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智能锁跌破千元背后:数千家企业混战,“价格屠夫” 小米击穿底价

智能锁跌破千元背后:数千家企业混战,“价格屠夫” 小米击穿底价

曾经高高在上的智能锁,已经跌破了 1000 元。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其所购买的智能锁只花了几百元。奥维云网透露,今年前四个月,线上智能锁卖得最好的是千元以下的,占比接近一半。

1

智能锁跌破了 1000 元

自从家里的锁 6 月中旬变得不好使后,90 后白领高敏就琢磨着要换一把智能锁,以后再也不怕忘记带钥匙了。

在高敏的印象里,一把智能锁得需要三四千元,之前她没想过换智能锁,就是觉得贵,一把锁要花近半个月工资,不值当,这次锁打开变得费劲后,她打算咬咬牙狠心买一把。

做好心理建设后,高敏打开京东 APP 搜索智能锁,却被映入眼帘的价格震惊到了,销量排名前三的智能锁售价全在千元左右,其中排名第三的小米智能门锁 E 售价仅为 799 元。她看了一下,功能正好是她所需要的,有指纹、密码、蓝牙等六种开锁方式,C 级锁芯,还能免费安装,立即动心了。

高敏认真看了一下评论,这款锁的评论数比第二名高 10 倍,有 20 多万条,好评率也是最高的,最终趁着京东 618 搞活动,入手了这款智能门锁。

买完后,高敏在有几个好友的闲聊群里感慨了一番,没想到现在的智能锁会这么便宜,大家的反应和高敏最初一样,都觉得很震惊。

同为 90 后的苏星星决定购买智能锁的原因很简单,来源于一次忘带钥匙的惨痛教训。那一次,她被关在门外很久,最后无奈找了一个开锁的才进去。自此,苏星星就打定主意,要买一把智能锁。

苏星星对锁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满足自己不用带钥匙的需求就行。不久前,她在闲鱼 APP 上逛了逛,发现所有智能锁都能满足她的需求,最后她花 200 多元买了一把。这个价格出乎她的意料,“我原本以为最低也得要 800 多元,没想到这么便宜。”

使用一段时间后,苏星星觉得还不错,在闲鱼 APP 上又给姥姥姥爷家买了一把,这次选了一款稍微贵一点的智能锁,花了 399 元,还包上门安装。

这不是个例,当前智能锁确实已经跌破了 1000 元。6 月中旬,《财经天下》周刊走访北京多家线下电器和建材家居市场发现,不少门店都在突出位置摆上了千元以下的智能锁,标价有的是 999 元,有的是 988 元。

2

(北京某线下建材家居市场售卖的智能门锁 摄 / 周享玥)

当前,1000 元以下的智能锁已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

家电行业调研机构奥维云网提供给《财经天下》周刊的数据显示,2022 年 1 月到 4 月,整个智能门锁线上市场中,1000 元以下的产品销量占比排名第一,高达 46.2%;其次是 1000 元到 2000 元价格带的,占比有 35.3%;2000 元以上的占比只有 18.4%。

确实,1000 元以下的智能门锁已然成为多数消费者的主流选择。在知乎上,就有不少关于 “千元智能门锁推荐”“千元以下有好的智能门锁” 等话题的讨论;在小红书上,也有不少关于 “千元内智能门锁” 的笔记。

据业内人士介绍,买 1000 元以下智能锁的人有几种,要么是租房的,要么是不需要太多功能的,要么是想省钱的。1000 元以下智能锁之所以卖得便宜,主要是功能上与贵的相比要简单一些,是入门的基础款,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所需,市场上 1000 元以下智能锁的主流玩家有石将军、小米、凯迪仕、TCL、乐视等。

乐视是 2021 年 5 月正式杀入智能锁领域的,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乐视的定价原则是 “好用,好看,但是不贵。” 基于这一原则,乐视半自动智能锁售价都在 1000 元以下,全自动的也不贵,在 2000 元以下。

打开乐视商城发现,目前在售的智能锁有 5 款,其中 3 款售价低于 1000 元,销量最高的乐视智能门锁 L1,售价最低只需 499 元。其中,一款号称配备了 3D 人脸识别、可视猫眼、大屏监控等功能的乐视全自动智能指纹锁已经和半自动一样跌破了 1000 元,售价仅为 999 元。7 个月前,乐视推出首款 3D 人脸识别智能锁乐视 S7R 时,定价已经够 “亲民”,为 1999 元,而现在折后价是 1349 元。

