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互联网放贷,正在毁掉一些年轻人的生活

互联网放贷,正在毁掉一些年轻人的生活

@楚团长聊聊天:互联网放贷,正在毁掉一些年轻人的生活。

我稀里糊涂的混进了一个信贷逾期自救的群,目睹了一些这个时代的悲剧,我不知道如何阻止这一切,简要的记录一下吧。

小丫是个二十六岁的女生,她在4月2号彻底逾期了,现在正在焦虑还有多久会被爆通讯录。

所谓被爆通讯录,是指催收的人,会给欠贷者的熟人打电话,告知欠款的情况,然后要求还钱。一开始可能还客气点,到了后面,就是不堪入耳的骚扰,从家人朋友,到工作单位,欠贷者身边所有的人,都会被催收的人骚扰。一旦被爆通讯录,说的难听一点,就是社会性死亡了。

小丫自己统计了一下,目前欠了17万多。

我问她,你的欠款利息是多少?

小丫说不知道啊,我就是网上借的。

在我的要求下,她才去查了自己借款最多的平台,借了6万多,利息是23%。

小丫一开始也就是刷到了互联网上的小贷广告,然后借了一点钱来日常消费。当时还有工作,收入也完全能够覆盖每月的还款。

后来渐渐地每月还款越来越多,收入就覆盖不了了,她就又开通了一些小贷,来相互倒腾。

去年10月份,自己生了一场病,丢了工作之后,就在家里主要靠小贷生活,只出不进,很快小贷就开始周转不过来了。

她现在借了六七个小贷,都是大互联网公司旗下的平台,现在彻底还不上了,她在群里不停地问,到底什么时候会被爆通讯录,她家里人完全不知道这一切。

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家里人,她说,不想麻烦。

小丫绝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群像。群里的人不少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油子了。他们知道怎么拖延时间、怎么拆东墙补西墙、怎么对付催收。他们分享“贷款多了反而安全”的经验,也调侃的把又贷了多少,说成是又赚了多少,互相炫耀。

很难去怪年轻人的不自律,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几乎零门槛的信贷系统,把每一次“我只借一点”的念头,迅速推向深渊。

所谓的“普惠金融”,在这些平台手里,变成了技术包装下的高利贷。

互联网放贷要严加监管,甚至取缔。

一个追求美好的社会,不应该诱使人滑坡,毒品从来不应该触手可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922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