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团长聊聊天:很多红学研究,都认为王熙凤放印子钱,是贾府走向衰败的原因之一。
印子钱就是高利贷,在古代放高利贷并不容易。没有强力的催收,钱是讨不回来的。另一方面,放高利贷,在中国文化里,被视为十恶不赦的下流行为,属于破坏社会公序良俗赚来的黑心钱。
现在情况就不同了,高利贷的坏账率低得不行,也没人敢去追着报道这背后的利益链条了。
大数据技术成熟,以及这里特殊的信息泄露环境,导致个人的真实财务情况,在放贷机构面前,几乎是透明的。
知道用户能还5000,就不会贷出去5500,坏账率相较以前,下降了一个档次。
真的坏账了怎么办?不要紧,甚至都不在乎催收不催收,因为利润太丰厚了。
法律对贷款利率有规定,年化24%是持牌机构经营上限;年化36%以上则触及刑事风险。
但数字是可以编的,怎么有利怎么编。
很多贷款平台,在贷款出去的时候,特别愿意标注单利,这背后学问就有的说了。
借 1 万元,期限 12 个月,平台标注 12 %(单利),采用“等额本金+利息平摊”:
月付利息 100 元 + 月还本金 833.33 元
每月应还 933.33 元用 IRR 算出的实际年化 ≈ 21-22 %
就不要说,标注单利更高的贷款,实际利润有多么丰厚了。
一点坏账算什么,继续投广告,找更多的贷款人就好了,再高的投流费用都不在话下,roi是算的过来的。
有的是年轻人。
工作那么难找,消费诱惑又那么多,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弄到钱了,谁能抵制住这个诱惑?
至于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没人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