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一笔糊涂账

一笔糊涂账

@薛凯 - 又重名了: 八十年代绝大多数地方国企、集体企业,不是在死掉就是在死掉的路上,这时候如果有人愿意出来承包企业,企业所有人求之不得。如果承包人很有经营头脑,带着企业走出泥潭,一路发展成为一家大公司,麻烦就来了。

有的地方政府采取的是杀鸡取卵政策,比如健力宝,这曾经是中国国产饮料一哥,地方政府把经营权收回去了,然后就是迅速下跌,跌成了路边厂。

也有一些地方政府相对宽容些,继续让承包人管理企业,双方商量一个股权结构,变成了特殊的 “国有民营” 企业,例子我不举了,至少科技界好几家都是这个模式。

这种模式下,政府占大股份,经营人占小股,经营人肯定会心有不满,慢慢把一些经营利润转移到自己新开的公司里。你说这个转移国程是不是完全合法?很难,必然会有一点灰色地带。但是政府如果算大帐,一家龙头企业经营得好,税收、就业都是政府可以获得的红利。

过程就是这样,你觉得政府该怎么办?是像健力宝一样,把经营权收回来,还是继续让经营人管理?

@黄斌: 没办法的,这就是一笔糊涂账。当年的那一点点国有资产就是 1,企业家精神就是很多个 0,八九十年代资产和企业家精神都极其稀缺,到底谁更重要,这笔帐永远都算不清楚。那怕是现在这两者都不稀缺了,到底资本资产更重要还是企业家能力更重要,也说不清楚,但至少还能有个大概齐的事先约定。

@李子暘 Lee: 新人签约演艺公司,公司要九一分成,新人都乐不可支,总算不用住地下室了。后来火了,新人成了大明星,公司想一九分成,大明星都不愿意。这种事,双方慢慢谈吧。谁也别妖魔化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10142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