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年薪百万的螺丝钉…

年薪百万的螺丝钉…

12

我经常逛的一个论坛叫做水木社区,近期有个帖子给人印象特别深。

贴主现年40出头,小镇做题家出身,985大学计算机毕业,很早就想清楚只能靠自己。也无甚别的长处,大学努力学习毕业后找了个不错的工作。之后国内跳了几次槽,北京上海都待过还买了房;2014年有机会去西雅图工作,纠结一番也就去了,赶上大牛市薪酬包从30万美刀逐渐涨到了85万美刀,在西雅图买的房子也升值数倍。

围观群众算了笔账,假如能以这个收入工作到退休,再加上帝都、魔都、西雅图的房产,资产预计将达到1个小目标人民币,全世界都算有钱人了,妥妥的财务自由。

还有评论说,贴主即便不去美国留在国内,现在也应该是200-300万人民的收入盘子,本质看生活水准和美国也是差不多的。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也比较靠谱…

贴主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也不算顶尖,无非是踏踏实实工作学习而已,感谢高考时父母帮着填了一个好专业,感慨做梦都想不到能混成这样。无论未来如何,此刻怎样也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所谓填志愿问题本质都是在问:我(娃)怎么填志愿才能过好这一生?

上面这个帖子也印证了,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读一个好学校、好专业,在低风险的前提下获得一个很高/较高的估值,过上很好/较好的生活。

我们经常自嘲说在工作中就像一颗螺丝钉,其实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但现代社会最大的秘密在于螺丝钉和螺丝钉不一样,有些螺丝钉几分钱一个到处都是,但也有一些螺丝钉因为稀缺能获得极高的估值。

我看很多大V都在说读什么专业不重要,反正这些在后面工作中都用不上。

恕我直言,说这些的本身就是填志愿中的失败者,虽然后面他们转行也许很成功。真正填对志愿的人都在美滋滋从事着本专业工作,比方说上面这位85万美元年薪老哥;即便少数像我这样不务正业改行的,也对专业心存感恩。

就和炒股一样,问亏货当然只会告诉你股市都是骗人的,成功者都在那里默默数钱。

填志愿,当然追求的就是所学即所用,赢在起跑线上。

具体哪些专业好,前几年都分析了很多诸位感兴趣可去看次条,今年要讨论的则是反正也是要当螺丝钉,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估值更高?

按股市说法就是追求一个高确定性的复利成长路径,就类似于买茅台那样,说人话则是需要有一条清晰、可复制的、高概率的发展路径。

填志愿的不可能三角为:城市、学校、专业。呃,如果分特别高的话当我没说当然是全部都要…

城市提供的是生活方式和工作机会的确定性。

举例来说,前几天和朋友聊上海和杭州的区别,上海外企多你不管学什么专业都有机会找到高薪岗位,杭州则只有IT、电商相关的几个行业能有高薪机会。

学校提供的是教育资源、校友资源和学术成长路径的确定性。

特别是在读研、读博、出国方面,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区别差好几条长安街。

专业提供的则是职业成长路径的确定性。

大家都觉得计算机好,是因为把一个智力中等偏上的人从0到50万年薪的发展路径安排得明明白白照做即可,和按着攻略打游戏差不多。智力和努力程度上等的直接把0到200万年薪的路子都已经安排明白了,不能说100%,但也至少在五成以上。

但实际上并不只是计算机专业有这个机会,其他一些专业也有,只不过相对比较小众。我举个例子,化工、生物被归为四大天坑系列,但实际上如果走对路的话也有很好的成长路径,去美国做生物制药一样年薪几十万美元,目前在国内也存在还可以的薪酬。

文科和理工科的区别就在于,对普通人来说文科成长的极限就是考公、考教师,而理工科则可以提供高得多的发育空间。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以普通人努力程度之低,一辈子轮不到聊发育空间这件事。

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都有对应的职业成长路径。虽然现在成绩出来了,填志愿怎么也都还有几天,反正现在也有互联网各位考生和家长不妨推演下到底未来的路可以怎么走。

在不可能三角的选择中,不想搞学术(读研读博)的可以把学校删掉,家里有资源的可以把专业删掉,不想去一线城市生活的可以把城市删掉。

如果只能留一样的话,寒门子弟留专业方便进阶,女生留城市方便择偶,家庭背景好的留学校以扩充人脉。

有两个趋势值得各位考生及家长重视。

一是大量优质工作机会正从一线城市向强二线转移。举例来说,今年我就听说很多IT公司把技术岗往西安、武汉、长沙那边搬,因为同样的人力资源成本至少降低20%以上。上海价值3万月薪的工作岗位在西安2万就足够…对比下房价大概率还是在西安过得好。

可能意味着城市这个权重的下降?未必要去一线,强二线也会有不错的机会。

二是大学里的两级分化太厉害,考进来分数都差不多的同专业学生,毕业时强的极强、弱的极弱。无论什么档次的高校都存在这个现象。

个人理解是经过多年发展以后正规大学的师资水平都不错,最低也是个正规博士,网络上各类学习资源也极大丰富,所以只要努力学习的人都很容易变强。但由于各种原因,什么都不愿意学的人也变多了,资源再多不学也只能是个弱鸡。

我不想探讨背后的社会根源,只转述一句话:网上有无数鼓励年轻人躺平的帖子,基本上都是很多寒门子弟为了实现自己的阶层跃升红着眼熬夜努力搞出来的。

也许我们都避免不了当螺丝钉的命运。

但年薪百万的螺丝钉,和年薪几万的螺丝钉,终究还是不同的啊。

来源:刘备教授 微信号:LiuBeiJiaoSho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514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