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思想漪
编辑 | 石 灿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有魔幻色彩了。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被按下快捷键,更新时间以秒计算,剧情包罗万象:
一只狗因为得到一位流量明星的亲吻而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幼儿班儿童插兜一句 “中班中班,遥遥领先” 成了抖音的热门,这是一个日活超过 3.2 亿人的产品平台,差不多相当于整个美国的人口规模;“肛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知乎热搜榜上排名第七,这里号称是 “中国最大问答社区”;“凡人歌” 久居网易云音乐热搜榜单不下,它可能是中国最懂用户的网络音乐社区。
这是热搜的万花筒世界,这里被视为草根向上逆袭、明星号召力体现、网红企图盘桓的名利场,但这也仅仅是一部分。
热搜不仅预示着点击量、流量,在某种程度上,它更能说明更多。
10 月 11 日各大热搜榜单部分数据 / 截图自热搜神器
在内容生产去中心化、分发推荐算法为王的 “长尾” 时代,热搜显得不合时宜。这是个典型的前互联网时代产物:20% 的内容产生 80% 的用户吸引力。
大部分互联网平台的姿态都表明,内容新旧不是衡量一个热搜功能的关键,很大程度上,机制能决定内容消费的样态和格局,热搜功能正是这一机制中的一个环节。在互联网巨头眼里,它强大且不可或缺。
9 月中旬,淘宝上线;6 月份,网易云音乐开通;再往前,去年 7 月份,抖音开辟。此外,百度热搜功能还能提供数据图表支持,就连微信、QQ、今日头条、腾讯新闻…… 都覆盖了热搜功能。
我花了些时间专门体验了淘宝的热搜,它虽然挂着 “全网热搜” 的名头,但几乎所有热点全部指向站内。譬如,10 月 10 日,前三位为 “冷空气又来啦”“秋季超好搭的复古披肩”“李荣浩的减肥秘籍”,点击之后,链入淘宝天猫站内,浓浓一股 “货郎担” 的气息。
网易云音乐上线 “热搜” 功能之后,遭遇下架一个月,未能泛起波澜。其 “热搜榜” 以歌曲为主,每首歌曲下,以灰色字体标识简单介绍,如首位” 凡人歌”(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次席《年轮说》(跟着温柔旋律,看我们成长的故事),其三为自上线以来,一直位居三甲的《我和我的祖国》。
10 月 10 日网易云音乐热搜榜 / 截图自网易云音乐
当然,网易云音乐的 “热搜榜” 与 “热歌榜” 也有区别,比如《野狼 disco》在前者排名第四,但在后者榜单上排名第一。
每家热搜数据都不会重叠太多,在中国这个互联网用户用户达 8.5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61.2% 的国度,每个生存下来的互联网平台,都有自己的护城河产品和核心用户群,他们的聚焦点分布在不同频道和领域上。
以 10 月 10 日下午 14 时到 15 时为例,几大平台的热搜榜略有不同:
抖音的用户显然更年轻,90% 都小于 35 岁,低幼渗透特征明显,男女性别比例为 4:6,以女性居多。在 10 月 10 日下午 14 时整,它的热搜榜上,位列二三位是 “易烊千玺登帝国大厦名人墙” 和 “杨幂 鱼骨辫”。
而微博的热搜显得更多元,第一名是 “张艺兴与杨天真解约”,位列二三位的则是 “苹果下架香港暴徒好帮手 APP” 与 “IG 联名限量战车”。它的用户画像显示,23 岁至 30 岁用户居多,男性比例达 57%,三四线城市渗透率达 56%。
百度的热搜榜与之前的两位大相径庭,以前四甲为例,适时为 “76 人吉祥物穿唐装”“全国首例个人破产”“苹果上架涉港应用”“十一近 8 亿人出游”。十一假期已经过去了 3 天,苹果下架有关 App 已登上了微博热搜,在这个号称 “讯息万变” 的时代,百度的确有点慢了。
相较于 2016 年的抖音、2009 年的微博,成立于 2000 年的百度,大块头需要小步快跑。
10 月 10 日,同一时段抖音、微博、百度的热点榜单 / 截图自官网
而主打问答与兴趣的知乎和豆瓣,显然关注点与以上几大平台略显不同。在知乎 “热榜” 上,除了 NBA 涉港事件言论排名的话题排名第一外,二三位分别为 “综艺节目都是演出来的吗?” 和 “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锂电池,这项技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豆瓣更是显得 “世外桃源”,充分显现出其 “文艺” 与 “兴趣” 的特质。其 “24 小时话题趋势” 显示前三位分别为 “豆瓣 VLOG 大赛・圣地巡礼”“如何优雅地度过悠长假期” 以及 “那些需要时间的食物”。
