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呢,我们来读一套非常出名,内容非常多的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这套书非常出名,是得到巴菲特认可的传记。滚雪球这个词来自这段话: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那条又湿又长的雪道。”
意思是人生要找到一个可以复利积累的方向,这样才可以越滚越大。我们熟悉的投资社交网站雪球网,其实名字也跟这个有关系。
这套书很厚,有1000多页,从巴菲特的生活角度切入,来讲解巴菲特的一生。前文请看 巴菲特的投资生意经, 巴菲特的红颜知已:「华盛顿的女主人 」
这一篇,我们来讲解,巴菲特“用杠杆创造奇迹”的故事。
1. 浮存金:免费的杠杆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股市进入了最近50年最低估的时候。标普500的市盈率只有不到10倍。市场上到处都有便宜的股票。
在这个背景下,巴菲特开始了他的杠杆之旅。
巴菲特频繁投资带有浮存金的公司,利用免费的杠杆,来提高自己的收益率。简单的说,就是买下带有浮存金的公司,控制住它们,然后利用浮存金去买股票。
这是七八十年代,巴菲特最大的资金来源。这个资金来源,已经远远超过最初巴菲特做代客理财时的客户资金来源。从这个时刻开始,巴菲特更多的开始依靠自有资金,和收购来企业的资金去做投资了。
充沛的资金外加市场的低迷,巴菲特的财富,在这段时间里爆炸式的增长。
巴菲特最出名的一些投资案例,很多都是发生在这段时间里。
2. 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也叫盖可保险公司。
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汽车保险公司,它专门给公务员、军人等做保险。这类人群收入稳定、开车风险比较小。
而且这个保险公司是采用直销的方式,直接邮递保单,不会找保险销售来代销保险,所以成本比同行低30%,利润率也比同行业要高。
格雷厄姆是这个公司的大股东。巴菲特在跟格雷厄姆求学的时候,拜访过这个公司,跟这个公司的老总探讨过保险的经营模式。
当时这个保险公司的经营还是很稳健的。
不过后来,公司为了拓展业务,把顾客覆盖到了蓝领工人和21岁以下的年轻人,这导致客户出事故的频率大大提升。很快,公司的承保损失大大提升。
到了1976年的时候,盖可保险公司,濒临破产。这个时候,公司换了领头人,由拜恩重新领导。
拜恩跟凯瑟琳是认识的,凯瑟琳向拜恩引荐了巴菲特。通过交谈,巴菲特知道拜恩的经营思路是正确的:大刀阔斧的削减成本,控制客户的风险。
回到最初的“低成本保险提供商”的角色。
巴菲特对这个保险公司很了解,他知道这个保险公司是因为盲目扩张导致了现在的情况,如果企业恢复到之前的经营原则,控制客户的质量,还是能走回正轨的。
所以,巴菲特大举投资了盖可保险。
在80年代初,巴菲特以4.4倍市盈率的价格,买下来盖可保险约三分之一的股票。在后面盖可保险低估的时候,巴菲特继续增持,直到1995年,全部买下来盖可保险。
这个保险公司在巴菲特的建议下,始终保持低成本运作。成本比同行业低,利润率更高。保持了很好的长期稳健增长。
这笔投资在80年代给巴菲特带来了10倍的收益。也是巴菲特一直持有的公司之一。
保险公司是有很大的浮存金的,客户先投保,钱已经给到了保险公司。但是等出事故的时候,才需要理赔。所以这笔保费很长时间里都存放在保险公司,供保险公司投资使用。
这种浮存金,对投资能力强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是如虎添翼的。
3. 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巴菲特做的另一笔很出名的投资,是投资了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这个家具店在巴菲特的老家奥马哈是家喻户晓的。创始人是布鲁姆金,大家叫她B夫人。
B夫人是出生在俄罗斯的犹太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B夫人打算跟丈夫移民美国。但是家里没有钱,就把钱都给了丈夫,让丈夫先去美国。然后,B夫人从俄罗斯长途跋涉到了中国,又从天津坐了3个月的船,才辗转到了美国。找到丈夫后,一家人搬到了奥马哈。
B夫人的经历简直是美国梦的典范。刚来到美国的B夫人,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依靠省吃俭用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铺。
她销售家具,只赚10%的利润,再高一分钱不赚。B夫人有个口号:「 薄利多销、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不拿回扣」。
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口碑,让B夫人的家具城开的很大,在内布拉斯加州几乎做到了垄断。
B夫人把经营成本压缩到很低,在城市边缘郊区租低价店铺来开家具店。按照B夫人的说法,「如果你的价格最低,哪怕是在河底开店,顾客也会找上门来。」
这个理念很先进,我们现在熟悉的宜家家居,其实也是用类似的方法。
后来,B夫人年事已高,打算把公司股权卖出。巴菲特在1983年的时候,用5500万元,买下了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90%的股权,并承诺让B夫人的儿子继续经营这个家具店。
以巴菲特的出价,大约是10倍市盈率和1倍不到的市净率。
巴菲特很敬佩B夫人的事迹,动用关系,找到纽约大学为B夫人授予荣誉学位。B夫人很感动,在为大学生演讲的时候激动的哭了起来。
B夫人给了大学生三条非常诚恳的建议:
1. 要诚实
2. 要努力
3. 如果找不到心满意足的工作,那就告诉他们,你什么都愿意干。
因为B夫人就是这么做的。她的事迹是典型的美国梦,白手起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富有。
虽然B夫人是俄罗斯人,但是她最喜欢的歌是《天佑美国》,她很感谢一个稳定的国家给了她机会。
后来还有个小插曲,在巴菲特收购了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股权后,B夫人的孙子把B夫人的经营权剥夺了。95岁的B夫人一气之下,在原来家具店的边上开了B夫人商场,生意竟然比之前的家具店还要好!
