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妍
编辑 | 吴岩
孑然一身的贾跃亭,将全副身家和最后的梦想押注 “未来”。
11 月 26 日,来自债权机构的 35 位债权人齐聚法拉第未来(FF)美国总部,再一次为贾跃亭的造车梦想 “窒息”。满打满算只剩 660 万美元的老贾,何时才能填上 32 亿美元的债务黑洞,100 位债主谁都心里没底。
不久前的 10 月 14 日,贾跃亭申请个人破产重组并放弃 FF 全部股权,黯然退出了距离梦想实现只差临门一脚的 FF,将其发展 “从他的个人梦想变成了债权人的梦想”。毕福康接替贾跃亭成为 FF 新任全球 CEO,继续寻找翻盘的可能性。
离开多年来患难与共的妻子,失去麾下中外汽车圈的各路英豪,极具争议性又极富传奇色彩的贾跃亭经历过 “从老大到老赖” 的跌宕人生,又回到了梦想最初的起点。
自 2014 年 11 月乐视汽车成立以来,许多传统车企高管相继投身于贾跃亭用豪言壮语勾勒出的造车梦。但当惊涛骇浪袭来,乐视汽车这艘大船渐渐沉没,却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贾跃亭曾宣称 “不惜一切也要造车 “的乐视汽车,CEO 如走马灯般换了一圈,仍然难逃停摆的命运。无数次点燃希望又黯然熄灭的 FF,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也已然错过参与竞争的最佳时机。
与马云的 “十八罗汉” 不同,那些曾经陪伴贾跃亭在梦想路上一路狂奔的同行者已风流云散、渐行渐远。他们曾站在乐视汽车的肩膀上眺望过梦想的光晕,品尝过大厦将倾和 “为梦想窒息” 的苦涩滋味,也在这个一时风头无两的明星公司里收获了梦想的种子。
那些曾在乐视汽车失利的传统汽车人,有人选择将造车梦安放在他处,也有人自立门户,开始讲述新的故事。新的故事里没有贾跃亭,却有他昔日梦想的影子。
“再造一个 FF91”
创办华人运通后,曾高调宣称加入乐视汽车是一场 “旧汽车人的新汽车梦” 的丁磊,一反常态地对这段过往讳莫如深。
与高调讲故事、玩情怀的乐视汽车不同,华人运通成立近两年来都保持低调。在 2018 年 10 月召开战略发布会首次发声前,业内了解这家公司的人屈指可数。就连丁磊的官方简介中,在乐视汽车的经历也被刻意抹去。
但很多人都还记得,在那段短暂的蜜月期,曾与乐视汽车命运紧密相连的丁磊,是如何以贾跃亭左膀右臂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
2015 年 9 月,曾担任上汽高管和政府官员的丁磊一一否认苹果、特斯拉等 “绯闻对象”,确认加盟乐视汽车。当时,贾跃亭发微博欢迎丁磊的加入,丁磊也迅速回复,并发出将一起向 “快乐的自由王国迈进” 的宣言,力证联手造车的决心。官方发布的照片里,丁磊与当时风头正劲的贾跃亭并肩而立,环抱双臂,笑得很甜。
贾跃亭(左)丁磊(右)来源:贾跃亭微博
从乐视超级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到中国及亚太区 CEO,丁磊被一系列重磅头衔加身。他也不遗余力地为乐视汽车摇旗呐喊,朋友圈和微博里几乎全是乐视汽车的产品和梦想。
对于当时的乐视汽车而言,这位拥有强大资源和人脉的高管入局,带来的不仅仅是信用背书,也让有 “PPT 造车” 之嫌的乐视汽车多了几分底气。
曾在乐视内部遭到其他业务高管反对的汽车业务,看似迎来了高光时刻。然而,被贾跃亭的造车梦想打动的丁磊,很快就迎来了告别的倒计时。
2016 年 11 月,乐视陷入危机。4 个月后,曾被贾跃亭视为心腹的丁磊宣布从乐视汽车离职,为自己短暂的乐视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乐视方面解释称,丁磊是因为个人身体健康原因离开,但和贾跃亭 “分手” 不到半年,丁磊就成立了新公司华人运通,亲自下场造车。
2019 年 7 月,在华人运通的大本营上海,丁磊带着自己花两年时间打造的首款量产定型车 HiPhi1 正式亮相,在聚光灯下骄傲地宣布新的汽车品牌高合成立。
