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割美国人韭菜,找韩国人造车,还中国人债务… 贾跃亭逆袭了?

割美国人韭菜,找韩国人造车,还中国人债务… 贾跃亭逆袭了?

1

文 / 酷玩实验室

来源: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一家年轻车企从成立到做出首款车需要多久?

蔚来 ES8 给出的答案是两年零五个月,小鹏 G3 的这一数字为三年,理想 One 则用了三年十个月得以下线。

但也有另类,比如 FF91。

从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 “FF”)成立面世,到推出首款车量产车型,整整耗费了七年十个月。

直到上周,2022 年 2 月 24 日,一身黑衣的贾跃亭现身 FF 在美国加州的汉福德工厂,这辆命运多舛、姗姗来迟的 FF91 准量产车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不过即便如此拖沓延缓,同期起步的小鹏汽车的月销量已迈入 “万辆俱乐部”,贾老板依旧对自己满怀自信。

他表示:“FF 91 将成为市面上第一台真正的奢华电动汽车,其第一阶段的市场目标是触达全球塔尖用户,FF 91 的出现将实现对传统奢华品牌的颠覆。”

或许是迫切地想让外界了解到 FF 91 将如何触达全球塔尖用户,贾跃亭还不忘补充道:“FF 91 的零至百公里加速度远远超过了迈巴赫,且比法拉利的大多数车型更快。”

但速度另说,FF91 在价格上肯定是上超过了,其在国内及美国的售价分别为 200 万元及 20 万美金,足以比肩诸多传统豪车,与特斯拉早期 Tesla Roadster 也有一拼。

但贾跃亭的 “野心” 不止于此,未来每辆 FF91 都会有一个特殊的 “ ieMedal 电子奖章,” 用户未来在 APP 上只要完成指定任务就能够获得特殊的 ieMedal,所以基本上就是个现在大火的 “NFT”( 非同质代币)。换句话说,想花钱没有在 FF 花不出的道理。

而对于真正意义上的 “提车” 日期,FF 全球 CEO 毕福康则透露,将于今年 7 月份开启交付,另外他还做了一个更乐观的预测 —— 公司在 2025 年就能实现盈利。

可惜的是,这种从头到脚洋溢出的乐观主义,没能让 FF 之外的人产生共鸣。

FF91 第一辆准量产车下线前一天,公司股价先是上扬,然后一路下跌,盘中一度下跌超过了 8%。

直至当日收盘,FF 的股价非但没能出现上涨,反而跌至 4.74 美元,较前日跌去 6.32%。其目前总市值 15.37 亿美元,较上市之初的约 45 亿美元,市值已蒸发超 60%。

股价的暴跌也和一直以来 FF 吊诡的财务表现有关。至今他们都没有公布 2021 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推迟发布的后果非常严重,将会面临的是收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退市警示函。

换句话说,再拖下去就被 “销户” 了。

就在这个敏感的档口,FF 却临时更换了 CFO—— 将 2021 年 11 月刚刚被任命的沃尔特・麦克布莱德 (Walter McBride) 撤下,换为新人贝琪・洛夫(Becky Roof)。一上一下之间,不得不让人怀疑里面是否有什么猫腻。

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对贾跃亭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有人表示他又开始收割新一波韭菜了,割完国内股民又去美国割韭菜。还有不少人表示,FF 就是割美国人民的韭菜,来偿还贾跃亭在中国的债务。

更有细心者,还发现在 FF 的代工厂中出现了韩国企业的身影,有人为此怀疑,难道贾跃亭在中美都混不下去,跑路去韩国 “避险” 了吗?

那么因为这次发布会再次走到舆论漩涡的贾跃亭,这些年来到底是在真心实意的造车,还是又上演了一出 “贾氏” 骗局?等待贾跃亭的是绝处逢生、咸鱼翻身,还是美国版的 “下周回国” 2.0 版?

