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300 亿美元 “哈利・波特”,没有原作者

300 亿美元 “哈利・波特”,没有原作者

1

特约作者 | 李然 编辑 | 杨布丁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想象一下,《哈利・波特》没有原作者。”

两个月前,《纽约时报》发了一条广告,在罗列 “对抗科技界的偏见”、“打破二元分化” 等热门话题之外,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几乎指名道姓的选题。

4 月上旬开始,《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在全球公映,这是 “哈利・波特”IP 第 11 部电影,原作者 J・K・罗琳继续担当编剧。

片方并不想强调这一点。电影首支预告里,例行公事的 “J・K・罗琳作品”,被替换成了 “华纳兄弟出品”,多款英文海报去掉了罗琳的名字。3 月底,她难得现身在伦敦举办的全球首映,但在官方直播中却不见踪影。

因为与跨性别人士的激烈交锋,罗琳近年陷入一场漫长的舆论危机,包括《哈利・波特》主演三人组、知名粉丝站甚至是长期合作方,公共舆论集体与罗琳切割。然而时至今日,罗琳仍然不改立场,隔三差五和网友对线。

罗琳和华纳合作的 “魔法世界” 品牌,掌控着 “哈利・波特”IP 的绝大部分授权,总收入超过 300 亿美元。北京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园区、爆款手游《魔法觉醒》以及《神奇动物》系列,都在继续为品牌价值添砖加瓦。

和罗琳紧紧绑在一起的资本不乏焦虑:愈发庞大的商业帝国,需要更为低调甚至中庸的品牌形象。然而靠自己白手起家的罗琳,和低调从来不沾边。

魔法缔造者 “被除名”

粉丝早就注意到,魔法世界 “去罗琳化” 已经好几年了。

2016 年首部《神奇动物在哪里》问世,主打的卖点是 “J・K・罗琳魔法世界新篇章”;续作《格林德沃之罪》海报上,罗琳的名字被挤到下方的角落里。

在即将公映的《邓布利多之谜》中,罗琳依然担任编剧,但在第一支预告里就不见署名。引来外界猜测纷纷后,罗琳在后续海报上恢复了身份,但更多物料仍然是淡化处理。除了中国和英国,大部分市场的宣传都有意避开了她。

2

今年初,华纳流媒体 HBO Max 邀请原班人马录制特别节目,纪念《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公映 20 周年。缔造一切的罗琳只有几个早年录制的镜头,所有人约好般,对她避而不谈。

节目方声称是邀请后被婉拒,但这很难说是罗琳本人的真实意愿。过去几年,罗琳迎来新一轮创作周期,丝毫看不出有隐身的迹象。

在《哈利・波特》系列完结后,罗琳的奇幻创作曾一度进入低潮期,只在 Pottermore 官网上不定期更新一些番外故事。她更多时间转战严肃文学、侦探小说,另起炉灶打造新文学形象。

直到 2013 年,华纳向她提议,将早年的番外读本《神奇动物在哪里》开发成新的电影系列。双方联手注册了 “J・K・罗琳的魔法世界” 品牌,继续掌控 “哈利・波特” 影视、游戏、乐园、舞台剧、展览、衍生品等各类版权。

从三十年前第一本哈利・波特小说开始,罗琳就牢牢把控着自己的创作成果。无论是电影情节、游戏开发,还是线下乐园、衍生品,都要征求她本人意见。

2016 年好莱坞环球影城揭幕哈利・波特主题园区前,特意将乐园专卖店里每款零食的样品都空运到苏格兰,让罗琳亲自检阅。

光是 2016 年这一年,罗琳就参与了多个重头项目:全新电影系列问世,美西又一座哈利・波特主题园区开幕,此外还有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上演 —— 后者美国总票房超过 1.74 亿美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百老汇史上票房最高的舞台剧。

《神奇动物》问世这年,整个 “魔法世界” IP 的价值已经高达 250 亿美元,超过 007、漫威等好莱坞 IP。罗琳本人身价至少十几亿美元。

但在场外,罗琳屡屡因为个人发言登上新闻头条。

在特朗普当政时期,罗琳成为 “反川普阵营” 最活跃的意见领袖,日常在推特大肆抨击 “懂王”,与特朗普忠粉、知名主播皮尔斯・摩根唇枪舌战。

批评特朗普的移民禁令时,罗琳甚至不惜带笔下人物 “出场”:和特朗普比,她笔下无恶不作的伏地魔还差得远。

3

火力全开的后果是容易翻车。

2017 年,一段特朗普接见民众时 “故意” 忽略残疾男孩的视频在网上传开,罗琳连发 8 条推特痛骂。后来网友发现,这段视频其实被特意剪辑过。完整视频里,特朗普特意弯腰与当事男孩交谈。

