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Uber 司机对战 Uber,真是一出注定烂尾的好戏

Uber 司机对战 Uber,真是一出注定烂尾的好戏

@阑夕:有些公司上市的时候,它的用户会产生连带的自豪感,所以像是阿里在纽交所敲钟的时候,就邀请了淘宝店主、快递小哥这样的代表用户一起登台,算是展现共赢关系。

但是有些倒霉公司呢,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到了总算可以上市的冲刺阶段,却会遭到来自核心用户的拆台。

比如 Uber。

这家估值超过 800 亿美元的巨型独角兽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上市工作,然后它在美国的专车司机们则同步计划着在上市敲钟这天退出 App 拒绝接单的联合活动,借此来向 Uber 施压,要求重视他们的改善待遇诉求。

Uber—— 或者说绝大多数的共享经济平台 —— 都把服务的供应方定义为独立承包商而非雇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和平台之间的关系并不像员工与企业那样明晰,但是这种设定,又使平台在管理方面获得了过高的权力,包括毋须遵守最低工资的法律、不必承担社保的缴纳成本以及无法成立工会等等,这让司机们长期以来都很不满。

罢工活动的组织方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当全球都在关注 Uber 意气风发的上市时,我们要让 Uber 关注究竟谁才是为它支撑经济体系的角色。」

不过,从 Uber 的司机们列出来的主张清单里来看,有些内容也是在打他们自己的脸。

以前 Uber 在和传统的出租车公司竞争时,地方政府往往会拉偏架,试图设置不够公平的障碍,比如禁止 Uber 的司机跨州服务、限制一座城市里新增网约车的数量等等,在那些时候,Uber 的司机们往往都和 Uber 站在一起,反抗这种缺乏友善的政策。

但是现在,当 Uber 的司机们取而代之的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他们的主张就变成了呼吁 Uber 禁止其他州的司机到本州来抢单子、不让 Uber 完全放开司机的申请入口以免订单遭遇稀释等等,所谓屠龙的勇士最后长出鳞片和利爪,实在是太形象了。

当然,Uber 也在设法瓦解司机们的行动,就像历史上任何一场劳资纠纷的经典剧情那样,用来检验立场纯度的,永远是赤裸裸的利益。

Uber 宣布,从它上市开始的几天内,总额高达 3 亿美元的接单补贴将会向其全球 110 万名注册司机发放,只要你正常工作,就可以获得 100 美元到 10 万美元不等的奖励,而活跃在网上的司机们则在相互监督,表示绝不接受这种哄骗策略,一定要坚持杯葛到底。

真是一出注定烂尾的好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419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