 01

早在 2017 年,贾跃亭靠着两份 PPT 收割 150 亿,酿成了当年投资圈最大的一起 “惨案”。

从那以后,再看见他公开场合拿出 PPT,心里都要多留个心眼。

不过这次发布会却倒了过来 —— 现场没有 PPT,大家的疑虑反而更重了。

通常意义上来讲,汽车发布会都非常隆重,无论是过去的丰田、大众,还是这几年的特斯拉、蔚小理,都少不了全方位的产品展示,各种智能优势的呈现和对比,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毕竟这是新车首次正式对外曝光,对企业品牌形象至关重要。无论是各方面的准备,都有非常严谨的考究,就怕你错过任何信息。

而法拉第未来这一次的准量产车的首发仪式,却不按套路出牌。

因为它实在太简单了。

开场画面,是贾跃亭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一位工程师为他介绍车辆的种种功能,比如中控控制灯光、媒体、车窗等,毕福康看完外观,上车驾驶到既定位置,之后毕、贾二人分别执麦克风讲述准量产车下线的意义,未来的节奏与规划。

再之后,画面一切,贾跃亭与 FF91 出现在厂区停车场边的空地上,FF 的工程师开着车在摆放的小桩桶上完成行驶。

THANKS FOR WATCHING,画面结束。

再一看总时长,只有短短 25 分钟。期间对 FF91 相关的车型性能、具体参数、售价和交付日期、汉福德工厂生产线、准量产车型与此前发布车型之间区别等方面,统统都没有提及。知道的,明白这是场发布会。不知道的,以为只是个热场。

以至于直播间中很多看直播的网友几乎是满脸问号,纷纷留言 “这就完了?”“车不介绍?”“等了两小时,发布会就 20 分钟?”

业内人士对此也嗤之以鼻,表示与其说是发布会,不如说是贾跃亭一次临阵 “画饼”,只是用来安抚资本市场和投资人的情绪而已。

毕竟像这样的画饼,FF 和贾跃亭并不是第一次干了。

2017 年 1 月 18 日,在对外公布第一款可量产车 FF 91 之后,FF 即宣布其在美国内华达州 APEX 园区的工厂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将在 2018 年正式交付首批 FF 91。

随后的 2017 年 7 月 11 日,FF 又宣布将其在内华达州 APEX 园区的部分工厂迁至新厂址并宣布此举将使产品 “量产” 更快落实。

意外的是,2017 年 9 月美国内华达州当地媒体曝出 “FF 位于该州的项目彻底终止” 的新闻。几天后,法拉第未来对此消息做出回应称,与内华达州政府的合作仍在持续,新工厂的建设已步入正轨,2018 年交付车辆的目标维持不变。

2019 年时,FF 又在微博上表示坚信有能力在 2019 年内向全球预定用户交付车辆。

是的,FF 把时间往后挪了一年。

而在 2019 年的一条微博中,FF 表示 FF 91 在参加一个名为 “Car and Coffee” 的豪车活动。配图中,人群围住一辆棕褐色的 FF 91 拍照,列在 FF 91 周围的则是保时捷 911、日产 GTR 等中高端跑车。

“一切不懈努力,只为初衷的坚守!FF 91, on the way!” 法拉第未来将活动定义为 “豪车车展”,并在博文中说。

不过,这条微博很快被网友揭穿 ——“Cars and Coffee” 只是全世界范围的汽车爱好者组织,该组织会在世界各地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豪车聚会,无论是车主还是爱好者,都可以参加活动并交流互动。FF 只是假装在 “参加豪车车展”。

纵观它的历史,除了借壳上市外,几乎没有准时的承诺。就像一个身无分文的,却屡屡证明自己有万贯家财。

而就在几个月前,就连上市这件事,也意外遭遇了 “暴雷”。

  02

2021 年 7 月 22 日,纳斯达克新添了一串崭新的股票代码 ——“FFIE”。

这意味着,FF 成功在美国上市。

对普通人来说,上市意味着锦上添花。但对贾跃亭来说,是救命稻草。

此前,由于他个人信用的破产及自身复杂的债务关系,很长时间融资都屡屡碰壁,大多数银行都不愿贷款给他,以至于一度沦落到向乐视相关公司及 FF 员工 “借款” 度日。直到顺利登陆美股,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心情大好的贾跃亭,出现在 FF 上市的直播画面中,与毕福康一同驾驶 FF 91 去往纳斯达克交易所,在直播中他介绍 FF 91 性能优势,满面红光,精神抖擞。