大批网友涌到罗琳推特下刷评,要求她道歉。罗琳最终删掉了多条推特,但她的个人形象也在争议中受损:写作时心思缜密的罗琳,公开发言水准并不比普通人好多少。

2018 年,“J・K・罗琳的魔法世界” 被换成更直截了当的 “魔法世界”,不再保留罗琳的名字。

硬刚全网

“性别是事实”

如果说 “反特朗普” 还算文化界的政治正确,罗琳在性别议题上的立场,完全是和舆论狂潮迎头对撞。

2019 年,英国某智库的一位女性员工 Maya Forstater 被解雇,因为她公开反对当地政府修改《性别认同法案》。按新提案,民众可根据自我认知来更改法定文件上的性别,无需医学证明本人有性别认同障碍。

但 Maya Forstater 认为,性别只有男女之分,这是基于生理性事实。被解雇后她提出仲裁,败诉。

罗琳就此发声:你想怎么穿就怎么穿,想怎么称呼自己都可以,可以和任何你情我愿的成年人睡觉,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凭什么一名女性认为 “性别真实存在” 就要丢掉工作?

罗琳的声援被跨性别人士视为攻击。在很多跨性别人士看来,正是因为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认知不匹配,才遭受了巨大痛苦。如果法律允许民众按心理性别登记,对跨性别群体是极大的支持。

雪上加霜的是,罗琳的探案小说《蚕》里,就有一名嫌疑人是男扮女装。尽管这只是虚构文学,也有读者指出书中角色并非变性人,但还是被激动的跨性别人士视为罗琳的 “罪证”。

遭到铺天盖地的批评后,罗琳选择退网数月,直到疫情后才为宣传慈善童书重回推特。

但她还是没沉住气。2020 年 6 月,罗琳转发了一则新闻,文中不提 “女性”,而是说全世界有 18 亿 “来月经的人”。“来月经的人,难道不就是女人?”

简而言之,在罗琳看来:性别有男女之分,事实的生理性别高于心理性别。但跨性别人士主张,除了身心一致的男、女,还有自认为女性的男性、自认为男性的女性,不能用二元的男女生理性别去划分。

罗琳的观点再次引发轩然大波。

国外两大哈利・波特粉丝网站 The Leaky Cauldron 和 Mugglenet 当即宣布不再发布有关罗琳的内容,甚至呼吁抵制罗琳的作品。合作方华纳、环球也与罗琳切割,重申主张包容、注重多元的文化,强调对所有群体一视同仁。

连被罗琳亲自选中出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也站到了对面。艾玛・沃森的原话是,“跨性别人士认为自己是谁,就是谁。”

针对罗琳,一些粉丝在推特发起了 “变性女巫也是女巫” 的话题。今年 3 月中旬出席一场颁奖典礼时,艾玛再次意有所指地回应:我今天是为所有女巫而来。

4

在国内平台上,舆论普遍站在罗琳这一边。丹尼尔、艾玛、鲁伯特三人被痛斥为 “白眼狼”。

但在外网,这场声势浩大的选边站行动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连中立立场也没有生存空间。

饰演卢娜的伊凡娜・林奇也表态支持跨性别人士,但她提了句 “粉丝不能因为观点不同就网暴、仇恨对方”,被视为支持罗琳,一度关闭社交账户。

《神奇动物》系列主演埃迪・雷德梅尼也表示不认同罗琳的观点,但他也批评网上针对罗琳的攻击太过火了。这一表态立马引火上身,网民反过来批评他当年男扮女装出演《丹麦女孩》抢走了跨性别演员的机会。

罗琳曾在自己官网发表长文详细解释她的思考。她在文中强调自己认识也支持跨性别人士,但她认为当下的跨性别运动令人担忧,将法律认可的两性区分与心理性别混为一谈。

对于越来越多年轻女性寻求变性的趋势,罗琳表示不无忧虑:变性对身体的改变、尤其对女性生育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并不一定是解决自我认同的方案。

