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我们回访了做 “小程序” 的第一批创业者 看看他们经历了什么

我们回访了做 “小程序” 的第一批创业者 看看他们经历了什么

上线一个多月,小程序的表现低于大多数人的期许。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 年中国网民针对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开发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微信小程序发布一个月后,应用开发者关注度明显提升至 94.9%,但选择继续开发小程序的应用开发者仅占到 9.2%,有 35.2% 应用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意在放弃,35.2% 开发者表示短期不考虑。

小程序发布当天,界面新闻曾在《微信小程序上线 创业者开始赛跑》一文中,报道过几家赶在第一时间推出小程序的企业。一个多月过去,这些小程序经历了什么?开发者又是怎样的心境?界面新闻就此进行了回访。

轻芒杂志是第一批尝试小程序的创业团队之一,他们现在在小程序上依然维持着与上线之初相同的开发投入。

对于小程序活跃度下降的问题,轻芒联合创始人范怀宇认为是正常现象,“用户不会在短期内形成一个特别稳定的习惯”。

“上线之初的几天,流量确实是巨大的,有非常多的人进来尝鲜。” 范怀宇说,观察早期用户的数据发现,用户都是尝试性地点击页面,表现出探索行为。

在他看来,目前小程序更接近一个稳定的状况。“小程序不再是一个热点,用户认为这个小程序有价值,就决定去用,而不是一个完全尝鲜的心态。接下来小程序能吸引用户的是它的产品价值。”

爱范儿旗下的小程序商店目前还保持着稳定的提交数,负责人崇旭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有一个做母婴市场的厂商一次做了 7 个小程序提交到小程序商店。

爱范儿创始人王伟兴表示:“微信从公众号体系迈向小程序服务体系,是从内容的流转和连接平台迈向一个巨量的服务生态体系。一个平台级服务生态体系的出现,早期的探索和观望是可以预见的。”

小程序满足不了互联网公司的胃口

去年 9 月底小程序内测版本出来之后,刘智聪的团队成立了服务于小程序的 PaaS 平台 —— 小应用云,简化小程序后台的开发,为不具备后端能力的小企业提供小程序一体化开发。

按照既定的开发节奏,小应用云会在 2 月底开放公测版。

相比于上线之初,小程序的活跃度在下降,许多人转为观望的态度。公司的核心业务就是围绕小程序,对于刘智聪来说,似乎是不妙的情形。

“大家都太着急了。” 刘智聪说,小程序发布的时间点接近过年,大部分公司不会在这时候排新项目。不少公司是在公测之后才启动小程序,还处于项目立项的阶段。

事实上,刘智聪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找他咨询小程序的人比年前多出很多,只是纯互联网公司的人少了。

“年前,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圈内人和媒体找我们聊,到年后,找我咨询的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的人。” 刘智聪说。

小程序上线之前,刘智聪跟身边的同行、朋友说,小程序偏线下,没有流量红利。“很多人不信,就是要试一下。” 他们对于小程序的体验很认可,一旦用过了小程序就很难适应 H5 打开的效果了。“只有扫二维码这一种流量进入的方式,满足不了互联网公司的胃口。开发的回报比太差,短期内不会再继续投入。” 刘智聪说。

反倒是传统行业,在小程序公测之后表现出了兴趣。刘智聪说,咖啡馆、星座店、占卜店、早教企业等很多线下企业开始咨询小程序的开发。这些企业不是以互联网为主,小程序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而且开发成本也不高。

2 月 23 日,微信和摩拜联合宣布,为摩拜小程序正式上线新能力: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可直接进入摩拜单车小程序,开始骑单车。

“这意味着二维码的控制力一定程度上回到了开发者手中。” 刘智聪说。

根据张小龙此前对小程序的一系列阐释,共享单车看上去是最为合适的小程序应用场景,但在微信为摩拜小程序开放 “新能力” 之前,摩拜单车要想实现小程序,需要换掉线下所有单车上的二维码,费力且成本很高。

刘智聪介绍说,微信此次为摩拜开放的 “新能力” 实际上叫 “重定向”。微信尝试打开二维码指向的 URL,然后根据 URL 的结果决定是否打开小程序。也就是说,针对同一个二维码,用摩拜的 App 扫,是开锁动作;用微信扫一扫,是打开小程序然后操作开锁;用浏览器扫,是打开 App 下载页。

腾讯微信团队表示,该项技术优化之后会正式对外开放。

“互联网最重要的是反复迭代,目前只用把小程序第一个迭代内的价值挖掘出来就行了。” 刘智聪说。

小程序为 App 导流?

在小程序诸多的限制下,心潮减压团队却因此意外获得一些流量。

心潮减压 App 是一个心理服务平台,基于用户生理指标评估心里健康状态,通过音频、视频、游戏等方式调节情绪、帮助睡眠、提高专注等。

在运营心潮减压的过程中,团队发现睡眠市场非常大,便单独成立了一个团队做睡眠功能。

小程序在 1 月 9 日零点上线后,心潮团队第一时间将 “小睡眠” 小程序推到各个微信群里进行传播。

“我们抢到了第一波的流量。” 心潮减压的 CEO 邹煜晖说。第一天,小睡眠就有一百多万的访问,第二天下降到 40 万左右,现在每天保持 1 万多的新增。截至 2 月 20 日,小睡眠小程序的总页面访问量超过 600 多万。“大部分用户都是从微信群点击进去的,通过搜索入口进入小程序的用户只有 30%。”

开发了小睡眠小程序上线一周后,心潮团队推出了小睡眠 App。

小睡眠主要通过音频来舒缓睡眠,但微信限制了小程序音频后台播放的功能,用户手机屏幕关闭之后,音频只能播放 5 分钟。

“用户不可能一整晚都亮着手机屏幕,他们希望 1 小时以后音频自动关闭,基于这种需求,我们才把它独立出来,做了小睡眠的 App。” 邹煜晖说,由于小程序有很多限制,也没办法实现组合功能,小睡眠的小程序版更多的是导流的作用,很多用户体验了小程序版的小睡眠之后,会有相当一部分下载 App。

邹煜晖介绍说,小睡眠小程序与很多酒店、社区、睡眠产品达成合作,把小程序的二维码放在高档酒店的床头,客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使用小程序,把线下的场景结合起来,然后把流量导到线上来。

“小程序版胜在即刻即得,App 版功能延伸性更强大。” 邹煜晖说。

来源:界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557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