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已经交付了 908573 台车。
事实上,如果没有今年二季度的黑天鹅,特斯拉或许已经实现了百万交付。而即使一波三折,马斯克上个季度依然说,今年希望实现 150 万的年交付。
不过除非四季度特斯拉交出 60 万辆的成绩单,否则马斯克今年的 KPI 应该是无法完成了。
完成 KPI 很难,立 flag 很容易。
刚刚结束的财报会议上,一直对资本市场嗤之以鼻的马斯克,居然罕见地谈起了股价:「长期来看,我认为特斯拉的市值可以超越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和」。
开口就是超越全球第一市值,在马斯克看来,特斯拉的长期价值到底是什么?特斯拉距离完成今年的小目标,还有多远?新产品、新技术… 到底什么时候来?
下面开始。
一、销量利润双新高
三季度特斯拉交付了接近 35 万台车,环比增幅高达 35%。
当然这样比较有问题,因为二季度的特斯拉遭遇了疫情和供应链的双重考验。但这并不影响三季度成为特斯拉历史交付高峰,以及各种销售数据的历史最高:
汽车业务营收 186.92 亿美元(1351 亿元);
总营收 214.54 亿美元(1551 亿元);
汽车业务毛利 52.12 亿美元(377 亿元),汽车毛利率 27.88%;
总毛利 53.82 亿美元(389 亿元),总毛利率 25.1%;
GAAP 准则下净利润 33 亿美元(238.55 亿元)。
销量摆在这,但净利润 33 亿美元,应该算什么级别?
我们拿 BBA 来比较一下:今年二季度,戴姆勒集团净利润 32 亿欧元(226 亿元);宝马集团净利润 34.3 亿欧元(242.5 亿元);奥迪上半年净利润 49 亿欧元(346.5 亿元)。
这意味着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到了这个季度,已经完全站到了 BBA 的台阶,正在和百年老字号掰手腕 —— 以更低的交付量。
特斯拉官方则在财报文件中这样写:
「我们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营业利润率,同时也遇到了重大不利因素。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盈利能力,同时柏林工厂、得州工厂和 4680 电池产能爬坡效率较低。此外,与我们市场上的所有其他主要货币相比,美元在持续走强。」
为什么得州 / 柏林工厂爬坡慢?官方解释是「我们使用了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所以慢」:
「我们今年初开始在得州工厂生产使用前后车身铸件 / 结构电池组的 Model Y。除了 Fremont 和上海外,任何行业都未大规模生产过这种尺寸的铸件。我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在柏林工厂引进前置铸件和结构电池组。」
为了在爬坡阶段保证利润率,特斯拉找到了新的降本方式:平滑交付曲线。
官方这样形容:「我们在每个季度最后几周,都会达到巨大的交付量,造成运输成本的上涨和不稳定。因此,我们开始过渡到更平稳的交付速度,季度末会有更多的车辆在运输中(而不是力争交付)。我们预计,将物流曲线平滑至整个季度,可以优化每辆车的成本。」
然而特斯拉自己也清楚,提高新工厂的生产效率,才是降本增效的最优解。所以财报文件中也写明了 Q4 的主要目标:
「尽快提升生产效率、克服物流和供应链瓶颈。特别是电池供应链,它将是中长期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限制因素。」
总的来说,这份财报文件依然很特斯拉:强调绝对的生产效率,同时依然保持着够快的成长速度。
进入马斯克时间之前,我们再总结一些关键数字,让大家对三季度的特斯拉有更深了解:
太阳能装机 94MW,储能装机 2.1GWh(历史新高,环比翻倍);
超充站环比增加 312 个,超充桩环比增加 2718 个;
3 季度全球充电收入是去年同期的 3 倍;
截止到 9 月 30 号,北美共有超过 16 万 FSD Beta 用户;
9 月底柏林工厂 2170 电池 Model Y 周产突破 2000 辆。
二、什么时候超越苹果?
