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李佳琦,薇娅12小时卖了近200亿,消费萎靡了?

李佳琦,薇娅12小时卖了近200亿,消费萎靡了?

1

如果按中国14亿人算的话,189亿/14亿=13.5元。这两个销售让每人平均在过去的12小时花了13.5元,谁能来解释下这个现象。而且,我竟然还从来没看过他俩的直播,一秒钟都没有。

seeker24680

这俩属于妖股性质。妖股涨得猛不能说明当年是牛市啊。

积少成多多

这200亿能让20万个售货员失业。特别是三四线城市。

酱油面

的确是消费萎靡的表征现象,这种集中消费,预示着是其他渠道的销售力弱势而引发的“局部”爆量而已。

记得以前有人曾经说过(好像是比较大的媒体),“没有卖不出的东西,只有不降价的商品”,意思是只要降价到一定位置,一定会能卖掉。因而曾经还引发出京东的“让利”消费模式很好。

这N年以来,大家也已经看清楚了头部销售能力的火爆后面是其他渠道销售能力的大幅降低,在统计上,这就是另种的消费萎靡。

完美大V

这里面有个概念,还是要说明一下。昨天晚上是双十一活动“预售”,先付定金,等到双十一当天再付尾款,这是线上平台为提前抢占流量和战机的一种活动方式。现在披露的数据,逻辑上是包含了尾款部分的销售额。举例,一款SKU双十一活动价1000元,定金100元,尾款在11.11当天支付,但如果消费者付了定金,未付的尾款会纳入昨天预售的销售额当中,暂不考虑退定金的情况,都在比数据,存在一定的偷换概念。

另外,李佳琪和薇娅目前占据了顶级直播流量,和品牌方议价的能力很强。我们去年和李佳琪谈专场直播合作的时候,对方明确提出要求上架的产品,必须全网最低,合同里有明确的赔偿责任,后面找了薇娅,直播1.5h,销售额也破亿了,真真实实的销售额。不过,退货率也有5%左右,冲动型消费会在购物后有所体现。

fronz

我也不相信,反正我身边的人没有看这两个人直播的。当然我也不代表什么,但抱歉,我就是怀疑这个数据,刷单行为太过普遍,刷单真是一个不可思议了行为,太多的国人不把这个行为当作什么大事,就比如有亲戚请你为他孩子在网上投个票,通过各种方法造个假实在太容易了,不夸张滴说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是如此,国内的市场数据基本是不可信的,甚至包括股市上的很多数据。很遗憾,不把造假成本和代价提高到令人仰望的高度,我对此是绝望的。

shshchen

董明珠第一次直播卖了几百万,后来一次卖100亿。因为她直播前一个月通知所有经销商,然后所有渠道积累一个月的销售额都赶在那一个小时下单。每笔成交都是真实的。

winwinuu

直播间从来都不是卖货的,实际约等于广告。

我举个例子,欧莱雅20年全年2000多亿营收。这两个人直播间能卖多少货?我就算你2亿吧。对于欧莱雅来说占比千分1左右?对于一个销售渠道来说,千分之1是可以基本忽略的。

更多的只是当成打广告。欧莱雅去找广告公司弄的话,找明星,拍制作和播出都要花几千万。找直播间,类似的广告效果但是成本低很多。

对于一个广告来说,你会在意这里面卖出的数据是多少么?不会,但是你在意的是这个广告触及了多少潜在客户。没错,潜在客户不就是直播间的人数么,这么一看刷数据不是太正常了么。

一面是刷给厂商看的,你看我直播间多少多少人看,你来一次可以触及多少多少人曝光。对比下电视广告什么的,你商家不是血赚?一面是刷给小白看的,你看我直播间多少多少人看,这么多人都来看都说好,你不来看看是不是有点亏,从众效益安排一下。

直播最成功的地方实际是把以前看电视购物的人成功忽悠到了直播间看指定厂商的广告。

Middlebrook

繁荣的消费:出门,逛商场,买衣服买护肤品,中午吃个饭,下午逛累了看个电影,晚上再吃个饭,吃完饭逛个超市喝两杯奶茶,回去睡觉。

交通行业(打车或开车,都可以促进消费),商场,店家,品牌,餐饮,娱乐业,零售,都赚到了钱,商品价格有渠道溢价,但是消费者有钱不在乎。

萎靡消费:在家里刷手机抢全网最低价的商品,中午对付口面条吃,晚上看看免费的综艺或者盗版电影,省下的钱还房贷。

银行赚到了钱。

来源:集思录 微信号:jisilu8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6905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