宏伟的城墙或是风流的青史下跪的冲动,从一朵花的峥嵘绽放里识别世界指向的刻度。

来源:阑夕 微信号:techrea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61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