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卖保险年入百万,容易么?

卖保险年入百万,容易么?

今天知乎看到一话题,怎么看待北京大学毕业后去链家当中介。

有些人觉得不值,有些人觉得只要薪酬满意,top2 毕业卖房子没问题。

然后讨论过程中就有很多人提到,最近这些年名校毕业生出来后去卖保险的大有人在,年入动辄就是百万起,听的围观群众半信半疑。正好周末有闲,咱就扒一扒这个话题。

首先我觉得名校出来卖保险并不能算是教育浪费,当客户是体面的中产阶级以及小有身家的新贵家庭时,就要求销售有对等的素质,让一个没念过大学的人去劝 500 强企业总监买一份上百万的保险,那画面你脑补一下,真挺难的。

具体到卖保险的收入,我给大家说一个数字。

2010 年全国总保费收入 1.05 万亿

2019 年全国总保费收入 4.26 万亿,增长了 305%。

相当于复合年化增速 17%,比 GDP 增速快一倍不止,考虑到保险市场巨大体量,已可算是风口上的景气行业。

之所以说保费规模,是因为销售收入和保费是挂钩的,销售员每卖一份保险,大概可拿到总保费的 3-5%。

举例,我买一份保险,每年交 10 万,一共交 10 年,那销售在未来几年内陆续能分到 3-5 万。

举例,我买一份保险,一口气趸交 50 万,那销售大概能分到约 1.5-2 万。

网上很多人说保险提成 30-50%,那是针对多年交的首年保费来算的,比如我每年交 5 万,交 20 年,那是差不多第一年的一大半保费都给销售提成了。

这个比例你们觉得高吗?我觉得还好吧,因为保险真没那么好卖。

……

一个保险销售要达到年入百万,根据反向推算,他大概要在一年内卖出 2500-3000 万保费的产品。

他有 4 个选择:

a. 每年交 2 万,一共交 10 年,这样的客户要卖 150 个。
b. 每年交 10 万,一共交 20 年,这样的客户要卖 15 个。
c. 每年交 100 万,一共交 10 年,这样的客户要卖 3 个。
d. 每年交 300 万,一共交 10 年,这样客户搞定 1 个就行了。

坦率讲,A 不是一个正常人有精力去做的,C 和 D 也很难,能掏出千万下单的土豪不是普通人圈子能接触到,这样一排除,只有 B 看起来比较可行。

而即便是 B,200 万的单子卖 15 个,对人脉资源和经验都很丰富的金牌销售来说还行,但对普通人依然是难如登天。

所以卖保险年入百万不简单,和其他行业年入百万的精英一样,都是绝对的少数派。

……

之所以现在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名校毕业卖保险,年入上百万起步的案例,我是这么看的。

首先这些也不全是骗人的,毕竟 4.26 万亿的盘子,哪怕精英销售的比例是万里挑一,那换算成绝对值也是成千上万。普通人只要碰巧连续接触了其中 3-5 人,就会有个以偏概全的印象:卖保险太赚了。

其次保险行业会刻意宣传这些年入百万的成功销售做标杆,吸引更多新人加入。

这里就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保险行业一直一直一直一直在招人,因为底层员工刚入职为了完成业绩指标,往往会给自己买保险,再找父母买保险,然后是关系密切的亲友,全部挖掘一圈。

所以明面上保险公司是在招员工,其实也同时等于是在招客户。

等到新员工把窝边草都吃光了,又没能力拓展陌生人客户,他就会被淘汰,保险销售员的淘汰率很高的,因为底薪很低,主要靠销售提成,所以保险公司也不亏,只要一直一直一直一直招新员工填补就行了。

而宣传年入百万的成功销售,就是给新人们最好的偶像目标。

也许几年后,这些新人里也有几个天赋出众的成长为金牌销售,但大多数都在被社会毒打后无奈的认清了现实。

……

最后回应一下标题:

因为近 10 年行业繁荣,能分的蛋糕变大了好几倍,因此吸引到了很多高学历精英加入。年入百万的销售在绝对数量上确实很多,但竞争激烈,按比例算并不高。别人的成功是真的,可你未必能复制。

就这。

来源:招财大牛猫 微信号:gushequ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53151/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