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为什么有人的人生跟开了挂一样?

为什么有人的人生跟开了挂一样?

今早被 “腾讯重金入股永辉超市旗下生鲜超市超级物种” 的信息刷屏,想起永辉创始人张轩松就是这样一个人。

永辉超市市值目前 846 亿。熟悉永辉的人都会觉得,这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这是他应得的。

说说他的故事吧。

他 19 岁高中辍学搬砖
20 岁从一家杂货铺干起,
如今开出 570 家分店,年赚 367 亿
他购买私人飞机,价值 1.23 亿人民币
他买下澳大利亚海景别墅,价值 1.62 亿
马化腾、刘强东都抢着和他做生意
他就是中国最火商超 ——“永辉” 的老板,张轩松

01

1970 年,张轩松出生在福建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人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好好读书,将来找份体面的工作。

10 岁那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下海经商最火热的福建,各村各户都涌现了大批土豪。

当时年轻的张轩松也开始蠢蠢欲动,心想反正要出去挣钱,为什么要等到大学毕业?为何不早点融入社会,出去闯荡呢?

想法没有停留在纸上,张轩松下海创业了。

然而创业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为了这个梦想,他从高中自动辍学,搬砖、扛包... 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

后悔么?也许吧。艰辛的开端和舒适的学校生活大不一样。

但毕竟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19 岁那年离家出走的张轩松,靠的是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

02

张轩松做的第一个生意是啤酒代理批发。

纵观当时的业界生态,他本钱少、生意规模小、缺乏渠道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更别提资金宣传。

如果想不出和别家竞争的法子,就只有死路一条….. 怎么办?

没有其他天助之力,但幸好他还有一颗勤于思考的头脑

张轩松瞅准当时小店卖主 “进货难” 的契机,想出一条前无古人的生财之道:为客户 “送货上门、服务到家”

只要商家一个电话,1 小时内保证赶到,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张轩松就这样不间断的、坚持了 5 年。

5 年后,24 岁的他从三级代理干到福建省总代,也挣到了人生第一个 100 万

当时 “快递” 还未流行,但其他店家真没想过送货上门这一服务么?其实未必。

但的确没有人,做到张轩松那般脚踏实地的勤奋

张轩松后来在总结自己当时的经验时说:

成功的前提是勤奋,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勤劳都是最根本的一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没有勤劳,不可能白手起家创业成功。

03

1995 年,已有了些小小成就的张轩松打算进军零售业,他把目光瞄向了当时福州刚刚兴起的超市形态。

凭着 5 年商海的摸打滚爬,他敏锐地觉察到,与传统的小商店相比,理念更先进、经营品种更多的超市也许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于是,他打起价格战,将超市开在火车站、汽车站、市区中心等人口流动密集的地方,别人卖 3 块的一条毛巾,他只卖 2 块。

“天天平价” 的口号、“看得见的实惠”,成功的策略让张轩松的 “古乐微利”(后更名永辉)在附近居民中迅速传开口碑。

于是,开始有些信心爆棚的他决定入股榕城啤酒有限公司,通过 “由产到销通吃” 的方法加速扩张。

然而,命运却在那时给予了他一记暴击 ——

亚洲金融危机来临,加之榕城啤酒自身弱小,在很多方面都未考虑周全的他 200 多万资金被套,甚至连同刚起步的永辉超市也要搭进去垫底……

痛苦、迷茫,眼看着快要创业梦断。

幸亏有位海外的亲戚鼎力相助,永辉超市得以在这场浩劫中保住小命,残喘生存。

痛定思痛后,张轩松把这次的失败归结为 “贪大求全”,残酷的现状、无情的数据,让他忍痛作出决定:退出啤酒行业,一心一意经营超市,目标只专注一个 —— 缔造零售王国。

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而打通了创业路上任督二脉的永辉超市,也从此涅槃重生。

27 岁那年,在这场频临倾覆的战役中,张轩松学会的是取舍

04

有时候想着,中国古代的古文、谚语真是相当精妙,总能简练而又准确的的总结出某些旷世真理。

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就似乎与张轩松的经历完美贴切。

2000 年,刚从金融危机中缓过劲来的永辉超市又遇到了致命一击:台湾零售业连锁巨头好又多、世界 500 强企业麦德龙、沃尔玛进驻福州,大卖场成了福州零售业的主流业态。

彼时还很弱小的永辉风雨飘摇,再一次面临要么赢、要么滚的生死危机。

怎么办?和这些洋巨头正面火拼只会尸骨无存。

也许…“唯有改变,做巨头们做不到的,才能活命!”

这一次,几经起伏的张轩松再次展现出他敏锐的商业嗅觉与过人的头脑:进军生鲜市场。不仅如此,还要让永辉成为最净、最多、最大、最强的生鲜超市!

他在超市中主营生鲜,同时顺应福建省 “杜绝餐桌污染,建设放心市场” 的号召,通过改善购物环境、检测果蔬残留,创造了真正人见人爱的 “农改超” 模式

他把闹市区的超市搬到居民区、次干道及城乡接合部,让永辉真正成为居民 “家门口的超市”

他采取 “合伙人制”,通过让一线员工全面持股的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一年时间在重庆、成都开出 5 家门店,年营收 20 亿

而在经营细节上,他通过生鲜直采、严控单品、包销到户的方式,保证了生鲜产品的绝对新鲜,又绝对低价

自此,凭借他准确的市场切口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产、供、销’一体化的运作机制,永辉超市完成了从小店到超级大超市的华丽转型,一路在创业路上高歌猛进。

而这些,不得不归功于张轩松的善于动脑、敢于创新,以及一切的一切背后,时刻准备顺应时代改变的心。

互联网时代,迭代更新速度超乎想象。“以不变应万变” 的谋略已经过时,变才是永恒的不变

只有保持着观察风向的习惯、根据时代的需求不断改变、不断更新、不断进步,闻风而动、凭剑而鸣,才不会被这个时代远远甩在身后。

05

2010 年,永辉成功上市,在其时被誉为 “生鲜榜首股”,市值到达 380 亿,张轩松身价百亿

2015 年 8 月 7 日,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以 43.1 亿元(约 7 亿美元)持股 10%,截至年底,年营收已高达 421 亿元

2016 年底,其全国门店总数已经达 487 家,其中新开门店 105 家,319 家可比门店收入高达 37.99 亿

2017 年,永辉超市打造出集 “超市、菜市场、餐厅” 于一体的实体网店 —— 超级物种,通过为市民提供选购、烹饪、食用、在线复购的一条龙服务,重新定义了新零售。腾讯重金入股,永辉市值涨至 846 亿居 15 家上市超市企业之首

作为永辉创始人的张轩松也如愿以偿,迎来了他的 “开挂人生”

其实真的是 “开挂” 么?

“开挂”,词条解释为 “超常发挥”、“超水平表现”。

但这里的 “超常”、“超水平”,我宁愿理解为长时间积累之后的爆发

如果非要说 “开挂” 的原因,以上提到的 “勇气”、“勤奋”、“取舍”、“改变” 也许都能算是,但也只是一部分、也是别人的经历,因为成功的原因永远说不尽,真正的路要靠你自己去走。

所以开挂的第一步就是 —— 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

想考研也好、创业也好。

想赢取白富美也好、不结婚过自由不拘束的生活也好。

想离开体制真正闯一闯也好、进入体制能平衡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好。

想在北上广奋力拼搏也好,离开城市追求真正宁静的生活也好。

关上这篇文章,去行动吧…..

为了你真正想过的生活。

祝你成功。

来源:知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270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