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张亮不是杨国福外甥,但这份关系表你得收好了

张亮不是杨国福外甥,但这份关系表你得收好了

昨天,“张亮是杨国福外甥”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热衷于吃麻辣烫、并且争论“张亮好吃还是杨国福好吃”的网友们释然了,怪不得都这么火,原来是一家人。每日人物为此致电杨国福公司求证,一位负责人回应说,“肯定不是外甥,俩人平辈儿的,关系比表亲还远。”

尽管麻辣烫“双雄”并不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但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位创始人都来自哈尔滨宾县,也都是从东北走向全国。

不光是麻辣烫,在不同行业,一些品牌之间的关联不为外人所知,但它们可能组成甚至占据了一个行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为此,我们梳理了一番,奉上这份品牌江湖的“恩怨情仇录”。

餐饮江湖

张亮和杨国福,究竟哪个更好吃?这个问题带来的争议,不亚于肯德基和麦当劳,豆腐脑“甜党”和“咸党”。

作为麻辣烫届的OPPO和VIVO,“双雄”已在麻辣烫江湖盘踞多时,各自拥有庞大的粉丝。有麻辣烫爱好者总结出张亮和杨国福的“九大不同”,从店面颜色到汤底浓淡,一直细数到加盟费,最后得出结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知乎上也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张亮麻辣烫如此快地取代了杨国福麻辣烫?”评论里100多人吵得不可开交,有人支持杨国福,说自己是杨国福的头号粉丝,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家店的老板娘”,还有人为张亮打call,说张亮物美价廉,并总结了张亮麻辣烫的十种搭配方法。

上图为杨国福麻辣烫菜品特写,下图为张亮麻辣烫菜品特写。图/ 网络

这样的讨论在7月1号达到顶峰:一名叫做卢诗瀚的网友宣称两家麻辣烫其实是一家人创立,张亮是杨国福的外甥,在舅舅杨国福那里负责炒麻辣料,一干就是三年多,出来后自立门户,才有了“张亮麻辣烫”。这个颇有意味的信息很快登上微博热搜,被转发一万多次,还有了9000多条评论。

为此,每日人物专门联系了哈尔滨杨国福麻辣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生产模块的负责人回应说,“肯定不是外甥,俩人平辈儿的,关系比表亲还远。”

论起来,杨国福的诞生确实早于张亮。2003年,杨国福麻辣烫第一家直营店在哈尔滨永和街成立,名字叫“杨记麻辣烫”。两年后,也就是2005年,1985年出生的张亮辞掉酒店后厨杂工的工作创业,在哈尔滨江北的黑龙江科技大学,租了一个档口卖麻辣烫。这便是如今两家麻辣烫霸主的“发家史”。

东北和麻辣烫的相遇也可能是宿命。2000年前后,在受到下岗潮影响最大的东北老工业区,许多人为谋生计走上街头,迫切需要找到一种适合经营的高性价比小吃,麻辣烫也是这一时期火遍东北。

少有人知道的是,张亮和杨国福都来自哈尔滨宾县。杨国福公司的生产负责人说,哈尔滨宾县是麻辣烫行业的集聚地,除了张亮和杨国福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品牌,“一个村子干,大家都跟着干,这个行业就起来了。又都在东北,互相之间论一论辈分,可能都有点儿亲戚,但(关系)都很远。”

杨国福公司分为生产、销售和加盟连锁三个模块,有意思的是,生产基地居然位于麻辣烫的故乡成都。“我们是麻辣烫行业里唯一掌握核心技术的,生产的调料要求纯天然,不用香料,味道和其他的很不一样。”结束采访时,负责人不忘安利了一波自己的品牌。

不管是舅舅和外甥,还是远亲,毕竟是一个村子里出来的老乡,杨国福和张亮的推广模式都像极了:两家均以每年数百家的速度扩张加盟店,杨国福甚至达到了每年扩张1000家的速度。数据显示,这些东北麻辣烫店铺的数量,已经超过传统中式快餐的“四大金刚”——兰州拉面、桂林米粉、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到了现在,恐怕只有四川盆地的人们仍在抵抗它的进入,有网友为张亮、杨国福之争留言说:论好吃的麻辣烫,四川必须有姓名。

与其为张亮和杨国福哪家麻辣烫更好吃争执不休,不如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起源于四川的麻辣烫会被东北人做得这么火?

