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25岁就听到的道理,却要40岁才相信

25岁就听到的道理,却要40岁才相信

作者:股社区

我今年35了,虽然平时有事没事开玩笑说自己还是祖国的花朵,其实心里面已经很淡定的接受自己是中年人的这个现实。这几年网上到处都在说一个词,中年危机,坦率讲前几年我也有一些感同身受,最近几年好一些了。今晚得闲,给大家说说我本人的一些心得。

我是个心理年龄成熟比较晚的人,虽然你们平时在夜报里接触到的牛猫君貌似情商还可以,但其实也就这几年的事。

早先的我真的挺幼稚的,我就说一件事情你们感受一下。大概在我工作的第三年,也就是24岁,有一个老板想要挖我和另一个朋友,约了我俩周六在王府井边上的东方广场喝咖啡。

那是一个夏天,我觉得挺热的,就穿着无袖的T恤+露到膝盖上的运动短裤+球鞋,背着个书包就去了,到了现场发现那个大我1岁的朋友穿着西装笔挺,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我俩见面他第一句话就是你咋穿成这样出来见老板,我懵逼,那该穿成啥样?

后来老板来了,聊完,我那朋友工资翻了一倍被聘走了,而给我开的offer只比我当时的工资多了500,我婉拒了。

这事一直到我快30岁了,才反省到当时的自己确实不妥,你们说我是不是挺晚熟的?

30岁前除了工作中必要的正式场合,我从不穿西装和皮鞋,因为发自内心觉得自己还没长大,也不想那么快长大,所以结婚五六年也没要孩子,确实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心理准备。

后面几年陆续发生了几件事,依次对我的人生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1、外婆得肝癌去世,这是我成年后第一次有重要长辈离世。

2、32岁那年儿子出世,初为人父的我心态有了巨大的变化。

3、母亲满龄退休,让我意识到从小到大一直赖以依靠的老妈真的老了。

4、我成了一名证券网红,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万的网友。

在这几件事的刺激之下,我的心理年龄被拔苗助长,连滚带爬的迅速成熟。老读者应该还记得,我早几年还经常在微博上、微信上因为部分读者的不友善而发脾气较劲,停更夜报、在微博上对呛。

现在的我不会再有那些情绪,再恶毒再变态的留言我也都是一笑置之,因我现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中年人,虽然还不算油腻。

然后我也感受到了大家说的中年危机:

1、父母辈因为退休后收入下降,孩子出生后家庭开销陡然增加,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经济压力就落到自己的肩膀上。

2、工作即将满10年,会焦虑自己这10年的成长是否有价值,如果没价值的话下面的年轻人一波波的冲上来自己怎么办?

3、未来的10年怎么办,怎么规划以后的人生?

这三个问题前几年我想了很多,其实问题的本质都是一个字钱,尽量多挣钱,最好还是可持续多年的挣钱。说说容易,做着难。

这就要说到每个人从事的职业质量了,一个工作10年的人,和10年前的自己相比,体力和精力自然是不如的,所长者,无非是技术经验和资源人脉。所以从职业生涯早起就应该注意这一点,尽量从事可以让自己增加技术经验,或者拓展人脉的工作,而避免做那些重复体力劳动的工作。

这道理很浅显,大部分人可能语言总结不出来,但意思都懂的。就好比城市白领经常吐槽快递员工资高,街边卖烤串的收入高,但没几个白领真的会辞职去送快递、烤串,不全是怕丢脸,关键还是那两个工作主要是重复体力劳动,技术经验和人脉拓展上没成长。

再往下细化一层,我觉得人脉拓展比技术经验还要靠谱一些,因为可能你多年积累的技术会因为一些大的行业变化而突然贬值,但人脉资源抵抗风险的能力要强的多,前者有些像重仓一只股票,后者则像是投资了多只股票的组合。

经常会有网友给我留言,说自己年近40,觉得不想在大机构、体制内继续混下去,想另谋出路,问我怎么办?这种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明显,有技术或者有资源的想出来就出来,没有的话就别胡思乱想。

这些道理25岁的时候知道还有些用,40岁才知道就只剩卵用,但糟糕的是,25岁就算有人说给我听我也未必听的进去,大多数人都是以自己的人生为代价去验证那些别人给你劝了一百遍的真理果然是对的。

前些天有人和我说,努力坚持和耐心等待都是过去的成功学,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剧烈,各行各业的兴衰周期很快,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选择更重要。我其实内心很认同这个观点,可是我又不知道怎么教大家选择,等哪天我琢磨出点名堂了,再和你们说。

来源:招财大牛猫 WeChat ID:gusheq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454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