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勾
我发现大家的关注焦点都搞错:此事关键不是《三体》系列,而是亚马逊。
近几年 Netflix 的 “砸钱拍(买)片赚流量” 策略颇见成效,有种 “有钱烧得慌” 的感觉。作品质量褒贬不一,《光灵》、《缄默》、《科洛弗悖论》、《副本》口碑皆扑,但订阅人数蹭蹭上涨,现金储备充足,触手不仅涉及制作更伸向发行。
受此成功经验影响,有志进入影视业的流媒体比如亚马逊、Hulu、苹果花起钱来也毫不手软。苹果计划怒砸 10 亿美元开发影视剧。去年亚马逊影视部门也表示将采用更激进策略。除了制作原创剧集,另一个手段收 IP。是的,购买大热 IP 不是中国独有。此前亚马逊制作了根据菲利普 - 迪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高堡奇人》,不过影响力一般。倒是 Hulu 制作的《使女的故事》获得巨大成功,在艾美奖摘金夺银。
最近的大新闻是去年 11 月亚马逊买下《指环王》的电视剧改编权 —— 请注意,是已经买下,而不是 “传闻”。亚马逊从一众竞争者中花了 2.5 亿美元买下改编权,而且只能制作前传内容 —— 正传内容已拍成电影,《霍比特人》和《精灵宝钻》不包括在改编权内;制作费为 2.5 亿,加起来五亿美元。而在此之前,亚马逊还买了下列奇幻 / 科幻小说改编权:
“黑暗塔” 系列。斯蒂芬 - 金。由于电影版票房惨败,电视剧将完全重启。
《环形世界》,拉里 - 尼文,1971 年雨果、星云双奖最佳长篇。一个组团太空冒险故事。
《雪崩》,尼尔 - 斯蒂芬森。赛博朋克代表作。
上述每一部,都经历过时间考验,其知名度在美国本土尤胜 “三体”。所以我对亚马逊 “花十亿美元制作《三体》影视剧” 态度成疑:我怀疑亚马逊会否真的买下《三体》改编权;就算买下来,我怀疑成交金额。
首先,《三体》改编权加制作费是否值 10 亿美元?亚马逊在《指环王》上花得钱已经令业内人士目瞪口呆。将《指环王》和《三体》对比,谁的影响力更大?第二,就算买下来,是否有能力开发?如你所见,亚马逊已经有一堆 IP 排队开发,其中不乏可能占用巨量资源的项目,一个个排下来,分给《三体》的会有多少?
更有意思的是,《三体》的影视改编权不在大刘手里,而是在游族手里。亚马逊就算谈,也是和游族。我有理由怀疑游族坐地起价,甚至提前放假消息炒作。《指环王》的改编权是亚马逊直接从托尔金后人手里购买,他们主持管理托尔金著作版权的基金会。所以 —— 大家先别那么激动,此事只有金融时报一个消息源,是真是假、多少真多少假还不确定。
为了再浇一盆冷水,简单说说美剧制作过程:谈改编权;买下来以后找编剧写剧本;写完剧本交制作方审核;修改,再审核;改改改改改剧本,改到制作方满意为止;如果一直改不出满意剧本,这事儿就黄了。好的,剧本终于通过,可以开始选角勘景作道具等等等等前期工作;召集人马拍 Pilot;Pilot 交制作方审核。如果 Pilot 很烂这事儿就黄了;如果 Pilot 过关就可以预定一季。当然也有连 Pilot 都不看直接整季预定的土豪公司。
你知道这套流程折腾下来多少年吗?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岔子,这事儿就黄了。光剧本就能卡死很多人。好几年前,我就听说 “基地” 系列和 “海伯利安” 系列要改编电视剧,最近的消息是 HBO 有意改编 “基地” 系列。对此我只能付之一笑 —— 太他妈难了。所以我得再浇盆冷水:就算亚马逊真的买下《三体》改编权 —— 就算买下估计也是十亿的零头 —— 真的拍出来不知道要多少年,搞不好洛杉矶奥运会都举行过了。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