手机江湖

即便你没听说过段永平,也一定听说过小霸王和步步高。被父母当作教育类电子产品的小霸王,对80后们意味着“游戏天堂”,超级玛丽、魂斗罗,至今还有人在玩着这些经典游戏,美其名曰还童年债。至于步步高,从复读机到点读机,你也一定记得那个叫嚷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的步步高女孩,她在今年参加高考,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录取,高考成绩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

同样,你可能没听说过沈炜和陈明永,但你一定看过江苏卫视的主持人孟非总是在重复,“欢迎收看VIVO智能手机非诚勿扰”,或者听到湖南卫视里何炅播报,“欢迎来到OPPO Real快乐大本营”。如今,VIVO和OPPO稳居国产手机出货量前四名中的两位。实际上,VIVO和OPPO都是步步高孵化出来的品牌,而它们的创始人沈炜和陈明永,也都是小霸王、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的门徒。

段永平何许人也?人称“中国版巴菲特”,曾有着200万美元投资网易、两年获得近100倍回报的传奇投资经历,2006年他花62万美元成为第一个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国人。先后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两大品牌,有人说他影响了80后后90后两代中国人。

段永平与巴菲特相谈甚欢。图/ 网络

就是这么一个传奇式的商人,在2005年时日子过得也不太安稳。受到新一代电子设备冲击,传统的复读机、VCD产品销量持续下滑。四十出头的段永平本来已经退休,拿了美国绿卡,打算自此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别墅陪陪家人,但步步高危在旦夕,他再次出山。

事实证明,危机和转机只隔一线。段永平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用“崩溃边缘”四个字形容当时的处境。当时步步高甚至已经开始讨论破产之后员工的安置问题。为了冲出困境,“无数次的头脑风暴之后”,决定推出在2001年就注册好的OPPO品牌,由陈明永负责。

为了把OPPO打造成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品牌,在当时的宣传上,步步高有意淡化自己和OPPO的联系,在官网上都没有OPPO的介绍。同时,请了诸多韩国明星来代言,让人一度以为OPPO是个韩国品牌。OPPO有意做“中国版的iPhone”,也是先由音乐播放器杀入市场,然后开始造智能手机。

VIVO的前身是步步高音乐手机,由沈炜负责。由于和陈明永是同门师兄弟,大家采用的宣传策略也基本相同,除了冠名一些大型综艺节目之外,代言也都喜欢找韩国明星。2007年,当时步步高音乐手机找来宋慧乔代言,广告主题曲《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当时以“达令达令”的哼唱魔性洗脑,至今仍在传唱。

宋慧乔主演的步步高音乐手机广告。图/ 网络

如今,OPPO和VIVO,这两家师兄弟掌控的公司在手机领域也是杀得难解难分,惯用招式彼此都熟悉,这边VIVO刚出个“1600万柔光自拍,照亮你的美”,那边OPPO就来个“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打来打去一度难分高下。如今,VIVO专卖店旁边必有OPPO,简直就像是麦当劳附近必有肯德基。

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解读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互联网江湖

在互联网时代,你的周末可能是这样开启的:起床后使用阿芙精油护肤,中午去一家叫雕爷牛腩的店里吃午饭,晚上又预约了个河狸家的上门美甲服务。最后惊讶地发现,这三家店的创始人居然是同一个人。

孟醒,网名雕爷,创业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创业早期,雕爷从清华紫光出来,投身IT创业,3个月烧完了创业的20万。雕爷不服,第二次创业歪打误撞,进入了化妆品行业。从做产品、设备代理起家,2002年创立自有品牌“纳兰美容”,鼎盛时期全国店铺超500多家。但在全国美容行业逐渐退去热潮之后,“纳兰美容”也没有幸免于难,甚至还让不少加盟商血本无归。

但雕爷赚钱赚出了心得,甚至专门写了本书《赚到女人钱(共享美容经营之道)》。2005年,正赶上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移动端刚刚萌芽的阶段,雕爷开始做一款名叫“阿芙”的精油。因为喜欢耐克的口号“just do it”,也认为口号已经要坚持几十年不变,并且要朗朗上口,最后雕爷选出来一个slogan:“阿芙,就是精油。”

雕爷一直郁闷的一件事是,2005年阿芙精油在线下的推广依然做得晚了,尽管已经开了几百家线下分店,但始终都只是行业第二,行业里有“721法则”,意思是行业第一可以分得70%市场份额,后面只能分剩下的。

雕爷想做到行业第一,每天都在寻找机会。2009年,淘宝对外宣布交易额已经达到了999.6亿元,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卖场,秒杀了各类线下实体店。雕爷终于发现,竞争对手进入互联网的迟缓给了阿芙精油机会。他开始放弃传统的在纸媒、电视台做广告的老套做法,直接在微博上签了500名网络大V,比如央视《天天饮食》曾经的主持人文怡,利用口碑营销,当年就在淘宝上带来了9000万的销量。从此之后,一直占据淘宝精油类销量榜首。

