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清华北大毕业生和古代科举进士哪个更难?

清华北大毕业生和古代科举进士哪个更难?

8.png

今看到个有意思的闲扯话题,清华北大毕业生和古代科举进士哪个更难?

这个我以前专门查过数据,可以简单说道说道。首先要澄清科举和现在的高考不完全一样,高考成功的奖励是上好大学,而科举成功的奖励是考试晋级+政治权力,所以科举更像是高考+考公+公务员遴选的综合体

如果只说难度的话,考进士要远远难过考清北。有清279年,一共产出过26000+位进士,算下来平均每年100个。清朝总人口有起伏,粗糙一点按3.5亿的均值算,差不多每350万人每年选1个进士

而清北每年招生是14000人,对应目前的人口,差不多每10万人选1个,录取率差了35倍。

考上进士直接光耀宗祖门楣,保底正七品的县委书记起步,排名靠前的直接正五品的市委书记上任。

其实别说进士,就连下一级的乡试举人,每年大约500-600人,录取率也是清北的15%。只要考上举人基本就是地方一霸,家族免税免赋,躺着就能当地主,官员乡绅会主动攀交情,风光无限。

甚至是电视剧里经常被挤兑的秀才,清朝一共46万位,每年约1600-1700人,录取率是清北的50%,也是不容易考的,考上了个人免税免赋,见官不跪,是有政治地位的人,千万别小瞧了。

有一些懂历史的网友可能会说,清朝没有义务教育,识字率只有5-10%,考生基数不一样。但其实现代也有大城市和乡镇在教育资源上的悬殊差距,还有学区房、录取率等因素影响,穷人家孩子绝大部分也都是在当分母,本质上差不多的。

来源:猫笔刀 微信号:maobidao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8374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