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涛ECON:为什么我要嘲讽那些鼓吹只有丐帮才保家卫国的小资,因为扬州十日和叙利亚内战等古今中外示例充分说明,有这种想法的小资中产才是最可怜的受害者。因为投降分钱享受的时候他们嫌人太多,要打仗保护财产时才发现帮自己的人太少,所以只能在临死前发誓希望有人替他们报仇了。
根据文献记载,清军在入城后进行了极其惨烈的屠杀,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富人往往有资源提前撤离,穷人可能早已逃离城市依靠乡村关系网,真正处于“被动承受区”的,往往就是那些小中产:店主、教书先生、小吏、手艺人——既没有显赫背景,也不至于流亡为生。他们既承担了城市文明的基础运转,也因地理与身份被困在“留守”位置,不论是出于家庭牵绊、职业依赖,还是对城市归属的情感。
这个模式其实并不只发生在扬州,许多历史时期的“城市暴力”中都有类似现象——比如日军侵华时南京人口结构的变化、战后欧洲城市中的轰炸伤亡分布,甚至现代城市中的经济危机撤离流向。
所以我们最好是歌颂一无所有还能为有产者保卫家园的丐帮弟子。小资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软弱性,要看到威胁自己利益的敌人到底是谁,以及谁才能真正阻挡对你利益的侵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社会的一粒沙落到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