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又要拍电视剧了。
6 月 18 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5 月电视剧备案公示,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的《三体》已通过备案,预计今年 9 月开拍,共 24 集,制作周期为 12 个月。
而报备的机构,仍旧是《三体》版权的持有方 —— 上海游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 “游族” 影业),也就是电影《三体》的出品公司。
此消息一出,再次引发网友热议。浏览量 1 亿的 #三体将拍电视剧# 话题中,多数网友对此表示担忧,最多的担心是特效不合格、剧集注水,以及是否会和电影《三体》一样,最终无法如期上映。
一波三折的改编
剧版《三体》并不是第一次报备。早在 2016 年,《三体》就出现在备案信息中,集数为 32 集,比这次多了 8 集,报备机构是游族影业。
2014 年,游族网络为跨界到影视行业成立游族影业。游族网络主要是做手游和页游的开发,成立游族影业后曾以 “影游联动” 为宣传点,试图打造 “轻迪士尼”。而《三体》系列被其视为大 IP 战略,是实现电影、游戏联动商业模式的关键。
2015 年,《三体》系列的第一部获得第 73 届雨果奖,刘慈欣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亚洲作家。这次获奖之后,《三体》成为炙手可热的科幻大 IP。
许多科幻迷心中比较困惑,《三体》为何会由毫无经验的游族影业来拍摄?
刘慈欣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当时国内的科幻改编市场还很冷清,他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并且,国外对中国科幻的改编权也不是太重视,有国外的大导演也看过《三体》的版权,没有表示很感兴趣。
《三体》的改编权到游族手中,其实几经易手。2009 年,导演张番番以 10 万元的价格,从刘慈欣手中买走《三体》全部版权,并将五年期限的改编权、后续影视剧和游戏开发版权打包买走。
随后,张番番与盛世新影发行公司开始融资筹拍《三体》。2013 年,盛世新影改制成为国盛影业,无法主控《三体》项目。张番番与国盛影业在开发方向上产生分歧,合作发生变故。2014 年,张番番开始与游族合作,条件是《三体》电影的导演必须是自己。
按照游族的规划,《三体》电影预计在 2016 年上映,改编的 5—6 款游戏部分会在电影之前上线,而一款重度类的游戏则会与电影同步推出。目前,并没有任何一款改编自《三体》的游戏上线。
PingWest 登陆游族影业官网,点击项目一栏发现,游族影业有《三体》、《太平轮》和《恐龙大赛车》三部电影。其中,上映的只有《太平轮》,《恐龙大赛车》和《三体》均未与观众见面。
说到《三体》电影,可谓一波三折。
2015 年 4 月 22 日,《三体》电影召开发布会,公布片子由刘慈欣本人担纲监制、张番番执导,张静初、冯绍峰主演。2015 年 7 月底,《三体》电影全部杀青,随后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科幻迷们对此多有质疑,认为拍摄过于草率,并且对导演和演员也不符合期待。科幻电影作为电影工业里最具难度的影片类型,它对技术、人员素质和经验,以及整个产业配套环境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原定上映日前一个月,有消息传出,游族影业高层变动,游族影业 CEO、影片监制孔二狗离职,《三体》上映时间无限期推迟。对此,游族影业称传言不实:《三体》推迟上映主要是在后期特效阶段需要细心打磨,而孔二狗没有离开游族,只是由 CEO 转为执行董事。
而孔二狗则在朋友圈称,“张番番导演如期完成了工作,呈现给观众的都是前期拍摄素材,不存在素材不能用的问题,且电影延期主要因为对后期的要求超过以往,并要增加预算”,并表示 “随时为公司项目出任何力”。
2016 年 5 月 31 日,慈文传媒在其年度战略发布会上宣布,他们将要和游族影业改编《三体》的电视剧,并公布《三体》改编电视剧后,将由杨文军来执导。慈文传媒打造过多款热 IP,比如《花千骨》,再比如杨文军拍摄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电视剧版,执导过的电影《何以笙箫默》。
