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李世民成为唐太宗前,都做了些什么

李世民成为唐太宗前,都做了些什么

从前有一位卓越的君王。

英明果决,骑术精湛,精力旺盛,极喜欢以身犯险。

年纪轻轻就征战四方,指挥了传奇的四大战役,多次亲自率骑突进奠定胜局。

由于喜欢亲自犯险,他也遇到过危局,幸而被麾下一位黑脸将军所救。

他父亲也是一代雄主,他是自己父亲最优秀的将军,但随后与父亲发生矛盾。

他下狠手杀了自己有继承权的兄弟,与自己的父亲经历剧烈冲突后,才获得权柄。

他展现了宏伟大略,将当时亚洲最大帝国揉得粉碎,自己声威及于印度,被臣民认为是天授之人,近于神话的存在。

他开疆拓土的过程,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以至于他身故后许多年,影响始终不绝。

他的名字在其母语中的意思,是济护世人,守卫黎民。

他就是……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

image

嗯这个梗翻过去不提,还是说李世民。

之前写到过,李世民年少有为。

看看他怎么有为法。

十六岁之前没啥记录,小孩嘛。

十六岁开始算。

按《新唐书》,十六岁那年他去雁门关云定兴处做事,帮忙解了隋炀帝之围。

十八岁那年李渊守太原,与历山飞作战被围,李世民轻骑突围,所向披靡,万军之中救了爹。

后来四十多岁时他回忆:“朕少在太原,喜群聚搏戏。”用现在的话,就是年轻时一群人瞎玩。

然而按《旧唐书》,李世民这时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说直白点就是私下搞串联。题外话,李隆基后来也是在长安到处跟人赌博玩耍,伙同了万骑将士,才搞定了太平公主。

《新唐书》更厉害,索性就暗示,就是世民忽悠老爹起事的。

则现代普通人读高中的年纪,他已经在串联搞事情了。

太原起兵了。

打霍邑,下雨没粮了,李渊想撤兵。世民劝别退,李渊不听,要撤;世民在账外嚎啕大哭,终于劝回了李渊。

这个细节,很体现他的性格。

以前提到过,年少时的李世民,显出刚烈热情、果决冲动、敢于冒险。在遇到麻烦时,李渊想的是持重,李世民想的却是勇往直前,甚至用嚎哭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劝回老爹。

于是霍邑之战,亲自带几个人到城下引诱宋老生出战,再亲自上阵砍杀,取了霍邑。所谓双刀砍缺、血盈衣袖,就这么来的。

后来评书里李世民虽用双刀所谓定唐刀,但不太能打,得经常靠秦琼程咬金救驾——那也是把他想岔了。

除了打仗,他也得忙许多具体事务。所谓长安父老赍牛酒诣旌门者不可胜纪,他要一个一个劳而遣之,一无所受。还要搞管理,军令严肃,秋毫无所犯。

再击破薛举十万人,巩固长安。

按《新唐书》,他还带兵打了一次洛阳,没打下来,回来时用埋伏,破了段达。

一路脚步不停。

image

武德元年,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众所周知,三省六部里尚书省长官。唐初尚书省地位还高过中书门下。李世民当了尚书令,就是当了他爹自己的宰相。