他还在微博中写下长文来表达喜悦之情:“FF91 是全球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唯一的产品,比特斯拉 model X 和 S Plaid 还高一个档次”

被问及是否有回国打算,老贾也信誓旦旦表示,“回国是必须的,解决债务问题”。

能不能回国不得而知,但比特斯拉 model X 高一档这件事,从招股说明书中提到的销量来看确实有一拼:其首款旗舰车型 FF 91 已获得超过 1.4 万辆订单,预计未来 5 年销量将超过 40 万辆,势头惊人。

尽管 FF91 的价格高达 130 万人民币,引进国内售价高达 200 万左右,但仅仅三天的时间,300 辆居然售罄,不得不令业界震惊。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过了 3 个月,事情就漏出了马脚。

2021 年 10 月,美国做空机构 J Capital Research 发布一份长达 28 页的做空报告,针对研发投入情况、投产能力、资本运作表现和创始人贾跃亭本身列数了多条罪状,直截了当表示:FF 一辆车也卖不出。

并声称:FF 就是割美国人民的韭菜,来偿还贾跃亭在中国的债务。

首先在订单数方面。去年年初 FF 在一份路演文件中透露,已经收到 1.4 万辆 FF 91 的订单。但根据 JCAP 的调查,贾跃亭宣称的那些订单中有 78% 来自同一家私人公司,且这批订单在 2020 年就被转换成了年利率 8% 的应付票据。

JCAP 猜测,前述私人公司为 FF 的关联公司,而 FF 也并未真正收到 1.4 万辆车的订单现金。FF 公司 CEO 毕福康曾宣布,FF 两款车型的美国市场的定金分别为 5000 美元和 1500 美元,中国市场的订金为 5 万元和 2 万元。但有资料显示,自 2021 年以来,FF 仅有 14.4 万美元的订金入账。

在建厂承诺和量产方面,JCAP 报告称 FF 违背了 5 个建厂承诺,第六个工厂建设也一再推迟,不确定能否建设成功。最新的一系列证据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汉福德工厂,在 JCAP 调查人员 8-9 月的三次实地考察中,工厂门窗紧闭,甚至看不到一个工作人员。

JCAP 表示,今年 9 月 20 日,FF 公司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其在制造方面取得看进展,但 JCAP 走访的公司前工程主管并不认为 FF 的电动汽车已准备好投入生产,甚至至今未研发出合适的电池冷却液。

除了上述问题,JCAP 认为 FF 的财务状况也无法令人信服。

从 FF 招股书来看,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 2019 年净亏损 1.42 亿美元,2020 年扩大到了 1.47 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数据,上市之前 FF 总共支出了约 20 亿美元,却没有产生任何收入。且这 20 亿美元投入,与 FF 一直缺钱和数家工厂关闭的现状,以及披露出的每年研发费用不超过 3000 万美元的事实差距过大,引来一片质疑声。

在通过 SPAC 合并上市后,FF 支付 9230 万美元现金用于 “咨询、银行、印刷、法律和会计服务”。JCAP 怀疑,贾跃亭及其他 FF 高管通过支付高额咨询费等方式将公司资产掏进个人口袋,有不当得利的嫌疑。

JCAP 还在报告中提及,“危在旦夕” 的恒大,最快至 2022 年 1 月,也就是禁售期之后,将全部出售其持有的 20.5% 甚至更多法拉第未来股票。这是 FF 财务上的另外一个不稳定因素。

雪上加霜的是,10 月份发布的文件中,FF 表明它仍在筹集资金,一些融资成本达到了 14%。FF 预计到 2024 年需要额外的 14 亿美元资金才能实现其财务目标,但不断走低的股价并不足以支持公司大规模融资。