2019 年度最后一个长假期已经没了,豆瓣的话题趋势榜仍显存,只能喟叹一声。
10 月 10 日,知乎与豆瓣热搜榜单 / 截图自官网
热搜榜代表着平台的特质。抖音的年轻与时尚,微博的八卦与社会,豆瓣的文艺与诗歌,贴吧的草莽与豪气。
曾有人戏谑微博:你永远不知道新浪微博的命有多硬,直到某个明星离婚或出轨的那一天。
尽管互联网平台之间时不时硝烟四起,人们也时不时吐槽以微博为代表的平台操纵 “热搜”,加码商业化推广,但平心而论,热搜最能代表草根、平民与社会广大层面关心的问题。
在 UGC(用户生产内容)文化盛行的时代,大量普通用户用点击、转发、点赞与评论可以将一个事件送上热搜。虽然各大平台在标准上不大相同,但核心不变:用户参与第一位。
10 月 8 日夜,NBA 总裁亚当・萧华飞抵上海,神色匆忙,他大步流星走出机场门。有人拍下了这段视频。
此前,火箭队的经理人莫雷发表了涉港的不当言论,萧华并未作出道歉,随后各大与 NBA 拥有合作事宜的相关中国企业、个人纷纷发声,表示暂停相关业务合作。萧华紧急来华,寻求解决之道。
但愤怒情绪已经蔓延在了中国互联网各大平台上。
在抖音上,任何账号转发这个视频,几乎都会获得超过上万的红心与上千条的评价。在微博上,它冲到热搜榜第一,红色的 “沸” 字表明了这件事情所引起的广泛关注。在知乎上,话题 “NBA 总裁亚当・萧华针对莫雷事件再发声明,你有什么想说的?” 热度超过 7000 万,浏览量超过 1300 万。
NBA 总裁连夜抵华同时登上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热搜 / 截图自官网
在百度贴吧,“众贴吧抵制 NBA” 登上贴吧热搜榜眼。这个从诞生之初,带着强烈草根、草莽气息的互联网平台,以强悍攻击力著称。
互联网世界里,人们用评论、点击、转发,用脚投票,聚沙成堆,注意力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这种影响力与号召力会成为不少内容创作者的内容生产素材。
一位音乐创作者时刻盯着各大热搜榜,并对其进行分析,一旦有关于人间情爱冷暖的关键词,他立即推动团队生产出流水线歌曲。
也有短视频创作者一直盯着微博热搜榜;一位短视频账号创始人坦言说,她的内容灵感来源于微博热搜上的分手明星,“谁没有对爱情的向往呢?”
很多人也会以登上热搜榜次数来衡量一个明星的流量大小程度。有人在 9 月做过一个统计表,近 30 天,男明星微博热搜榜排名前十的分别是肖战、王一博、李现、王俊凯、王源等人,而女明星是杨紫、孟美岐、杨幂、郑爽、李沁等人。
热搜榜成为某种流行和仪式后,开始变得畸形起来,很多追星粉丝被流量至上理论受限,思维呈现泡沫化虚胖,他们会问,“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啊”?
当然,在这个 “一将功成万骨枯” 的 “热搜榜” 名利场,有人在这里浮起,便会有人在这里沉下。
“90 后” 创业青年孙宇晨因过度营销,炒作 “巴菲特饭局”,无奈 “因肾结石” 被中止。去年年初,《中国有嘻哈》PGONE 因歌词不当被 “紫光阁” 点名批评,随后,“紫光阁 地沟油” 登上微博话题,疑似 PGONE 粉丝买热搜,不料,成了乌龙。
普通用户诟病微博热搜的多数原因在于热搜榜被明星承包。普通微博用户揶揄那些频上热搜榜的明星 “自带热搜体质”,在娱乐圈内部,买热搜已是公开讨论的话题。
没人不承认,热搜天生自带 “生意” 属性,关注度高,稀缺,关键是成本很低,用一本万利形容也不为过。
以微博热搜榜为例,分为实时热点和实时上升热点,前者每分钟更新一次,目前只展示前 50 的热搜索词,有 “新”“热”“沸”“荐” 四种标签,其中 “荐” 即为微博官方的广告位。一般在第三位与第五位。据刺猬公社过去的报道,微博热搜榜商业位置当前的刊例价格是 60 万 / 天。
衍生出的 “热搜灰产” 让微博这个 “媒体广场” 吃了一鼻子灰。央视新闻曾揭秘,某偶像粉丝控评 10 元转 100 次或者买 400 粉丝。
热搜的生意并不好做。2018 年 1 月,微博被约谈,热搜榜暂停服务一周。网友评说 “乌烟瘴气总算得清净”。
韩剧《请输入搜索词 WWW》揭秘了热搜的运作,女主裴塔美在质疑公司操纵热搜的法庭上承认,“诸位所看到的的实时搜索,不是真实,所谓真实,是为了搜索坐在键盘前面的人的手指而已。”
截图自《请输入搜索词 WWW》
或许只是演绎。
当我结尾落笔时,微博热搜榜的三甲已经变成了 “张铭恩回应恋情公开后脱粉”“台湾节目惊叹大陆黑科技” 和第三条广告位 “美力由我定义”。
再过一分钟,它又变了。浮游宿命,想凉也凉不下去,总会有新的话题来代替它。或许,热搜,本质上,也是 “凉搜” 一场罢了。
来源:刺猬公社 微信号:ciweigong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