武德元年浅水原之战。

二年镇守长春宫。刘武周和宋金刚在河东搞事情。李世民力劝李渊别放弃河东,自己去打宋金刚。到武德三年春天赢了,收复河东旧地。没怎么休息,回来立刻七月攻打王世充。

一直打到武德四年六月,王世充和窦建德都搞定,京剧所谓《锁五龙》,凯旋。

那年秋天,海内渐平,他开始搞文学馆,于是有了十八学士。

题外话,也就是武德四年,萧翊帮李世民搞到了他最喜欢的东西:《兰亭序》。

太宗为秦王日,见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

武德四年十二月,东征刘黑闼,打到五年赢了,平河北。又平了徐圆朗。

如此马不停蹄打了几年仗,武德六年没事了,继续当自己的尚书令。

武德七年秋天,突厥可汗入寇。

按《旧唐书》,有人劝李渊放弃长安跑路算了,世民死劝,行吧。

《新唐书》说了,世民直接带百骑去和可汗会盟,把人劝退了。

这是他第三次通过进谏,改变唐朝内政外交的大事了。

武德八年,进位中书令。又尚书令,又中书令。

武德九年夏天,遂有玄武门之变。八月太宗即位,开始另一种生活。

image

合计世民十六岁之前没太多记录,有也是传说。

十六岁据说雁门解围,十八岁招贤纳士帮爸爸搞事情,十九岁起兵劝爸爸打霍邑。

二十岁平薛举薛仁果。

二十二岁平刘武周宋金刚。

二十三岁平王世充窦建德。

二十四岁平刘黑闼徐圆朗。

二十五岁继续当宰相。

二十六岁解决了唐朝迁都与否的路线问题并摆平了突厥。

二十七岁进位中书令。

二十八岁开始当太宗。

基本在打仗,其他时候当宰相。

除了征战之外,李世民也很忙:日常搞文学馆、抚关中父老、参赞外交。

霍邑哭劝老爹,刘武周起劝老爹别弃河东,突厥起劝老爹不要迁都,三次劝谏都很关键。

至于日常工作嘛,别忘了他是尚书令,后来还加了中书令。

后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们在尚书省干的啥,之前萧瑀封德彝他们在中书省干的啥,理论上李世民日常就得干啥。

他当尚书令中书令时的细节没记载,却也不奇怪。日常工作嘛,本来就没法一一记录。

唐朝柳芳和宋朝洪迈都说过,都念叨房玄龄千古贤相,可是你看《房玄龄传》,简直没啥可记录的功劳。的确。比如看《新唐书》,就是描述房玄龄如何加官进爵,如何跟太宗对答,太宗如何宠爱他关心他的身体饮食,没了。

日常工作,本来就不会一一记录的,但不妨碍李世民做事情,不妨碍他是唐朝首批宰相。

这么想想,十八岁开始马不停蹄打仗几乎无岁不征,武德元年到武德五年几乎都在战场度过,回长安要搞安抚搞管理要劝谏老爹偶尔还要哭出来,还要去尚书省中书省上班主持处理日常工作。

还得考虑到他天下顶尖的射箭和骑术,那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得天天练——这不后来玄武门还能射死大哥么?——这也很花时间,还得在《兰亭序》和书法上,和秦府十八学士一起消磨掉些功夫。

只能说是精力旺盛体质好,毕竟是打宋金刚时三日不解甲二日不吃饭都能硬挺的人哪。

image

说到这个……

聊聊他打仗。

之前说到过,李世民曾经夸司马懿: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兵动若神,谋无再计。

但李世民也吐槽司马懿: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李世民的吐槽点,不是司马懿本身素质差,而是在司马懿本来挺厉害一家伙,却被诸葛亮打成这样,丢人啊!

——虚伪:看了巾帼,才发愤去打;一看辛毗来了,顿时又缩了,可见千里请战就是玩虚的,用手段争面子,丢人啊!

——怂:明明兵力局面都占优,居然不敢打,被诸葛亮压在门口种田,等诸葛亮死了好追击了,却被死诸葛走了活仲达,丢人啊!

李世民有资格这么说,是因为类似的局,他赢了不止一次。

李世民自己的打法与成绩,堪称中国史上的防反王。

按第二次浅水原之战,李世民先按甲,守到薛仁杲士气虚弱,一个南北夹击,然后急速追击,直接把西秦一锅端。

柏壁之战,李世民与宋金刚对峙,两次截击尉迟恭,断宋金刚粮道;相持许久,该出动时,追奔三天不解甲,一日八战,与徐世绩南北夹击,解决。

虎牢之战,李世民蚕食洛阳,围住王世充;继而奔袭虎牢扼守不动,与窦建德相持,趁窦建德疲惫,铁骑冲营,一日破建德,回马取洛阳。

拿破仑曾经在一封信里写:

“战争的全部艺术就是非常合理而十分慎重的防御,继之以迅速而大胆的进攻。”

李世民就是这么个打法:

慎重相持,一举搞定。

像司马懿打诸葛亮两次,一次追击被斩了张郃,一次等诸葛亮死了都不敢追到底,当然要被李世民瞧不起。

后来司马家夺权,也是温吞多年,骤然发难,但还是要欺骗蒋济陈泰、搞点背信弃义,经历淮南三叛,断断续续用尽阴谋才得手。

李世民则是玄武一发,杀兄弟,逼老爹,全到手了算。

所以二十八岁,已经从唐朝开国宰相+首席大将,成了太宗。

从他十六岁到二十八岁的人生,那真是塞得满满当当,十几年做了别人几辈子的事。二十八岁之后,那就又是另一段传奇了。

来源: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微信号:zhangjiawei_198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976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