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微信和支付宝同晒活跃数,后者不做社交后,日活反涨 40%

微信和支付宝同晒活跃数,后者不做社交后,日活反涨 40%

信和支付宝两家对头,今天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微信的数据随着今天腾讯的财报一并公布,报告显示,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9.38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 23%。

同样在今天,支付宝的活跃数据也被晒出。接近支付宝的业内人士处获悉,支付宝 Q1 日活涨 4 成,活跃用户占比仅次于微信、QQ。

微信每个季度公布的月活数,大家已见怪不怪;

支付宝宣布不做社交后,反而日活涨了 40%,那就太戏剧化了,也释放了一种信号。

这并非完全没有数据支撑。据艾媒咨询统计的今年 4 月国内 app 活跃用户数据显示,微信以 93.95% 的活跃用户占比位居第一。

作为社交通讯 App,腾讯的两款产品微信、QQ 活跃用户数据远高于其他 App,但值得一提的是,支付宝钱包以 46.08% 位列排行榜第三位。

易观千帆 5 月份发布的 2017 年 3 月移动 APP 月活排名榜上,支付宝以 3.53 亿月活跃用户数排名前三。

为什么不做社交后,

支付宝活跃用户反而上涨?

有知情人士爆料,日活增长与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关系密切,目前,这一产品超过 2 亿用户。

蚂蚁森林在用户界面上看来是一款公益游戏,是支付宝平台于 2016 年 8 月上线的公益行动,以用户相应的减排量将计算为虚拟的 “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

而能让绿色能量增加的数据之一,就是线下支付。这再次回归到支付宝的领地。

支付宝对的方向是什么?

曾不甘心局限于支付领域的支付宝,在去年,用户规模就已达 4.5 亿,支付宝希望于打通社交这条线,同时也为支付功能引流。

于是频繁改版,陆续推出了生活号、圈子(测试)等产品,却在社交领域试水时备受争议,还因引发一场用户对大而全还是小而精的产品的选择争论。

今年初,支付宝副班长苗人凤明确对外表达,支付宝不做社交,不再执着于高频,而是聚焦商业和金融方向。

有了明确的方向,支付宝 APP 也就有了改善重心 —— 深耕线下支付这个具有优势的领地,折叠好友动态,推出收钱码,将 “收钱” 入口放到首页,据悉,收钱码上线 3 个多月以来,全国累计申请用户超过 1200 万。

大众接受的互联网 app 是服务于场景的,就如微信应用于沟通和获取内容、网易云音乐应用于音频收听,各司其职、专业高效,显然,支付宝在互联网支付阵地拥有更多话语权。

所以,在各平台看来需要打破的领域壁垒,在用户看来只是使用体验和习惯的问题,当这些场景应用都有成熟且在用户群中认知度高的平台存在,打破用户习惯增添沟通成本来开发新功能的想法并不高明,用户需要在不同场景里高效发挥功能的 App,而不是充满冗杂功能却难以找到入口的全方位产品,作为产品开发方,也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考虑。

今年,支付宝在继投资永安行后,又陆续接入 OfO、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入口,整合、支持线下共享单车借还支付的场景,从前需要下各个品牌共享单车 app,现在支付宝集成众多品牌,并联系信用制度,是对用户体验的提升。

适合支付宝增加活跃用户的方向应该就是把其工具属性发挥到极致,完善多种消费场景的应用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行业都在考虑深入和细化,用户更青睐于在细化领域力求打通关的产品。

来源:BiaNews 微信号:bianews8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741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