2015 年就进入智能门锁领域的欧瑞博,也在大力布局 1000 元以下的智能锁。欧瑞博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1000 元以下的智能锁大多是半自动产品,目前欧瑞博线上 1000 元以下的智能门锁销量占比已经超过 40%。

“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已经有越来越多全自动智能门锁价格下降到 1000 元以下。” 欧瑞博方面表示,价格跌破 1000 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入手门槛,加速了智能门锁的普及。

“价格屠夫” 入场

智能锁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 10 年前就靠宣传指纹、密码等来吸引忘记带钥匙的人,不过那时售价比较高,三四千元的定价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门槛高使得初期智能锁的发展十分缓慢。有数据统计,2012 年,国内智能锁整体的市场占有率只有 1%,到 2016 年也只有 2%。这还是赶上了 2014 年长租公寓爆发带来的效果。

尽管如此,并不妨碍各路资本杀入智能锁领域的决心,大家看好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一大波创业公司,以及家电、安防、科技等领域的巨头杀入智能锁市场。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7 年至 2021 年,我国分别新增了智能门锁相关企业 646 家、1364 家、1421 家、772 家和 308 家。

大量企业的蜂拥而入,让整个行业的竞争突然变得激烈,小米、360 等 “价格屠夫” 的入局,更是将智能锁的售价拉低到了 1000 元以下。

2018 年 10 月,360 发布一款智能门锁 M1,直接将价格打到 699 元,即使加上 300 元的安装费也不足千元,被称为是 “打破了行业价格底线”。仅一个月后,小米生态链企业云顶科技旗下品牌鹿客推出一款 OJJ 智能门锁 X1,在小米众筹上架,含安装费售价 999 元,首日众筹金额突破 500 万元。

同年 12 月,小米亲自下场,冲击波更大。它发布了一款正式售价 1299 元(包安装)、限时众筹售价 999 元(包安装)的小米米家智能门锁,仅用 7 小时 40 分钟就宣告售罄,众筹金额突破 3000 万元。此后,小米成了千元智能锁领域当仁不让的王者。

“价格屠夫” 们掀起的价格战,拉开了千元智能锁时代的序幕。随后几年间,包括德施曼、欧瑞博、凯迪仕等众多知名品牌、跨界品牌、行业头部企业以及一众新入局者均卷入了这场价格大战。

3

对此,乐视、欧瑞博等多家智能门锁品牌表示,随着这几年技术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迅速涌入智能门锁行业,势必带来行业竞争的加剧,价格战在所难免。此外,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技术迭代升级,产业链逐渐成熟,整体原材料成本也在降低。

不过,打价格战还是要付出代价的。一家知名智能锁企业相关负责人徐丽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其所在的企业之前也推出过千元以下的智能锁,虽然是低配版,但还是没有办法覆盖住成本,依然是 “卖一把亏一把”。

奥维云网消费电子事业部高级研究经理王军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智能门锁在 2019 年时价格就已开始下探,由于当时高端市场基本被德施曼和凯迪仕把持,新品牌想要脱颖而出最快的路径是走高性价比路线。

“一个品类从市场普及度低到慢慢普及的过程中,是会有一段野蛮生长和‘打价格战’的过程的,这有点像当初的千元智能机时代一样。” 业内人士认为,小米当初在手机市场就是以极致性价比站稳脚跟的,各大品牌微赚或者亏损也要推低价智能锁,是为了快速抢占市场。

王军说,价格战下,不少智能锁的售价低于 1000 元,大大降低了购买的门槛,使得智能门锁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智能门锁年总销量突破 800 万把,2018 年这一数据就翻升一倍至 1685 万把,市场规模突破 200 亿元。不过,2019 年,这一数据突然下滑到了 1400 万把左右,之后又开始继续增长,至 2021 年,达到 1695 万台,较 2020 年增长 5.9%。

从渗透率上看,我国智能锁的渗透率先是从 2016 年的 2% 增长到 2018 年的 6.8%,之后开始以更快的速度上涨,到 2020 年,已经达到了约 20%。不过,这一数据相比于国外高达 50% 到 70% 的智能锁渗透率,依旧属于较低水平。

低价能长久吗?

