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1 月 19 日,苹果在中国区正式实行 1 元最低定价策略。从此,开发者将付费下载类的应用或游戏发布直中国区 App Store 时,可以选择两个特殊的价格:1 元和 3 元。
在 1 元定价策略之前,中国区 App store 最低的价格是 6 元,和其他区如美国区的 0.99 美元、日本区的 100 日元(后上调至 120 日元)基本等价。
苹果当时推出此举,除了推广银联支付的合作外,也有媒体推测部分原因是为了打击越狱平台。越狱平台是苹果付费下载游戏最大的天敌,一些中国区的用户会为了能够免费下载应用和游戏而选择越狱,这对苹果而言自然是很大的损失 —— 于是产生了 “也许更低的价格也许更适合中国国情” 的想法。
对于开发者而言,降价或限免是常用的营销手段,1 元、3 元的定价为开发付费游戏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更多的选择。而以用户的角度看,如果开发者愿意以更低的价格发布应用,自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客观上也能让更多的玩家体验到一些优质的付费应用和游戏。
乍看之下,1 元定价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但是实施之后呢?
一年前某国外网站统计国区付费榜 1 元和 3 元(即 Tier A/B)的应用比例,可见已经成为主流
在策略实施之初,《瘟疫公司》《Cytus》《Deemo》《Limbo》《Badland》等之前定价 6 元甚至 18 元的优秀游戏纷纷以 1 元的价格在中国区 App Store 上发布,引发了玩家的购买热潮。中国区的玩家只要花费几十元,就可以玩到数十款品质优秀的单机游戏 ——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简直是不能再廉价的娱乐体验了。
一些优秀的国产付费单机游戏也因此受益,下载量节节攀升,在玩家中也建立了一定的影响,一切似乎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苹果实施 1 元定价当日的 iPhone 付费榜,榜单前列被低价单机游戏刷屏
但是仅仅不足一个月之后,付费榜就成了国产免费网游的天堂,优秀的付费单机游戏逐渐退出了付费榜前列。
中国区的 iPhone 用户打开付费榜,会发现和其他地区的 App Store 完全不同的一片天地:付费榜前列几乎全是游戏,2014 年前作为常客的优质付费应用绝少出现;而在付费榜的游戏中,以玩法为主要卖点的付费单机游戏越来越少,出现在前列的游戏几乎都是以 IAP 内购为主的国产网游,并且都是 1 元的最低定价。
以 2016 年 11 月 19 日中国、日本、澳大利亚三个地区的 iPhone 付费榜榜单对比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差异所在:
11 月 19 日中、日、澳三国的 iPhone 付费榜,中国区清一色是游戏
如果这一切都是用户自主选择的结果 —— 中国的苹果用户就喜欢以内购为主的手机网游 —— 那似乎也无可厚非。但事实上,付费榜之所以如此,更多的是人为因素 —— 刷榜。
刷榜这个词,几乎伴随着智能机游戏市场的兴起而产生,对于手机游戏行业而言早已不新鲜,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蔚然可观的巨大产业。
在此之前很多刷榜公司都是通过虚拟的机刷来模拟下载、搜索等用户行为。随着苹果的不断打击,一些刷榜公司也已经 “进化” 成拥有数百台苹果真机的工作室 —— 当然也不能全靠真机,毕竟想要冲上榜单需要的下载数量真机也满足不了,还需要改机软件和定制的自动化脚本,来为购买刷榜业务的客户服务。
凤凰科技一篇报道中的真机刷榜工作室图片
刷榜的盛行,除了拥有巨大的利益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自然是源自应用开发者的巨大需求。以我们获取到的一份刷榜公司报价为例,冲到付费榜前 5 需要 18 万元人民币,而想要维持在榜单前 12 的位置还需要每天 12 万元的成本。而从苹果 iPhone 付费榜的变化来看,这种需求和业务每天都在发生。
某刷榜工作室刷榜费用
对于游戏的开发者而言,花钱刷付费榜有什么好处?据一些游戏开发者和游戏公司的市场人员表示,除了苹果在 App Store 给的 “推荐位” 外,付费榜、免费榜、畅销榜的这三大榜单,都有着天然的 “展示” 作用,从而被用户看到,进而导入一定数量的用户。
和常规推广比起来,刷榜被证明简单粗暴见效快,而三大榜单中,刷付费榜是最省钱的 —— 对照来看的话,免费榜前 5 的刷榜价格已经接近百万,并且有更大的几率被苹果清榜。
就 iPhone 付费榜而言,目前榜单前 5 每天能够带来数千至 2、3 万不等的自然新增用户,所以即便需要不小的成本,但是在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一个用户的获取成本多至几十上百),刷榜和付费从外部购买用户的成本也基本接近,这也造成了刷榜的愈加泛滥 —— 至于买到用户之后能否在游戏中赚回投入,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而付费榜刷榜之风盛行的根源,还是 1 元定价这个策略。因为中国区的用户对价格非常敏感,定价改为 1 元后,会大大提升付费榜单的下载量 —— 这为刷榜的可观回报提供了天然的加成。
根据此前一些开发者公布的付费榜下载数据,在 2014 年 11 月 19 日之前的 6 元定价时代,付费榜前 5 的一些优质的付费下载应用只有 1000~2000 的下载量,这时候的刷榜,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亏本的行为。而如前文所言,1 元定价的游戏进入榜单前 5 每天能够带来数千至 2、3 万不等的自然新增用户,对于以内购为主的手机付费网游开发者来说,是比较值的用户购买渠道之一。
《地下城堡》开发者在知乎公布的 1 元定价后的销量对比,侧面说明 iPhone 用户购买付费应用或游戏时对价格敏感度也很高
为了和刷榜的游戏抗衡,很多开发付费单机游戏的开发者在发布游戏时也只能无奈选择 1 元的价格与之对抗,希望依靠口碑和媒体宣传获取用户的认可和付费购买,但是这种对抗也越来越无力。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虽然也有《生命线》(Lifeline)这样定价 18 元的游戏可以依靠爆棚的口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占据付费榜榜首,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付费榜的前列都被 1 元定价的游戏所占据。
就这样,在中国特色的游戏市场需求之下,中国区 App Store 的付费榜也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中国特色,苹果虽然多次打击但依然屡禁不止。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会想,如果苹果没有为中国区设置这么一个 1 元的特殊定价,是不是目前的付费榜环境会正常一些?而对我们玩家而言,开发者倾注大量时间和心血做的一款玩法优秀的单机游戏,6 元的最低定价真的很贵么?
来源:游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