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雍正帝的背后总是笼罩着 “杀父篡位” 的阴影,在诸多影视文字作品的影响下,更有不少人质疑雍正为了顺利登位篡改了康熙的遗诏。
直到最近的一场展览,这个 “千古冤案” 终于有了明确答案。
“九子夺嫡” 一直是清宫剧永远绕不开的重头戏。康熙六十一年,69 岁的康熙皇帝还没来得及宣布皇位继承人,就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猝然离世。
在他驾崩 7 天后,皇四子胤禛凭一份《康熙遗诏》登上皇位,成为雍正皇帝。但由于康熙生前没有明确指定谁是皇位继承人,有关 “雍正篡位” 的各种传说悄悄流传开来。
之所以引发多方猜测质疑,是因为《康熙遗诏》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份书面遗诏,这在当时的人们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连皇子们也非常惊讶,没想到在争储中最不积极的胤禛成了笑到最后的人,而原本胜券在握的十四阿哥却惨败。
在诸多相关的影视作品中,胤禛继位的过程都极具戏剧性。
其中有一个版本最为流行,故事称雍正改了康熙留下的遗诏,把其中的 “传位十四子” 加了一笔,改成 “传位于四子”,才挤走了十四弟成功当上了皇帝。
据中国新闻网 5 日报道,近日一份《康熙传位遗诏》(复制品)现身北京市档案馆的《中国档案珍品展》上。关于雍正加笔将 “传位十四皇子” 篡改为 “传位于四皇子” 的民间传说,遗诏给出了准确答案。
这份遗诏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在一幅长 1.5 米、宽 0.8 米的卷轴式黄色宣纸上。
遗诏中汉字有 1700 余字,内容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康熙在位 60 年的丰功伟绩。据考证,这部分内容是在康熙五十六年时就已经书写好的。
有趣的是,康熙在上述遗诏中总结自己的一生,还不忘吐槽一下 “皇帝不好当”:“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
第二部分是遗诏的核心,宣告了皇位的继承人。
关于传位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因为这份遗诏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的,压根也不存在 “传位十四子” 或 “传位于四子” 这样的字眼,即便是有人改了汉文,也无法改满文和蒙文。
更何况,古时的 “十” 子和 “于” 字都与现代的简体字不同,不是简单加个笔画就行的。
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处长王贞表示,这份遗诏可以证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遗诏只不过是民间传闻而已,他的继位是合法的。IOS 链接
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01irtu2/e3030qmsx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