她尤其注意到,十年前,大多数跨性别案例是男人想变女人,而如今更多是女人想变成男人。这显然与当今的厌女文化不无关联。

也就是说,罗琳坚持只站在女性立场,对不分情况照单全收的跨性别文化提出质疑。

很多批评罗琳的人并没有读过这篇长文。在 “取消文化” 风靡的外网,哪怕十几年前的一句话,都可能让名人立刻付出 “社死” 的代价。坚持立场的罗琳,显然不会获得谅解。

抵制从线上蔓延到线下 —— 不仅有粉丝直播烧书,罗琳在家乡爱丁堡受表彰的印记也被泼漆,家庭住址更被传遍全网。她呼吁相关人士停止骚扰和威胁,“我收到的死亡威胁多得能铺满全家”。

300 亿美元商业帝国

罗琳还能掌控多久?

大多数合作者只能视而不见。

时至今日,罗琳对魔法世界依旧了如指掌,掌控着整个 IP 的走向。扮演邓布利多的裘德・洛回忆,他被选中后和罗琳见面聊角色,后者滔滔不绝讲了三个小时。

资本也需要罗琳继续贡献灵感。2019 年,“哈利・波特”IP 总商业收入已达 308.71 亿美元,挤进 “全球前十大最赚钱 IP”,排在精灵宝可梦、Hello Kitty、迪士尼公主等 IP 后面,比漫威电影宇宙还值钱。

5

拆解这 300 亿美元的生意版图,可以发现魔法世界一半收入都是影视和书籍贡献。罗琳至今仍然亲自参与电影剧本、新书的创作,而绝大多数 IP 的创造者早已不在一线。

来自线下体验和衍生品的收入近年也增长迅速。

罗琳每年可从合作方环球影城获得一笔授权费,每 3 年根据通胀上调一次,并从奥兰多、加州、大阪、北京等地哈利・波特园区的衍生品销售收入中获得分成,华纳在伦敦和好莱坞的哈利・波特片场也对外售票,疫情后恢复巡演的舞台剧也会继续收割票房。此外,通过 Portkey Games 与各大游戏厂商合作的游戏,也会给罗琳带来收入。

在 “魔法世界” 品牌推出后,不少合作方选择更小心地处理与她的关系:在不否认其贡献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强化罗琳的存在感。

当年全球首家哈利・波特主题园区在美国奥兰多环球影城开业,罗琳本人耗费苦心,从城堡涂色到零食包装一一过目,并亲自到场为乐园揭幕。2014 年大阪环球影城迎来亚洲首个哈利・波特园区,罗琳也曾在开幕前特意前往参观,称赞园区对书中黑湖的还原。

去年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哈利・波特园区是当之无愧的招牌,但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官网、微博、推特、微信公众号全都对罗琳避而不谈,罗琳官方微博、推特也没有任何互动,只有 “魔法世界” 官网发了一篇通稿。

6

从小入坑的 80 后、90 后粉丝至今对罗琳的作品保有滤镜,原著向善、平等的价值观启迪了一代年轻读者。但对于更年轻的 00 后来说,魔法世界的魅力在哪?他们有更热血的漫威、更具沉浸感的游戏和网文。

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布利多之谜》是对罗琳和 “魔法世界” IP 的一次大考。

如果票房发挥稳定,意味着场外争议其实影响有限,《神奇动物》系列可以继续按罗琳意愿发展下去,她仍然有资格对影视项目、线下乐园、衍生品开发提意见。

反过来,如果罗琳的发言影响到生意,不仅整个电影系列要重新盘算,她对 IP 开发的话语权也会受限。

前作已经隐约有这一趋势。《格林德沃之罪》是罗琳首次独立担当编剧,扮演大反派格林德沃的约翰尼・德普被控家暴备受争议,被罗琳全力保下,但影片票房在所有 “哈利・波特” 电影中倒数第一。

到了这部《邓布利多之谜》,长期和罗琳合作的专业编剧 Steve Kloves 又被找了回来。在德普输掉家暴诽谤官司后,华纳立刻放弃德普已拍戏份,换上丹麦演员麦斯・米科尔森顶替。

但在性别话题上,罗琳越战越勇。今年 3 月 8 日国际妇女节当天,罗琳转发了一条新闻,内容是一跨性别女性被判强奸 10 岁女童未遂,原文无法查看。

7

“所以这是假新闻咯?” 罗琳一边反讽,一边把新闻原文贴了上来。

来源:棱镜 微信号:lengjing_qqfinance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316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