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杰 plus: 读了几份很有意思韩国公司财报。
发现这两年韩国消费品在中国的日子很不好过。
(某星这样的半导体巨无霸咱们另论,毕竟他家芯片代工也就只有我国台湾省的台积电能够抗衡。)
多了咱不说,先聊两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吧。
因为大家都认识他们,所以能比较直观的说明问题。
一家是著名零食企业好某友,主打产品是巧克力派。
另一家是著名的家用保鲜盒企业,乐啥乐啥,
好某友前 3 个季度总收入 16910 亿韩元。(图一)
中国前三季收入为 8260 亿韩元(49 亿人民币),相当于好某友集团在韩国本土、越南、俄罗斯收入的总和。(图 2)
所以他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就不用多说了吧?这两年他在中国的业绩看着是稳步增长的状态,但其实在 2016 年有一个断崖式的下跌,收入接近腰斩。
我查了一些资料,那一年貌似没有剥离 / 分拆的情况出现,所以那次收入下跌,大概是跟中韩之间(2013~2016)当年闹的那个不愉快有关?猜的,不确定。
乐某乐某也相似。
2015 年的时候他家在中国的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是 45%,现在只剩下 37.7% 了。(图 3)
原本以为占比下滑是因为集团业务扩张到了越南等新兴市场,所以中国收入被稀释了。
但详细看看,应该就是明确的收入下滑。(图 4)
2017 年时的收入,就只有巅峰时期的 62% 了。
不知道是否也与 13~16 年的那次不愉快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