这一幕似曾相识。3 年前的乐视超级汽车发布会上,重头戏便是由丁磊驾驶着 LeSEE 概念车缓缓驶向舞台。一片欢呼声中,站在一旁的贾跃亭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个时刻,属于老贾的 “十八罗汉” 们都觉得,实现梦想近在咫尺。
即使在后来乐视汽车已动荡初显时,许多追随者仍坚定地相信,“贾跃亭所做的是价值 1000 亿市值的事情,只是缺少现金流”。时至今日,贾跃亭仍然迟迟未能踢进成功量产的 “临门一脚”。但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在高合 HiPhi1 的造型设计上看到了 FF91 的影子,华人运通的造车路也被戏称为 “再造一个 FF91”。
高合 HiPhi1 发布会 来源:高合官方
甚至有人觉得,贾跃亭在国内未竞的造车梦想,或许要交由他人实现了。
逃离 “试验田”
无论能否实现,大多数梦想的开端,都有一个几近疯狂的开场。
时间倒回 2014 年 11 月,因病回国的贾跃亭还没来得及走出医院病房,就意气风发地在微博上透露了乐视的下一步计划。他打算跨界造车,“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奇迹”,并决心激流勇进,“扼住命运的喉咙”。有人嗤笑他不是疯子就是骗子,也有人像抓住幸运稻草一样,对那个遥不可及的未来憧憬不已。
这个 “为梦想窒息” 的故事,留给乐视前员工张琪最深刻的记忆,始终是一种 “巨大的兴奋感”。
当时,特斯拉这个新奇的 “电动怪兽” 正在全球各地攻城拔寨,国内的模仿者相继出现,暗暗比拼着谁将成为下一个特斯拉。高光之下的乐视正是其中一员。
“看上去还算靠谱。” 当时从传统车企离开的张琪觉得,加入彼时的乐视汽车,意味着参与见证中国新造车市场的开始。同样的理由,让不少传统车企的高管离开征战多年的阵地,转战以乐视为代表的新造车团队。
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丁磊离职后,乐视汽车首席运营官(COO)张海亮接替他,成为乐视汽车新任的一把手。但此时,在大厦将倾的乐视汽车,CEO 的位子似乎都成了人人畏惧的烫手山芋。
不可否认,在最初宣布造车的兴奋过后,贾跃亭不惜重金挖来的重量级高管,曾给团队带来巨大的鼓舞。张琪记得,张海亮加入乐视汽车后,“大家都非常认可并相信他”,即便在乐视汽车动荡加剧的关口,由他接任 CEO 的消息还是给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觉得可以继续坚守。
张海亮 来源:天际汽车官网
贾跃亭在关键时刻选定出场的这位 “救火队员”,即使和丁磊相比,履历也毫不逊色。
加盟乐视汽车前,这位出生于 1970 年的传统汽车人是上汽集团最年轻的副总裁,几乎参与过这个合资汽车巨头的每一个主要部门,一度被评价为最有潜力成为上汽下一代接班人的年轻高管。
然而,继任不到两个月,张海亮要从乐视汽车离职的消息就开始满天飞。深陷债务危机的乐视汽车在第一时间就晒出了高管团队合影予以辟谣,但剧烈的人事震荡早在 2016 年底就已开始蔓延。
离开乐视后,张海亮也选择了 “单飞” 造车,担任电咖汽车的董事长兼 CEO。随着张海亮加入,这家早在 2015 年就成立的新造车企业成了业界瞩目的焦点。
凭借张海亮的影响力,电咖团队迅速招兵买马,吸引了不少汽车圈高管相继加入。张海亮离开乐视后,原乐视汽车首席技术官(CTO)牛福胜再次追随他,加入电咖担任 CTO。更早之前,在传统车企从事了 20 年研发工作、主导了包括朗逸在内的多款车型开发的牛胜福,正是为了前领导张海亮,才离开上海大众,试水互联网造车。
同样奔着张海亮加入电咖汽车的,还有曾在上汽大众效力 20 余年的原沃尔沃中国销售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向东平。他在担任斯柯达销售总监时,曾推动其销量从 6 万辆迅速增长到 20 万辆。
在某种程度上,乐视成为这些传统汽车人走进新造车的 “试验田”。
他们聚集在贾跃亭高高举起的梦想旗帜下,不仅积累了经验,还给日后造车带来各种 “福利”。张海亮和牛福胜曾多次谈起在乐视的经历,在张海亮这面大旗指引下,上汽大众和乐视几乎成了电咖招揽人才的 “聚宝盆”。
牛胜福 来源:天际汽车官网
