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d 的围脖
分享两张老照片,这样的场景今天看来仍然科幻,却拍摄于 1/3 个世纪之前。
那是 1984 年 11 月 14 日,宇航员 Dale Gardner 离开发现号航天飞机,去捕捉 Westar 6 通信卫星(图 1)。它被送入一条错误轨道,如果在今天,只能成为太空垃圾了。而在当年,因为有航天飞机,人类还有能力把它回收下来。
同病相怜的,还有另一颗卫星,Palapa B2。它跟 Westar 6 一样,由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 1984 年 2 月 3 日一同发射升空,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滞留在错误的轨道上。就在两天之前,宇航员进行了一次太空行走,已经把它抓回了航天飞机的货舱。
很快,Westar6 也被抓了回来。背对着货舱里的两颗卫星,Gardner 开了个玩笑,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块标牌,上面写着 “待售” 二字,好像要给它们再找个买家一样(图 2)。确实,这两颗卫星功能完好,只是它们本该工作在距离地面 35600 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却因为发射失误而被送入了离地面仅有几百公里的低地球轨道。
11 月 16 日,两颗卫星随着发现号航天飞机一同回到了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把失效的人造卫星从轨道上抓回到地面上来。
话说回来,“待售” 二字也不全是玩笑,因为把这两颗卫星回收下来,还真是为了卖钱的。航天器发射向来是高风险行业,每次发射必然会购买高额保险,这两颗卫星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发射没能完全成功,两颗卫星的所有者向保险公司提出了总额高达 1.8 亿美元的索赔。
完成赔付后,按照合同,两颗卫星便成了保险公司的财产。可惜在那时,它们还是太空垃圾,飘荡在近地轨道。照片上那次史诗般的卫星回收壮举,正是保险公司向 NASA 支付了 550 万美元才促成的。目的嘛,当然是尽可能减少公司损失。
宇航员 Gardner 开的那个玩笑,让保险公司喜笑颜开,相当于给他们打了一个免费广告。至于完成任务返回地球后,他挨了 NASA 好一顿批评,则是后话了。
图 1 上那颗 Westar 6 卫星,后来被香港的亚洲卫星有限公司购得,重新命名为亚洲 1 号。1990 年 4 月 7 日,它由长征三号火箭运载,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进入了地球同步轨道,一直服役到 2003 年 4 月。这也是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首次完成外国商用卫星发射任务。
另一颗卫星,Palapa B2,则被辗转卖回到了它原来的所有者手里,重新命名为 Palapa B2R,由德尔塔 6925 型火箭运载,于 1990 年 4 月 13 日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服役到 1997 年 3 月。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两颗卫星都是航天飞机以外,仅有的发射过两次的航天器 —— 直到 2017 年 12 月,SpaceX 开始重复使用龙式货运飞船。而宇航员徒手回收失效卫星的壮举,由于航天飞机早已全部退役,恐怕是再也无法重现了。
所以说,科幻般的场景,有时候不一定出现在未来,也可能只存在于久远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