巴菲特和B夫人的子女不得已,又花高价格把B夫人的新店买了下来,并签了禁止竞争的协议。
以百岁高龄还能屡次创业成功,可见B夫人的能力强大。巴菲特在B夫人百岁生日晚会上,为B夫人献歌一首。
这是50岁的巴菲特第一次公开表演。
现在,巴菲特每年开股东大会的时候,都会向参加股东大会的人,介绍家具店的生意。鼓励大家去家具店买点东西,带动业绩。
4. 学院派的攻击:市场是有效的吗?
在巴菲特出名的时候,股票市场上,另一种声音逐渐出现了。那就是,“有效市场理论”。
我们把时间倒退到几十年前:1965年。
当时麻省理工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教授,写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里,萨缪尔森证实了一个观点:
「股票过去的表现对未来是没有影响的」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随机游走理论。
论文发表之后,同样在1965年,芝加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尤金·珐码进一步推导了这个理论,提出:「市场是有效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这使得股票在任何时候都是充分定价的」。
这就是有效市场理论。
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刻,单只证券的实际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信息的影响,包括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到目前为止市场预期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当时,这两个理论反响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震撼性的。在这两个理论提出之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预测股票未来表现的“大师”,有的看历史K线,有的用自己编纂出的鬼画符预测未来。
这两个理论把这一切都推翻了,认为市场是随机不可预测的,并且股价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投资者理论上无法长期战胜市场。
这个理论很快就被学院派认可,开始在当时的世界高等学府推广开。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金融学届,都已经认可市场有效理论了。当时的金融学学生,所学到的就是:市场是有效的,没有人可以能够长期获得超过市场平均的收益率。
这个理论从原理到解释上,都似乎无懈可击。但是现实世界中,就是存在一个活生生的长期战胜市场的例子,巴菲特。他的收益超过市场很多,而且很长时间都超过了市场收益。
于是,巴菲特成了活靶子,开始接受到来自学院派的质疑。
麻省理工学院的萨缪尔森(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芝加哥大学的法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CAPM模型的发明者)、罗切斯特大学的詹森(詹森指数发明者),斯坦福大学的威廉夏普(夏普比率发明者)、普林斯顿大学的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作者),组成了黄金搭档,开始围攻巴菲特。
这几位金融学大师,可以说是赫赫有名,几乎每个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都听过他们的名字。
其中,马尔基尔的攻击最犀利,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公开发表文章,表示对巴菲特的不屑,他认为:「巴菲特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幸运的猴子」。意思就是,巴菲特获得超额收益,其实主要是运气,几亿的投资者,总有一个运气很好的人。
巴菲特酝酿了一次大反击,彻彻底底打了学院派的脸。
1984年,哥伦比亚大学庆祝格雷厄姆《证券分析》这本书诞生50周年,开了一个大型研讨会。巴菲特作为格雷厄姆的高徒,必然是会议的核心。而出席会议的另一方,就是来自其它大学的金融学家。
在这个会议上,这些金融学家公开批评格雷厄姆的思想,认为是过时的。市场有效才是金融学的核心,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小部分人,会因为运气原因获得成功。
巴菲特有力的反击了这一点。
他拿出了9个基金经理人的历史业绩。这9个人是查理芒格、施洛斯、比尔鲁安等格雷厄姆的学生和员工,以及巴菲特本人。
这份历史业绩上,他们9个人投资的品种各不相同,重合度很小;投资理念也有一些区别。比如
巴菲特后期喜欢稳定成长的公司
施洛斯始终坚持低市净率投资
但是,他们都是格雷厄姆理论的追随者。巴菲特认为,他们之所以获得投资成功,是因为自身的努力和格雷厄姆理念的正确,而不是所谓的运气。
随后,巴菲特把这次演讲写成了文章,那就是《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们》。这篇文章有力的反驳了学院派的质疑。
但是也因此得罪了学院派。
我们如果今天去学习金融学的教材,其实很少看到描述格雷厄姆理念的内容,通常是一笔带过。因为,如果承认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有效的,那毫无疑问,会动摇整个金融学的基础。
学院派的金融学后来发展成为资产配置组合,通过同时配置不同的资产大类,降低波动风险,获得资产的平均收益。
而巴菲特继续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收益率依然远超市场平均收益。
螺丝钉是认可价值投资理念的,市场不会是时时刻刻都有效。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可以找到低估的品种来投资,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好的长期收益!
这一篇里,我们了解了巴菲特投资成功的案例,下一篇,我们将继续介绍巴菲特在八九十年代的经典投资案例。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