《三体》改编再次传出消息,已经是 2018 年 3 月。
英国《金融时报》称,“投资者们说,亚马逊正在进行相关谈判,谈判结果很可能促使亚马逊拨出 10 亿美元,购买《三体》相关版权并基于该书制作三季连续剧。”
这一次,科幻迷们很是振奋,他们希望真的是亚马逊 “接盘”,期待亚马逊能为《三体》提供大投资和精良制作。对此,亚马逊并没有做出回应。有人向刘慈欣求证,刘慈欣表示并不知情,而游族影业发声明:“感谢国际、国内各界和广大粉丝对《三体》和游族影业的关注。”
如今,综合种种消息,《三体》电影十有八九已经夭折。
电视剧改编仍存难点
今年 2 月,电影《阿丽塔》来中国宣传,被尊称为 “卡神” 的詹姆斯・卡梅隆和《三体》作者刘慈欣、《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有一场交流会。
会上,刘慈欣问卡梅隆:“如果中国科幻片继续发展下去,你想看到怎样的科幻片?” 卡梅隆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体》”。
刘慈欣有些不好意思,随后说:“《三体》以我们目前的经验来说有一定困难。” 他希望拍一些比较容易的,至少是视觉上、故事上比较容易一些的。
相较《三体》,已经和观众见面的《流浪地球》就属于视觉上、故事上比较容易一些的科幻电影。但《流浪地球》的副导演郁刚表示,依旧难拍到导致他得了中国科幻电影 PTSD,做噩梦、出现幻听,一提拍电影就犯怵。
在《三体》将拍电视剧的各种讨论里,网友们表示最担心的是特效制作,他们认为对科幻产业链不成熟的国内市场来说,特效制作依旧是大难题。
从技术层面来说,特效制作有两类,分别是物理特效和视觉特效。其中,物理特效大致包括特效化妆、特殊道具、特殊服装、特殊置景、电控机械生物等。如《流浪地球》中救援部队穿戴的机械制服、太空面罩等道具都属这一类,根据影片量身定做,市面上无法购买的道具。
而视觉特效,则是伴随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的技术,也就是数字特效。如今年 2 月上映的《阿丽塔:战斗天使》,主角完全是由特效制作而成。这种人脸和动作捕捉技术,则是在运动物体的关键部位设置跟踪器,由动作捕捉系统捕捉跟踪器位置,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然后得到三维空间坐标数据,最后进行应用。而这种动捕技术,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
但《三体》视觉化之所以难,不止是技术局限。知乎答主郝星河认为,还有想象力的局限,尤其是对宇宙的物理想象,很多都超越了导演们的认知。
比如 “水滴”,小说中这样描述:
“水滴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的十倍,它沿途猛烈撞击着碎片,被撞击的碎片再次熔化并高速飞溅,与其他碎片产生了次级撞击,在水滴后面形成了灿烂的尾迹。尾迹最初像一颗怒发冲冠的彗星,但很快拉长,变成一条上万公里长的银光巨龙……”
《三体》电视剧怎么把 “水滴” 视觉化,除了需要技术,还非常考验导演的想象力。如何把它布置成实景,最后在荧幕上呈现,这是需要面对的第一重难题。
这一重难题其实比较好解决,可以花钱请国外的团队。事实上,《三体》的原著其实在科幻电影丰富的好莱坞大导演手上传了个遍,但最终没有人愿意接手,因为《三体》复杂的主题对于大成本电影而言简直是个灾难。
对高度工业化的好莱坞来说,主题复杂的《三体》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三体》主题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不像《星际穿越》,主题就是简单的 “保护家庭和拯救世界”,《流浪地球》则是 “拯救地球和父子情”。因此,改编才是剧版《三体》最大难题。
除去技术层面的挑战,《三体》的改编难度可类比《白鹿原》—— 一部横跨了半个世纪的史诗。