面对种种质疑,起初贾跃亭并不承认,反之揶揄称:“冷饭热炒,无稽之谈。”

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的 FF 却闹起了 “内斗”—— 公司专门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自己调查自己。

这下子,彻底把贾跃亭的底裤扒了。

“自曝” 调查发现,FF91 预订数据的确存在造假,FF 此前自称的 14000 多份预订,只有 500 辆有支付,其余都是空的,那也意味着订单造假率超过 96%。

而且调查还承认,之前公司上下都 “低估了贾跃亭对业务的参与程度”,因为贾跃亭在 SPAC 上市后,通过在空壳公司的职务直接参与 FF 的管理。

根据报道称,财报中的 Wang jia wei 是贾跃亭外甥,贾跃亭曾将自己的 FF 股权全转到外甥名下,并任命他为 CFO,避免 FF 因自己的债务风险被查,同时能通过 “自己人” 实际控制 FF。

不仅瞒报数据,还公饱私囊。这一通爆料后,贾跃亭名财两空,不仅自己被罚降薪 25%,在美国的信用也彻底崩塌了。

  03

“割美国人韭菜” 这件丑闻,反过来又影响到了贾跃亭在国内的落户建厂。

众所周知,自赴美造车以来,贾跃亭就一直在为回国做准备。

但这个 “回国” 不是人回,而是工厂回。

之所以 FF 要力图把工厂迁回国内,其名曰推动 “中美双主战场” 战略,实际上是想通过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拉低造车成本。

山西长治是他们首个相中的地方,FF 曾与长治高新区管委会在线上举行过一场会议,专门讨论在国内建设生产基地的问题;湖北也是 “绯闻对象” 之一,这里不仅传出要建生产基地,还将建立中国总部;此外,珠海在内的 5~6 个地方政府也都是 FF 的目标。

但在做空机构提出 “信息披露不实” 指控后,这些项目都遭遇滑铁卢。

“这个肯定有影响的,如果在美国财务造假被确认的话,那就表明 FF 的商业模式、公司的一些产品规划、生产运营都是不可信的,也就是说没办法按照这个计划去量产新车。”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看来,被做空机构质疑是电动车骗局,对 FF 在国内建厂影响巨大,“很可能会黄掉”。

无奈之下,亟需量产的 FF,只得去选择第三方国家的代工企业。

这时,与大陆毗邻的韩国就进入了视野范围。

前不久,FF 与由韩国明信(Myoung Shin)完成了一笔签约,后者将为其代工第二款车型 FF81。

明信这家企业听起来不陌生。早在 2019 年,他们曾与拜腾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帮助拜腾汽车完成整车制造、销售以及供应链搭建,同时参与了拜腾汽车的 C 轮融资,而正巧明信也是 FF 现任 CEO 毕福康的前东家。

但不久后,拜腾汽车 “暴雷”,从地球上消失。明信集团在 2020 年又将目光转投到了威马汽车身上,随后在 2020 年年底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但随后威马也接连发生自燃事故,深陷泥潭。

工艺水平还不是最大的差距,最无解的是供应链体系。毕竟韩国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度,都远远不如中国市场,所以急到连韩国人都下手的贾跃亭,依旧只是找到一个备选或者过渡方案、饮鸠止渴而已,如何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仍是个横亘眼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另一方面,FF 的对手也来势汹汹。

此前 FF 最大的倚仗是技术,但从如今看来,2019 和 2020 年,FF 的研发投入仅 2828 万美元和 2018 万美元,而蔚来、理想这些企业,每年研发费用高达上亿美元。

不仅如此,生产方面后者更是对 FF 完成了碾压。2021 年,蔚来、理想、小鹏汽车的销量分别达到 9.14 万辆、9.04 万辆、9.81 万辆,各个造车新势力都已经开始跑马圈地,而 FF91 甚至还没有开始量产。

