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网络小说除了爽之外,还有其他的价值吗?

网络小说除了爽之外,还有其他的价值吗?

作者:妄明

网文在抵御国外文化入侵和传播上,做出了不少贡献。

如果谈论童年,谈论青春,80 后这代人童年记忆很可能是圣斗士,龙珠,机器猫,变形金刚。

青春期看的是火影,海贼等动漫。成年了又集体去电影院,为好莱坞电影贡献票房。

虽然大家的童年也有葫芦娃,黑猫警长这些优质国产动画,但限于数量,限于产量。

80 后和之前的几代人,记忆和印象中充斥着国外文艺作品的痕迹和潜移默化。

而到了 90 后这代,至少我在知乎上,在贴吧里。

看到很多人开始谈论《诛仙》,《斗破》,《遮天》这样的阅读经历。

暂且不去比较这些作品与圣斗士和龙珠这类作品的高低。

值得欣喜的是在年轻人的青春和记忆里,国内的小说,漫画开始占据了年轻人的视线和时间。

纵然这些网络作品,缺乏内涵和深度,只能占据年轻人消遣,娱乐的时间。

但对比国外的火影,海贼,这种本土作品的传播和影响,极大的压缩了国外文化的强势入侵。

早一些的年轻人,他们的业余时间,娱乐消遣是极容易被日本漫画,美国电影碾压和裹挟的。

新生代开始阅读网文,看国内漫画,看国内电影,不仅仅是培养了国内的市场,也减少了对国外文艺作品的消费和依赖。

奢侈品层出不穷的辱华案例,此前的漫威《上气》辱华,NBA 的反华言论。

各种例子都反复证明过,消费者并不是上帝,没有投票权和话语权的消费者连狗都不如。

至少资本并不会一边赚狗的钱,然后又去没事找事的羞辱狗。

但资本会一边赚弱国居民的钱,一边羞辱弱国居民,以维持高贵国家的优越感。

弱国不仅要在武力,生产力,经济上获得抵御强国入侵的的实力,在文化产品上同样如此。

不要用网文去对照文学经典,用网文去对照国外的消费文化,娱乐文化。

在消费和娱乐上,美国的消费文化,好莱坞商业电影,并不存在比网文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但就是这些商业电影,消费文化,却可以在弱国无本万利的赚取大量利润。

这种对弱国的俯视,加剧了强势国对弱势国的歧视和偏见。

而国产文化的兴起改善了这一点。

在这种同类别的对比当中,网文,国漫,国产电影,都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网文,国漫,国产电影不会让年轻人更爱学习,不会让年轻人更优秀,更成功。

但抵御国外文艺作品的入侵和占领,抵御国外文化的俯视和歧视,这也是一种贡献。

消费和文化的阵地,闲暇时间和空间,国内娱乐产品不去占据,国外的娱乐产品就会区占据。

更不用说,国内文艺作品的市场培育,消费生产会繁荣本国的经济。

而消费强势国的文化入侵,只会加剧弱势国与强势国的差距,加剧弱势国受到的歧视。

网文对网文群体的潜移默化是存在部分影响力的。

一个广泛阅读网文的读者,很难对国外的娱乐文化,电视电影顶礼膜拜。

国外娱乐作品的占领,本国娱乐作品的兴起,都会让年轻人的意识和心理产生倾向性。

70 后,80 后,90 后更普遍的崇美,崇日,在 00 后,10 后新生代会得到缓解和改善。

网文的价值不大,网文只是娱乐产品,但网文的价值并非可有可无。

在资本社会,很多东西是比烂的,不那么烂,本国的文化和抵御者一旦退去。

更烂,更糟糕的强势文化入侵,强势国的歧视和俯视都是接踵而来。

来源:知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9324/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