今天的财报会议时间并不长,因为看完财报大家都知道,特斯拉现在属于销量不愁,新品不快的节奏 —— 按照马斯克说话的风格,甚至已经没有多少可以剧透了。
所以马斯克今天一上来就聊「愿景」和「未来」。
他说特斯拉有一条很清晰的,超越苹果(市值和价值)的路线,「大家都相信我们的市值能远超苹果,我认为甚至会超过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和」。
我们来看看马斯克这句话聊了多少钱的天:截止到发稿,苹果总市值 2.31 万亿美元,沙特阿美总市值 2.09 万亿美元 —— 加起来 4.4 万亿美元,而特斯拉市值 6957 亿美元。
这意味着马斯克认为,特斯拉市值还能翻两番,或者增长出超过英国一年 GDP 的市值。
虽然和马斯克以前立过的星际级 flag 相比,突然谈钱显得庸俗了点,但马斯克相信钱只是结果,关键原因,是特斯拉对于人类的价值:「特斯拉团队代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前所未有的未来」。
同样获得马斯克语言股价加成的还有 Twitter,他说在这场横跨 2022 的收购案里面,他的角色更像是工程师而不是投资者,但他认为 Twitter 的实际价值「比目前的估值还高出一个数量级」。
聊完千 / 万亿美元级别的话题,我们来看一些实打实的产品,按照马斯克的说法,它们是特斯拉超越苹果的关键。
1.FSD
「FSD 已经在这里了」,马斯克强调特斯拉一直可以 100% 实现全自动驾驶,「我们只需要给监管部门展示我们能做到什么」。他甚至认为「目前 FSD 已经可以提供‘放开双手’的自动驾驶能力」。
至于特斯拉 FSD 和其他全自动驾驶的核心区别,马斯克认为是 DOJO,「DOJO 比英伟达的方案更好,它的架构才是对的架构」。
目前北美有超过 16 万 FSD Beta 用户,而特斯拉 Q4 的目标,是「更大规模的推送」。但马斯克提及的推送范围,依然局限于北美洲 —— 难道今年欧洲 FSD Beta 又鸽了?
提到 FSD,马斯克透露今年 AI Day 非常成功,他们「收到了很多世界级人才的简历」。
2. 电池
4680 结构电池包是明年特斯拉降本增效的关键,问题是进展到底如何? 马斯克的回答依然是「进展顺利」,长期目标也还 是北 美年产 1000GWh。
但即将在 12 月交付的 SEMI 卡车,已经确定不会用上 4680 电池,目前结构电池包依然是部分美产 Model Y 专属。
他认为 4680 电池其实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技术,甚至直到 2026 年,它依然会在「成长中」。而特斯拉对于电池技术的长期考虑,则会囊括从矿山到电池的所有步骤。
是的,特斯拉正在锂矿业的门外跃跃欲试,「我们会投资我们能投资的一切,只要我们需要开矿,我们就会马上开矿」。
3. 新车
一家目标 4 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靠什么撑?
马斯克表示甚至都不需要 Optimus,下一款新车就够了 —— 就是那款起码 2023 年底才会登场的最亲民特斯拉。
但他依然没有透露新车的命名和任何技术细节,不过有下面几句话,大概可以证明特斯拉的进度已经不止「新建文件夹」了:
「下一代车型的成本,预计会是 Model 3 的一半」,马斯克相信新车的最终销量将会超越目前所有特斯拉车型总和 —— 这是不是官方剧透,新车价格将会低于 15 万?
还有一款不算新的「新车」,SEMI 在发布 5 年多之后终于要交付了(新 Roadster 依然遥遥无期)。虽然没有 4680 电池,但它依然可以实现 800 公里 EPA 的超长续航(空载),首批或将交付给百事。
三、写在最后
抛开财报会议上马斯克放的卫星,特斯拉三季度本身实属「平平无奇」。
我指的不是特斯拉没做什么,恰恰相反,特斯拉的三季度依然精彩:AI Day 2022、FSD Beta 10.69 等等,虽然没有办法马上转化为盈利,但却是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爱好者的狂欢。
「平平无奇」,指的是财报上的数字 —— 即使是特斯拉,也必须按部就班,如今电动汽车的内卷狂潮,也是有边际效应的。
不过,马斯克没有在财报会议上对「年增长 50%」的目标放松,因此特斯拉四季度的唯一悬念,依然来自「平平无奇」的财报数字。
特斯拉盈利的极限在哪里?4680 电池到底什么时候来到中国?2022 交付量真的能增长一半,达到 150 万台?
我们年度财报再见。
来源:电动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