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之后,2013年,雕爷又用500万买下香港的牛腩,宣称做出更适合内地口味的雕爷牛腩。尽管是开的线下店,却依然采用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比如,雕爷牛腩在正式营业前,借鉴了网游的策略,搞了个“封测”。通过打造高级体验用户的优越感,营造良性口碑,从而吸引更多的玩家。除了邀请大V、明星、媒体人到店免费品尝,他为此还专门买了一辆GMC大房车接送明星。

由于封测期间,只有受邀才能吃上,雕爷牛腩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最成功的一次事件营销要数,在正式开业前一天,留几手到雕爷牛腩用餐,巧遇了苍井空。这一事件又让雕爷牛腩百度搜指数暴涨了10倍多,成为了当年最火的网红店。

在这之后,雕爷没有闲着,2014年他又推出了主打上门美甲、做O2O美容服务的“河狸家”。曾经有人总结过,雕爷的这些项目虽然跨界很大,却也有着一以贯之的缜密逻辑:那就是只针对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女性群体,具体到河狸家的项目,就是中产阶级、女性、美。

2015年,“雕爷”孟醒在某电商大会上侃侃而谈。图/ 视觉中国

快递江湖

对于中国快递业来说,桐庐是个神圣的地方。

桐庐隶属浙江省杭州市,地处钱塘江中游,人口只有40多万。但这里随处能找到快递品牌的烙印,比如桐庐县钟山乡政府前的大马路叫做“申通大道”,钟山乡夏塘村口的小溪上,还横跨着以申通快递创始人聂腾飞命名的“腾飞桥”。

这里孕育了占据中国物流业大半江山的快递公司,“四通一达”所有的创始人全部出自“桐庐帮”,这五家公司均由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人创立,且创始人都来自该县钟山乡几个相邻的村庄,以及五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中桐庐人均占多数。和张亮、杨国福同一天被激烈讨论的,就有一张解释这些快递公司创始人关系的图片:

申通由詹际盛和聂腾飞两人共同创办,天天快递由聂腾飞妻子陈小英的哥哥陈德军创办;韵达快递是在聂腾飞车祸去世,由其弟弟离开申通创办的;圆通快递,是陈德军的小学同学张小娟劝生意失败的丈夫创办的;中通快递,由和陈德军等人一同长大的小伙伴创办……

英雄多出身于草莽,对桐庐的快递业来说也是如此。说到桐庐快递,绕不开的一个人是聂腾飞,当年他只是印染厂的一个工人。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上海的外贸公司蓬勃发展,外贸公司产生了大量的报单业务,由于邮政常常需要三天才能送达,聂腾飞看准商机,悄悄帮企业递送报关单。

据悉新京报报道,从那时起,聂腾飞、聂腾云兄弟当时骑着自行车,在杭州城内派发名片,走街串巷拉生意。每晚八九点钟,他们都会登上开往上海的火车,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到站时,会有人在上海接应、派送。当时的火车票价是15元,递送价格大概每单100元。丰厚的利润催生了申通公司。在这之后,又迎来民营公司井喷式发展的阶段和互联网的浪潮。

随着业务的扩大,聂腾飞等人很快发现,人手不够用了。由于快递业是一个劳动密集行业,聂腾飞和陈德军很快想到了桐庐的家乡人。他们尤其重视快递的信用。比如包裹中途丢失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发生的,据说如果哪个桐庐帮的人私吞了快递,就将被村里所有人抛弃,这人永远不能回到家乡。

申通的跟随者中,有人后来创立了圆通、中通和韵达。就像之前步步高面临的状况一样,许多人都是危机之后无路可走,选择了物流行业。比如圆通的喻渭蛟,原来从事建筑装潢,却在一次工程中亏光了老本,不得已才开始从事快递业。又比如中通的赖梅松,以前是做木材生意的,投了500万之后发现已经无法抽身了,“要么输光,要么做下去”,最后才有了现在的中通。

民营快递公司蓬勃发展起来之后,中国快递年业务量,也从2006年的10.6亿件,猛增到2018年的500亿件,翻了50倍,而今年估计会突破600亿件。

只不过,竞争总是残酷的,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这几家同样出身桐庐的快递公司如今关系比较冷淡,“走出大山以后,他们相互之间是不沟通的,自己做自己的生意。”

工人们在流水线上正在分拣各色快递。图/ 网络

来源:每日人物 微信号:meirirenw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559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