就连贾跃亭的旧部丁磊也过来抢一杯羹。

2014 年,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乐视汽车的。两年后,2017 年乐视资金链断裂,贾跃亭卸任乐视控股法定代表人,资金被冻结。同年 12 月,

2017 年,乐视的联合创始人丁磊辞职创业,成立了华人运通,创建纯电品牌高合 Hiphi。

在短短 2 年的时间内,他带领高合完成从定位、设计、立厂、生产、上市等等一套操作,与 FF 形成了天壤之别。

2021 年 8 月,高合交付 469 辆,居 50 万元以上豪华品牌电动车销量排行第二,仅次于保时捷 Taycan。

尽管 FF 喊出了 2025 年交付 45 万辆的豪言壮语,但业界对其并不好看。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FF91 立项很早,可能会跟不上时代,而且定价过高,销量不会很多,很难摊平研发费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差距从目前看来没有缩小的趋势,反而还在进一步扩大。

前几天,随着蔚来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蔚小理” 三家新造车企业又齐聚港股市场。在实现美股、港股两地上市后,投资者群体势必会有扩大。而 ff 的股价已经跌破谷底,没有故事可讲的贾跃亭,还在为下一步融资而焦头烂额。

更为拖后腿的是,贾跃亭国内的天坑还没填完。

就在 FF 宣布举行发布会的同日,他们就遭遇了 “债主” 们的 “围攻” 追债。

2 月 23 日,贾跃亭新增三条恢复执行信息,执行标的总计 25 亿余元,涉及案件为贾跃亭与平安证券、华融证券等公司的相关纠纷,执行法院均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截至目前,贾跃亭被执行总金额已超 52 亿元。

为补资金窟窿,不得不卖地求生,继去年 7 月贱卖了贾跃亭旗下最值钱的资产 —— 世茂工三后,11 月末乐视大厦又以 5.7 亿的被低价拍卖,足见贾跃亭资产的 “烫手” 程度。

七年时间,造车势力的牌局早已改变,各路豪强层出不穷,曾走在前沿率先推出 FF91,进度却被造车新势力们赶超,自己的车迟迟不见踪影,而是忙于填补一个又一个窟窿。

  尾声

豪言壮语,一直是贾跃亭的标签。

2016 年 8 月,贾跃亭进入手机领域,称希望乐视 + 酷派一两年内能够实现年销量破 1 亿台生态手机。

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2016 年 9 月发布的乐 Pro 3,成为乐视手机的遗作,从此再无新品上市,最终没活过 2017 年,治下团队也逐渐分崩离析。

2017 年 1 月,贾跃亭喜提 150 亿元融资,让他看到乐视生态翻身的希望。

或许是过于兴奋,他说道,“长期来讲我们非常有信心让乐视成为在中国上市的第一个千亿美金市值的民营企业之一”、“(股价)什么时候过 100,一方面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业务肯定会进入爆发期,对上市公司来讲。另外股价能否快速达到 100 元,希望的是所有人齐心协力”。

同一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乐观地表示,汽车产业的四大趋势是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共享化,而后三化全是乐视优势。“我相信,未来,当汽车和互联网融为一体时,将会出现超越苹果的公司,而乐视最有可能成为那家公司。”

只不过后来,乐视总市值跌到 7.18 亿元,不仅较高峰时的 1700 亿元市值蒸发 99% 以上,与当年憧憬的千亿美元市值、比肩苹果更是相差甚远。一地鸡毛的破败局面,让乐视网 28 万股民血本无归。

如今,随着 FF91 的量产,贾跃亭吹牛的老毛病又犯了。

只不过这次,人们都记住 “狼来了” 的故事。

无论贾跃亭是下周回国也好,量产交付也罢;超越迈巴赫也好,脚踩法拉利也罢;在美国⼯⼚开⼯也好,还是在韩国拿地也罢。对于一位早已在信用方面千疮百孔的人来说,大家都不再抱以希望,只是当一个笑话来看。

毕竟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未来。⽆论怎样,在一个老赖清还完所有债务之前,法拉第未来在我们看来,都没有太多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220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