牛胜福曾介绍,在传统造车业务方面,公司市场部、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制造和质量部门等核心岗位的人才大多出身于上海大众,车联网的核心成员则来自乐视超级汽车的车联网团队。
从丁磊、张海亮到牛胜福,曾经的乐视汽车人,正试图撕去这张如今已并不光鲜的标签。但他们再次投身于新造车赛道,却在无意间延续了贾跃亭当初的梦想。
梦想的种子正在落地
丁磊匆匆谢幕离开,不仅是乐视汽车内部员工军心不稳的开场,也是后续一系列人事震动的预兆。随着造车故事的愈发戏剧化,许多人都收起了对贾跃亭坚持理想的共情,开始理性地计算,小马拉大车的乐视还有多少资本来支撑,“人人都怕狼狈离场”。
随着造车核心人物的相继出走,与之相匹配的智能驾驶团队也开始风雨飘摇。加入乐视一年多后,2017 年 7 月,乐视汽车智能和自动驾驶副总裁倪凯也选择了离开。
被称为 “中国自动驾驶第一人” 的倪凯,出身于百度无人车团队,曾是当时百度大名鼎鼎的 “少帅计划” 中的一员。2015 年 12 月加入乐视汽车后,倪凯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在 2016 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毫不掩饰乐视对于自动驾驶的布局和野心。
倪凯 来源:禾多科技官网
但美好的愿景总是难以逃脱现实的掣肘。乐视陷入危机,整个汽车项目都陷入半停滞的状态,自动驾驶的研发更是寸步难进。
2017 年 7 月,倪凯从乐视汽车离职的消息传出。一个月多月后,倪凯打破加盟四维图新的传闻,成立禾多科技,以创始人兼 CEO 的身份重新闯入自动驾驶赛场。
当前乐视汽车人创建的初创公司逐步走上正轨,被迫抛下乐视汽车、赴美造车的贾跃亭,却没能帮 FF 找到一个清晰的未来。
不久前,由 FF 前高管创立的美国电动车初创公司 Canoo 发布旗下首款纯电动车 canoo。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 3 名创始人乌里奇・克兰兹、斯特凡・克劳泽和理查德・金,曾分别担任 FF 的首席技术官(CTO)、首席财务官(CFO)和首席设计师。
乌里奇・克兰兹 来源:Canoo
在进入 FF 之前,克劳泽曾担任宝马首席财务官和德意志银行首席财务官,克兰兹是被称为宝马 “i 系列之父” 的宝马前电动车业务主管,金则是贾跃亭最为看重的宝马 i3 设计师。2017 年,这几位核心高管陆续离开,并在当年 12 月成立了 Canoo 的前身 EVelozcity。
从乐视汽车到 FF,贾跃亭一手建立的两家造车企业始终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曾经放言要和他一起圆梦的高管一波接一波,人来人往,却少有人能够长久停留。
经历了乐视汽车的 “超级梦想”,丁磊的野心并不小。但直到现在,和 FF91 一样,华人运通距离量产落地仍遥遥无期,其他锦上添花的愿景更像是飘在空中的美好想象。
与迟迟无法实现回国诺言的贾跃亭相比,Canoo 进军中国意外地顺利。倪凯当年在乐视没能实现的梦想,两年后,在自己亲手建立的禾多科技陆续落地。沉默已久的电咖汽车则宣布更名为天际汽车,似乎是为了与乐视汽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过去划清界限。
如今孑然一身的贾跃亭,没有十八罗汉。但他那个宏伟梦想的种子,已在更多地方扎根生长。
原乐视汽车 COO 高景深加入了恒大新能源,曾经负责乐视汽车和 FF 生产质量管理的高管石则方(FrankSterzer)担任赛麟汽车的制造副总裁。乐视汽车另一位负责品牌营销的副总裁陆皓则又回到了传统车企,在福特担任营销公司副总经理。
对于那些选择离开贾跃亭的昔日 “十八罗汉” 而言,新的造车梦才刚刚启程。这是一场需要凭借硬实力跑完全程的艰苦比赛。正如蔚来创始人李斌所说,真正进入资格赛阶段的造车比拼中,不会有奇迹,而征途却是 “泥泞赛道上的马拉松”。
大幕才刚刚拉开。
来源:36 氪「未来汽车日报」(微信公众号 ID:auto-time),作者: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