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马斯克爆料 10 万级新车:售价 Model 3 一半,一定最畅销!还立下新 Flag:市值 4.2 万亿,2 倍于苹果

马斯克爆料 10 万级新车:售价 Model 3 一半,一定最畅销!还立下新 Flag:市值 4.2 万亿,2 倍于苹果

12

文 | 贾浩楠

来源:智能车参考

马斯克刚刚亲自确认:

特斯拉新车比 Model 3 便宜一半!

不光如此,他还提前预定销冠:

新车型产销量会远超过 Model 3/Y。

以至于,马斯克现在根本不屑于跟其他车企相提并论,直接捅破天际:

特斯拉市值一定会超过苹果 + 阿美石油总和!

一个是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另一个是全球最大能源公司。

马斯克最新吹的牛立的 Flag,在特斯拉 Q3 财报会议上,中心思想就是:特斯拉山河无恙。

为啥这么说?虽然特斯拉 Q3 业绩创下新高,但不及资本预期,财报发布后股价一度跌超 5%,市值蒸发 345 亿美元。

老马这是在稳定军心呐。

马斯克最新爆料

救市全靠一张嘴。

马斯克财报会议一番爆料 + 吹牛,竟又把市场信心找了回来,截止上一个交易日收盘,跌掉的 5% 回来了,还实现 0.8% 左右的微涨。

疗效这么好,马斯克说了些什么?

最重要的,是关于特斯拉的新车型。

首先,新车型是完全不同于现在 Model 3/Y,以及 Model X/S 的全新平台。

也是特斯拉的第三代平台架构。而且马斯克认为,新车型的成本价,会比 Model 3 便宜一半。

按照 Q3 财报的最新数据,特斯拉整车毛利率为 25.1%,也就是说,Model 3/Y 的成本价,应该在 22.5 万(换算成人民币)左右。

所以新车型的大致成本区间,应该是 10-12 万左右。

即便慷慨一点,依然给马斯克 25%-30% 的赚钱空间,这样算下来,特斯拉新车售价区间很有可能是 12.5-15.6 万。

这样的估算有一定合理性。因为马斯克年产 2000 万辆的 “宏图”,全部靠 30-40 万的车型达成难度不小,主力如果是 10 几万区间的车型,很有希望。

比亚迪此时正从价格和智能两方面向特斯拉看齐,特斯拉却先一步 “比亚迪化”,有意思。

也正是如此 ,马斯克立的第一个大 Flag,是新车型产销量将远远超过 Model 3/Y。实际上,马斯克认为新车型销量一定会超过特斯拉迄今为止所有车型销量总和,至少 200 万辆打底。

基于这样的业绩预期,马斯克给出了第二个 Flag:

特斯拉市值一定会超越苹果 + 阿美石油总和。

苹果是全球最有价值公司,市值 2.3 万亿美元。阿美是沙特国有石油公司,也是市值最高的能源公司,1.9 万亿美元。

4.2 万亿,马斯克认为特斯拉没问题。而目前特斯拉市值为 7000 亿美元左右。

这样的 Flag,你觉得是有理有据,还是马斯克又飘了?

特斯拉第三季度,做得咋样?

从客观环境和数据上看,特斯拉 Q3 依然做得很好。

首先是交付。

第三季度特斯拉一共交付新车 343830 辆,同时生产了 365923 辆。

而全球范围内,特斯拉动态积压订单为 50 万辆左右。

走量的 Model 3/Y 交车周期现在平均 2-3 个月。

也就是说,特斯拉 190 万辆的年产能,仍然是供不应求,造一辆卖一辆。

第二个关键数据是营收。

2022 年 Q3,特斯拉实现营收 214.54 亿美元,合人民币 1552 亿左右。

同比增长 156%,环比增长 127%。

净利润 32.92 亿美元,合人民币 238 亿。之所以 “不及预期”,正是因为这个数字和 Q1 基本持平,而且略有下降:

营收增长,利润却下降,这是华尔街资本始料未及的。

之前他们对特斯拉 Q3 的预期,交付在 35 万辆左右,营收大致在 230 亿美元左右。至于净利,考虑到供应链和经济环境,至少应该处于 “稳中有升” 的趋势。

财报数据公布后,大部分金融机构都相应下调了对特斯拉年度业绩的预期。

不过,特斯拉财报中也给出了合理解释。

对于净利的下降,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原因,增加的支出,花在了新工厂、新电池生产线的扩展上。

具体来看,特斯拉柏林工厂、得州奥斯汀工厂都处在产能爬坡阶段,需要成本投入。

另外,加州工厂还在扩充新建 4680 电池产线。

这其中的一部分产线本来要落在柏林,怎料被当地环保组织截胡,只得再搬回加州,一去一来,大量成本打了水漂。

至于交付、营收等等不及预期,主要原因是供应链成本仍然没有明显回落,以及油价上涨造成公司物流成本大大上涨。

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所以,马斯克吹牛立 Flag 的潜台词其实是:

今年大环境这么困难,我们不但苟住了,而且还保持增长,这已经很牛 X 了。看特斯拉不能只看眼下业绩,重要的是未来规划。

超过苹果 + 阿美石油,马斯克信心从何而来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曾经分享过对特斯拉的估值逻辑。

理性部分,最重要的指标是特斯拉的产销量的增长情况,参考的对象则是大众、丰田。

2021 年,全球乘用车总产量约为 9000 万辆左右,这其中,大众集团能占到 1000 万左右的份额。

对应的,大众汽车当时的估值为每百万辆 150 亿美元。

而丰田的估值则为每百万辆 260 亿元。

特斯拉目前每年产销量增长都超过 50%,也就是说,到 2030 年,理论上特斯拉产销会达到 3000 万辆。

当然,随着规模扩大,50% 的增长率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

摩根士丹利给出的预测是 2030 年实现 2000 万辆左右,占全球乘用车总销量的 1/5,和马斯克相同。

理性部分,或者说仅从车企角度,特斯拉对应的市值应该为 3000-5000 亿美元。

其实不如现在特斯拉市值高。

这正是特斯拉估值的厉害之处,除了作为车企的业绩,更多的是 “透支” 对未来市占率、销量的预期,以及特斯拉作为科技公司,带来的溢价。

摩根士丹利的观点是,特斯拉的估值,主要部分来自于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前景,比如 Robotaxi、软件订阅,以及和保险、能源等等行业的联动。

当然,还有一部分来自马斯克的人设光环。

而且,特斯拉的高估值和业务发展,一定是以传统车企的牺牲和倒下作为代价的。

说白了还是汽车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被资本抛弃,特斯拉已经树立起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估值逻辑。

所以,马斯克也是吃准摸透了资本市场对特斯拉的态度,所以敢毫无顾忌的吹牛立 Flag。

超过苹果 + 阿美,实现 4.2 万亿市值,马斯克的信心,就是人们相信他说的 2000 万产销会实现。

而且,很有可能 4.2 万亿比 2000 万辆来得更早。

只要未来预期够好,谁又在乎当下特斯拉卖几辆车呢?

One more thing

关于新车的更多信息,马斯克依然拒绝透露。

不过从成本上估计,新车型肯定会更加紧凑小巧。

Model 轴距 2875mm,新车轴距很可能在 2700mm 左右。

没错,就是盛传的 Model 2。

不过马斯克早就辟谣 Model 2 这个名字是假新闻,还说这是他听过最糟糕的车型名称。

叫什么好,在评论区给老马支支招。

以及,你会掏钱买一辆支持马斯克 4.2 万亿市值的梦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794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