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约有 90% 以上的人没有喝过星巴克。
这是经过我逻辑上的推理得出的。星巴克发了一条新闻:700 万星巴克会员接入支付宝。
基于 700 万会员,如果我们算星巴克每 7 个客户有一个开通会员,那么就有 4900 万喝过星巴克,10 个里有 1 个那就有 7000 万。
星巴克在上海的门店是最多的,500 家以上,这个城市 2500-3000 万的人口(含流动),三成喝过的话,是 900 万。中国目前星巴克的门店数是 3400 家,大多数覆盖在一二线城市。一线新一线二线(含广义二线)的人口总数不超过 3.6 亿,里面三成是 1.08 亿,两成是 7200 万(越往下门店越少,渗透率更低)。
因为我没有准确数据,我只能倒推,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倒推,90% 的人都没有喝过星巴克。
故而知道并不等于喝过,并且一定有海量的人不知道星巴克。以上数据,我依然是比较保守的推断。
(2) 50% 以上的中国人没有喝过农夫山泉。
2016 年,农夫山泉的年销售额达到了 109.11 亿元。其中包含新产品和高端产品,桶装水,会议酒店供水等等。虽然农夫山泉的客单价不高,但是他的受众人群是比较集中的,我一年可能要花 2400 元以上在农夫山泉上。假设客单价 20 元,那么只有 5 亿多人喝过。
另一份《2018 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显示,农夫山泉消费者触及数达 3.35 亿。故而,即使这个品牌是大众到不能再大众的了,依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喝。
(3) 中国约有 1000 万人从事足疗行业。
光北京市就有 20 万人从事足疗,我们来往全国推一推,1000 万依然是保守的估计。
(4) 13 亿人没有出过国。
2018 年,全国有效的因私普通护照私有量 1.3 亿本。这个数据是中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的。也就是说起码 90% 的中国人没有出过国。
(5) 10 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为什么每次坐飞机工作人员都会演示一遍安全操作?因为跟你一起坐飞机的人中,起码有一半是第一次坐飞机。
中国头等舱用户不超过 600 万,每年常旅客不超过 1500 万(年飞行超过 6 次的称为常旅客)。
由此可以看出:在航空杂志投广告,其实就只有那 1500 万人能看到。所以,航空业广告商做廉价产品是行不通的,必须针对那 1500 万人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有效目的。
国航的白金卡用户不超过 5 万人,听说东航不超过 5000 人。(除了一些特殊渠道,一年盯着一个航空飞行 120 次经济舱,60 次商务舱,40 次洲际公务舱才能拿到白金卡)
(6) 中国最大的便利店不是全家,而是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
每一个中石化加油站都有一个易捷便利店,它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便利店,有 25000 多家门店,占全国便利店份额超过 20%,很难被超越。(数据来源《2018 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7) 处于房地产中介金字塔塔尖的,通常是穿着拖鞋、汗衫的二房东。
像上海静安区的一些小别墅,还有北京四合院,都是少量而不可再生的,往往这些房子很受欢迎,很多人喜欢租这样的房子。我们公司租的房子的二房东就是这样的人。
早期做租赁的中介发现这一现象后,就把这些房子一套套收过来进行改装,进而成为二房东。
我大概算了下,如果成为 20 套老别墅的二房东,每个月净利润可达 50 万,每套差价在 2-5 万之间,合同一签就是 10 年。
(8) 进口猪蹄比国内的便宜 30%—50%。
因为除了中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全世界大多数人不吃猪蹄。在很多国家,它是被当废品处理的,所以中国人去收购拿回国内,比国内采购还便宜。
(9) 中国产的棉毛裤在西班牙可以卖 10 倍的价格。
过去,欧洲人不大知道世界上还有个东西叫棉毛裤。中国有个小伙子,把浙江生产内销不掉的棉毛裤拖到欧洲,趁他们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去卖,卖得特别好。
来源:波财经(ID:jinbub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