《白鹿原》的时空跨度非常大,通过白鹿村半个世纪的经历,以及主人公们的命运,把清朝末年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变迁史娓娓道来。而每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后,唯有生活之艰辛、世态之无常、人性之丑陋,个人在历史浪潮中的无力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时空跨度,和文本中极其丰富的灰度,在讲究强冲突的剧本中很难去体现。如《白鹿原》的编剧芦苇所说,时间跨度大,人物繁多,影视化改编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去选取、梳理人物与情节,再处理为电影画面。《三体》这类科幻小说的时空跨度就更不用说了,如何取舍同样是大难点。
《白鹿原》的影视化之路,走了整整 20 年,同样伴随着各种争议和讨论。《白鹿原》改编之路如此漫长,除了原著内容的复杂性,还有来自 50 万字改编为数万字剧本的艰巨性。从体量来看,80 万字的《三体》同样显得更加艰巨。
电视剧版的《白鹿原》,光是立项筹拍就经历了 16 年,主创包括 94 位主演,400 位幕后工作人员,4 万多群演。卡梅隆拍《阿凡达》,也是准备了多年,并且以十年、系列电影为目标立的项。
卡梅隆认为,《三体》拍摄电影难度极大:“《三体》如果拍成电影,就要按照六部电影的体量去拍,才能拍出这部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而陈忠实也曾为《白鹿原》提过解决方案,舞台和荧幕的时间、空间十分有限,“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也许只能等电视剧了,那个不受时空限制,装不下再续一集嘛。”
同理,《三体》也是如此,电视剧显然是比电影更合适的形式。但增加集数,意味着烧更多的钱。《三体》这种硬科幻内容,实现起来困难,也是最烧钱的,并且市场回报不一定乐观。
游族是否有这么多钱烧,或者说服资本入场一起烧,这还真不好说。2018 年,游族网络实现营业收入 35.81 亿元,同比增长 10.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09 亿元,同比增长 53.85%。
但游族的财务状况,并不如财报表面 “行业下滑,游族逆流” 那么乐观。《新浪财经》整理了游族网络近 5 年的差值比,2018 年仅为 0.27,数值远低于 2017 年的 1.13,也远低于 5 年的平均值 0.72。并且,游族网络 2018 年的短期借款 18.9 亿元,相比于 2017 年末的 12.74 亿元激增近 50%。这意味着,2019 年游族网络需要偿还 18.9 亿元的借款。除此之外,实控人林奇因 90.7% 高质押率曾被深交所下函问询。
2019 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73 亿元,较 2018 年同期下降 22.20%;实现营业收入 8.33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4.03%。由此看来,资金链紧张的游族网络急需热度 IP 改变现状,而曾被寄托希望的大 IP《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并不给力,在 TapTap 上仅有 3.6 的评分。
除此之外,10 年已过,《三体》改编权眼看也快到期。综合来看,游族此时计划重新开拍《三体》也就不难理解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统计,游族网络今日股价涨 5.05%,报 18.5 元 / 股,公司市值 164 亿元。去年 3 月,亚马逊可能会拍三体的消息一出,游族网络的股价同样涨幅不小。当时,有投资人认为,不排除是官方炒作行为,目的是为了卖出高价。
游族针对《三体》的大 IP 战略,一直让人看不懂。5 年过去了,所谓的 “影游联动”,大 IP 开发管理,到目前为止,只有用三体注册的各种商标。
总而言之,对于再次开拍的《三体》电视剧,科幻迷们最好别抱太大的期待。
正如刘慈欣分享过的那则趣事:“香港的科幻协会送给科幻杂志,封面有阿瑟克拉克的通信,阿瑟克拉克说我很忙,把我的小说忙着改编成电影,马上要开拍了,就是那个《与拉玛相会》,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事,到现在也没有开拍,不断传出改编的消息了。”
参考资料:鲁雪婷,独家调查:揭《三体》延期背后的权力拉锯,2016 年
来源:品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