价格战虽然降低了使用门槛,也带来了质量问题和各种槽点。

拿智能锁井喷的 2018 年举例说,这年虽然有大量企业涌入,但也是智能锁安全问题频出的一年。

2018 年 5 月,一位女士在行业展览会上,拿一个带铜线圈的塑料小黑盒,仅用 3 秒就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打开了一家品牌商的智能锁,之后又连续打开了另外 7 个品牌的智能锁。一时间,舆论哗然,迅速引发了一场对于智能门锁安全性的讨论。

2018 年底,国家质检中心对市面上 40 款智能门锁做了风险监测,结果显示,15% 的智能锁都能被小黑盒秒开,剩余绝大多数也存在安全风险。

2019 年 8 月,京津冀三地消费者协会又对网售的 28 个品牌共 38 款智能门锁产品进行了抽样测试,结果显示,这 38 款价格从 790 元到 3700 元不等的智能门锁产品全部 “不合格”。其中,海尔、三星、美的、TCL、360、凯迪仕、果加等知名品牌的智能门锁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2020 年 12 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通报显示,在 15 批次电子防盗锁产品中,共有 5 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 33.33%。其中就包括在当年登陆 A 股市场的王力安防智能锁,其一款智能锁被检出 “防技术开启” 项目不合格。

业内人士透露,价格战使得智能门锁的使用门槛降低,但由于相关规范和标准不完善,部分没有资本、技术的企业为了赚钱,大推假冒伪劣产品,行业一时间变得鱼龙混杂。

消费者林木吐槽称,智能锁还存在一些乱象,他家精装修的房子自带的是不知名的智能门锁,有一次电池坏了后,他随便买了一个品牌的电池,结果主板被烧坏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必须使用南孚电池才行,否则就会烧坏主板。”

林木咨询后发现,维修主板得花 800 元,这价格添点钱都能买一把新智能锁了。“更诡异的是,回收旧的门锁,只给你 300 块钱,我们后来就放弃用指纹、密码开锁,直接用钥匙开门了。”

网络上有不少关于智能锁的吐槽声。不少消费者在黑猫投诉上投诉 “用了一年指纹失灵”“耗电非常快”“智能门锁打不开,被关在门外” 等。而被投诉的品牌不仅包括一些不知名或者没有品牌的产品,也包括凯迪仕、德施曼、小米等一众知名品牌。

大浪淘沙。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 年和 2021 年,我国一共新增智能门锁相关企业 1080 家,但总企业数量只净增 440 家至 2021 年的 4729 家。换句话说,两年内至少有 600 多家智能锁企业退出了市场。

4

95 后消费者夏尔 5 月底咬牙给新家买了一把智能锁,“我家用就没有买千元以下的,觉得那是出租房用的,最后花两千多元买了一把德施曼的。”

自从装修新房开始,夏尔就计划着买智能锁,主要是图方便,但在网上查了一圈,发现有好多吐槽声,如 “晚上自动开锁”“坏了打不开门”“被锁在门外” 等,最后就买了一个大品牌的,好评数多一点,售后好一点的,想着这样踩雷的几率就会低一些。

618 期间,张伟千挑万选,最终在京东上购买了一款鹿客的全自动智能锁,花了两千多元。说到原因,他说:“买智能锁不能光图省钱,还得注意安全,这款有指静脉识别,安全级是最高的。”

“不同消费人群对不同价格带的产品各有青睐。” 京东方面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对于刚需消费者而言,千元级别智能锁可能会成为首选。对一些高收入人群而言,首选的是 1500 元以上的中高端智能锁。

京东透露,目前,在京东平台上,销量排名前三的智能锁都是小米的,其单价分别为 799 元、1299 元和 1899 元,除去小米外,其他销量靠前的单品如凯迪仕、鹿客、德施曼等,其大部分主力机型售价在 1500 元以上,智能锁整体仍然以中高端为主。

苏宁易购方面给出的数据也显示,618 期间,苏宁易购平台上 1000 元到 2000 元的智能门锁更受用户青睐。选购过程中,价格、功能、外观、安装与售后等都是消费者考虑的核心因素。

对于千元以下智能门锁未来的走向,王军认为,由于中国市场空间巨大,智能锁的渗透率低,估计未来几年千元以下智能锁的占比不会明显降低。但价格也不会下行太多,更多的是产品迭代,功能增多,价格维持均衡。

徐丽则认为,千元锁盛行的阶段虽然在最近几年内依旧会存在,但不会是一个长久的事。这可以参照家电或者手机行业的发展。“智能手机刚推出时,基本都卖两三千元,后来大打价格战,降到了 1000 元以下,但等大家把市场份额抢的差不多了,用户普及教育也完成了后,价格又开始回升了,上限高端机的价格越来越贵,产品越来越细分。”

(应采访对象要求,高敏、苏星星、徐丽、林木、夏尔、张伟为化名)

来源:ai 财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74955/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