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漫长的冬季

漫长的冬季

上周,黑龙江省公布了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北三省里,最早发布的是吉林,然后是辽宁,黑龙江是最后一个。

在这份统计公报里,黑龙江常住人口 3029 万人,比 2023 年少了 33 万人。吉林省去年常住人口比 2023 年少了 22 万人,辽宁省少了 27 万人。黑龙江这个数字在全国仅仅强于山东,但问题是山东省的常住人口是黑龙江的三倍多。

黑龙江全省,65 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已经非常接近两成。如果看最近 4 年的数据,黑龙江常住人口减少了 142 万人。

如果把东北三省的时间线再拉长一些,回到十年前的 2014 年。这十年来,辽宁省常住人口数减少了 236 万人;吉林省常住人口减少了 434.68 万人;黑龙江省常住人口减少了 579 万人。

十年,东北三省一共少了:

1250 万人。

东北人往外走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那么留下来的东北朋友呢?

2024 年,辽宁省出生人口 18 万人,出生率回升至 4.32‰。吉林的出生人口 9.7 万人,也是在回升。黑龙江省,统计公报已连续两年不公布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数据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分项指标了。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比如界面新闻两年前就问过黑龙江省统计局,得到的答复是对统计公报做了:

结构调整。

还好,国家层面还有去年 11 月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 2024》,里面说 2023 年,黑龙江省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2.92‰、9.84‰、-6.92‰。也就是说,2023 年黑龙江的新出生人口,大概不到 9 万人。

天天被网友们嘲笑国宴都是泡菜的韩国,人口出生率都有 4.5‰。东北朋友咋搞的,怎么就不能上上楼呢?

这些年,东北地区的生育补贴政策不少。比如去年 4 月,哈尔滨市出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二孩和三孩家庭每月分别给予 500 元和 1000 元育儿补贴。

大兴安岭地区早在 2022 年 11 月就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大兴安岭地区户籍且在本地区工作生活的夫妻,生育第三个孩子给予一次性奖励金 2 万元;生育二孩每月发放 300 元育儿补贴,生育三孩每月发放 500 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 3 周岁。

一年后的 2023 年,大兴安岭地区出生了 962 个孩子,三胎孩子只有 18 个,比 2022 年少了一半。大星算了算,2023 年,大兴安岭地区平均每 86 平方千米才有一个新生儿。

不能说大兴安岭地区的政策不好,又给钱,产假又超级长,有人算过,生三胎直接的现金补贴就有快 6 万,产假能休 210 天,3 岁以下孩子还给搞托儿所。大兴安岭下辖的松岭区 2024 年第一个新生儿出生后,副区长牛洪涛代表区政府为产妇和新生儿准备了鲜花、贺卡以及新生儿大礼包,并送去区政府的关怀和祝福。

到底怎么样才能生,你们倒是直接跟牛区长讲啊。

2015 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数开始由增转降,人口自然增长也开始转负,比全国提早了 7 年,此后也不能说一蹶不振。

2023 年,吉林、辽宁曾出现过短暂的人口回流,人口净流入分别达到 4.34 万、8.6 万。不过从 2024 年的数据来看,吉林、辽宁又变成了净流出状态,分别流出 10.8 万人、4.9 万人。

至于朋友们为什么回去,又为什么离开,统计数据里没说,我就不瞎猜了。

前几天媒体采访一个专家,问他为什么东北已经没有千万人口的城市了,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留在东北。专家说是文化创意不到位,没有迎合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举了长沙茶颜悦色,许昌胖东来,成都的哪吒为例。

到底因为什么大星说不好,但肯定不是什么文化创意不到位。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925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