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达到十万辆,但是没人介意。
2020 年,销量最高的蔚来也刚刚突破 3 万辆,腰部新势力甚至还在努力跨过万辆门槛。2021 年,他们几乎都在努力画出一条正增长曲线,并且创造出了高速的增长幅度。
几乎每一家新造车企业,都晒出了一份与蔚来汽车 2021 年交付量相似的正增长交付数据
2021 年,没有人在质问蔚小理们能量产吗,能交付吗,还有钱吗?市场开始期待他们的新产品,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细分市场也在被更多的细分产品覆盖。2021 年新造车企业们的交付成绩单,也让新造车企业的格局初步形成。
“蔚小理” 成长为真正的头部新势力
1 月初 “蔚小理” 相继公布了 2021 年交付量,分别为 91429 辆、98155 辆、90491 辆。
从交付的增长率看,小鹏汽车涨幅超过 2.6 倍,理想同比增长 177.4%,蔚来同比增长 109.1%。
2021 年,蔚小理最终都未能 “喜提” 十万辆,缺芯当然是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蔚来改造产线,为 ET7 的交付做准备,影响了一部分交付,小鹏除了找芯,还曾一度苦苦寻找电池。相比之下,只有一款车型的理想似乎过的最为平静,也保持着最高的毛利率,过着让何小鹏羡慕的生活。
其实过去一年以来,蔚来、小鹏相继出现辅助驾驶事故,理想 ONE 改款涨价初期还引发质疑,在技术发展与产品迭代的路上,蔚小理仍然在一路摸索不停探路。
虽然在过去一年蔚小理相继迈过了累计交付十万辆的门槛,但是伴随规模化第一阶段的完成,仍然逃不过口碑质疑。
2021 年 10 月 28 日,理想汽车第十万辆下线
争议之中,小鹏、理想纷纷完成了赴港双重上市,蔚来公布了新大众品牌计划,小鹏完成了一次品牌焕新,理想则强调继续一款一款的扎实产品策略。
其实,“蔚小理” 是不是变成 “小蔚理” 并不重要,它代表的是新造车势力的第一梯队格局完成了第一次规模化转身,三者也都在为更大的产能做准备。
蔚来合肥新桥第二生产基地已经动工,整体规划产能 100 万辆,原有的江淮蔚来合肥制造基地产能也增加至 24 万辆。
理想一方面计划将原有的常州工厂产能扩大至 20 万辆,另一方面,其接手的北京现代工厂已经正式动工,计划实现 10 万辆产能。
小鹏则相继投产了肇庆、广州工厂,并计划在武汉建设第三家工厂,三家工厂计划年产能 30 万辆。
10 万辆之后的规模效应提速,产能是前提。核心能力则是技术、用户服务。
从发布飞行汽车到宣布进军 Robotaxi,小鹏的未来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在强化自己的科技公司属性。
蔚来、理想在技术层面上则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蔚来发布了 150 度电池包计划,这意味着一辆电动车的续航可以达到 1000 公里,理想在 4C 充电倍率电池的研发也正在进展中,理想选择提升充电速度来解决电动车的续航痛点。
2021 年是蔚小理飞速发展的一年,也因此理想有了叫板大众的底气,蔚来把目标直指 BBA,小鹏也开始把产品线向上走了一步。
随着蔚小理在电池技术上的进展,他们开始渐渐扶持新的锂电企业,新造车企业的规模效应也对供应链格局产生了新的震动。
这也代表,蔚小理们在巩固核心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开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2021 年,蔚小理在接近 10 万辆的年销大关上,终于也摆脱了质疑,而更多号称要做传统车企中的新势力的、脱胎于传统车企的新造车品牌,也开始以他们为标杆。
腰部新势力依然挑战重重
过去一年拜腾淘汰,一直未能打开市场局面的爱驰又遭遇了高管动荡,腰部新势力形成了以哪吒、威马、零跑为代表、年销量在 5 万辆上下的全新格局。
去年获得 360 战略投资的哪吒汽车销量仅次于蔚小理,达到 69674 辆,同比增幅也最大,达到 361.7%。
360 领投哪吒汽车 D 轮融资
紧随其后的是威马和零跑,销量相近,分别为 44157 辆和 43121 辆。
虽然在单月销量上,哪吒曾一度超越理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造车势力的格局因此而发生改变。
产品定位不同是重要的一方面。
在哪吒汽车近 7 万辆的销量中,支柱车型仍然是售价在 6 万 - 12 万的哪吒 V,零跑的小车 T03 销量占比达到 90%,威马依靠的也是最早上市的车型 EX5。
相比于蔚小理的中高端路线,腰部新势力还没有打破 20 万天花板,尽管哪吒、威马、零跑都在中级车市场有所布局,这些新产品实力如何都要在 2022 年的市场表现中有所体现。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来说,腰部新势力还在上市的道路上苦苦前进。
2021 年,腰部新势力们也都相继传出冲刺科创板,但是直到这一年过去,科创板汽车第一股也迟迟未能诞生。科创板对汽车股的审核看中盈利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属性。
有传言威马、哪吒、零跑将转战港股,上市这条路,依然是腰部新势力新一年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在哪吒、威马、零跑稳住新造车第二梯队的背后,其实是 2021 年腰部新势力的一轮生死淘汰赛。
活下来的这几家,也是最早踏上造车之路的几个品牌。在造车这件事上,起跑的早,仍然会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当然,这也不意味着绝对的机会。对于哪吒、威马、零跑来说,三者的格局可能只是暂时稳定,他们受到挑战的威胁仍然很大。
除了已经初具规模的新造车品牌,还有正在爬坡中的高合,以及极狐、岚图、极氪等传统车企孵化出的新品牌,包括摩拳擦掌的集度、小米、沙龙、阿维塔等等,在前赴后继的造车热潮中,闯关游戏还在继续。
来源:品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