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像座城,城外的年轻人想进去。
这一项调查数据十分惊人:54% 的 95 后想当网红,这也是广大 00 后最向往的职业。在 2019 年微博红人节的群访间,当记者把这件事情告诉李雪琴时,这位新晋网红笑了笑:“如果他们能接受做不成网红之后的最坏结果,去试一试也没什么问题。”
红人节上,随便一个挂着牌子的人都有可能是头部大 V 博主,在这里,他们有三天的时间去合自己的粉丝进行近距离的线下互动。“我见到了密子君,值了值了。” 一位粉丝难掩兴奋,记者了解到,因为暴雨飞机延误,她半夜才到成都,但显然,这些疲惫随着见到偶像都已烟消云散。
红人自带光环。大多数人眼中,他们坐拥千百万粉丝,日进斗金,一呼百应,甚至于连明星郑爽也曾透露有转行网红的想法。从年收近 3 亿的张大奕,到爆红的办公室小野、“口红一哥” 李佳琦….. 他们的故事,吸引着无数 95 后、00 后涌向网红这个圈子。
年入千万、买别墅,
网红 = 自由风光来钱快?
要说当代年轻人是从何时开始想当网红的,相信很多人都源自于社交平台上的 “惊鸿” 一瞥。
“我觉得他们赚钱很多,又有面子。” 张迪口中的 “面子” 指的是网络红人们在社交平台晒出的安逸生活,“当个网红卖卖东西,挺好的。” 在这位还在上大三的 00 后看来,金钱、体面、轻松,她想要的网红都有。也不只是 00 后,谁没有暗戳戳地羡慕过网红呢?
网红们带货生意如火如荼。当月入 6 千的李佳琦靠着直播一跃成为口红一哥,嘴里喊着 “OMG”,月收入 “蹭蹭蹭” 涨成 6 位数时,人们沸腾了。去年双十一与马云 PK 直播卖货时,李佳琦创造了 5 分钟卖出 15000 支口红的记录。这个比女人还懂女人的男人最喜欢在直播开始时摆出傲娇姿态:我的直播间很危险,你只要看了 10 分钟,就会忍不住下单。
如今,电商网红基本等于销售良药,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传统销售方式。还是在去年双十一,素有 “中国第一网红” 之称的张大奕,店铺仅用半小时便做到销售额破亿的成绩,曾有媒体报道,张大奕年收入近 3 亿,吸金不亚于任何一位一线明星。而她对公司的收入贡献在 2017、2018、及 2019 财年前三季分别达到 50.8%、52.4% 和 53.5%,撑起了如涵控股半壁江山。
除了经济收益,头部网红的超级 IP 自带光环,成为这个时代的现象级作品。今年七月初,张大奕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 “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 25 位人士” 榜单,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人,值得一提的是,和她同时入选的还有美国总统特朗普;而号称 “美食届的泥石流” 的办公室小野,靠着饮水机煮火锅等视频走红后,迅速打入海外市场,youtobe 上坐拥 700 万粉丝,小野已经悄悄出海变成了 “国际野”。
与此同时,网红团体本身数量也越发庞大。截至 2019 年 6 月,微博头部作者规模扩大到 78 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32%。的吸引力,粉丝规模大于 50 万或月阅读量大于 1000 万的微博大 V 5.9 万个,同比增长 54%。快速拉升的数字下蕴含巨大网红经济潜能。
网红比你还努力
打造下一个 papi 酱 “很困难”
但网红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李雪琴说,当自己做了网红,完成了素人到网红身份的转变,才发现大家对这份职业的误解已经很深,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认为网红特别轻松,二是觉得网红特别赚钱。“比毕业后找一份普通工作赚钱多一点,但是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子,不费一点力气就把钱赚了,做一个视频要设计、筹划、协调关系,也是很复杂的。” 李雪琴说。
红了之后,他们依然有困扰。
成为 “口红一哥” 后,李佳琦经常存在危机感。一年 365 天,他直播了 389 场,每天直播 6 个小时,从晚上 7 点开直播到凌晨 1 点,中间没有休息。一场采访中,李佳琦不无心酸的说,如果你今天不直播了,说不定你的粉丝就会被另外 9 千多场直播吸引,可能第二天他就不来看你了。
凭借手工视频红遍网络的” 手工耿” 面对商业变现三种方式,直播、卖货、打广告。“我都占了但都不精通。卖货卖得不是特别好,很长时间才直播一次,相对来说,做广告还算是比较好的方面。”
更糟心的是,随着互联网流量整体放缓,网红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中国移动互联网 2019 半年大报告》显示,从 2018 年 12 月到 2019 年 3 月,互联网用户时长增速从 22.6% 降至 11.8%, 到了 2019 年 6 月,增速已经滑到了 6%。这种情况下,普通网红想成为头部越发困难,流量争夺的马太效应显现。
红人节期间,洋葱视频 CEO 聂阳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在目前环境下,一个月达到千万粉丝的情况越来越难了。
对于外界 “张大奕之后再无张大奕,papi 酱之后再无 papi 酱” 的声音,Papitube COO 霍泥芳霍主任回应,papi 酱的成名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是 papi 酱对内容的高标准坚守和大家当时对行业的关注造就的结果,当前打造下一个 papi 酱是很困难的。
揭秘网红背后推手:
MCN 机构涌入,融资大多卡在 B 轮
有意思的是,虽然造头部网红越来越难了,但网红背后的推手却多了起来。就像明星需要经纪公司的打造,网红背后的运作机构就是 ——MCN。
《2019 中国 MCN 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12 月,MCN 数量已经超过了 5000 家,网红们也不愿意单打独斗,90% 以上的头部红人都已经选择签约 MCN 机构。2018 年,有 59.3% 的 MCN 完成过融资,其中半数以上融资轮次集中在 A 轮(28.6%)和天使轮(23.8%),但营收过亿的只有6家。
对于近年来 MCN 机构融资情况,投资界进行了不完全统计,除去 2013 年在海外成立,专做全球美食视频 Tastemade 已经拿到 E 轮融资,目前为止,其他知名的 MCN 机构融资均停留在 B 轮及以前。
或许对于资本市场来说,MCN 机构的发展还处于早期,但值得注意的是,MCN 机构也的投资方中也不乏真格基金、红杉中国等明星资本的加码,大家都想知道,这个商业故事的下一章是什么。
随着网红带货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各方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对此,洋葱视频 CEO 聂阳德表示,今年以来广告主需求确实有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从品牌推广变成实际带货能力。
“出爆款这件事情,一看努力二看命”
作为网红的流量入口,社交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8 月 3 日的 V 影响力峰会上,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微博会发力作为粉丝消费入口的私域流量,助力变现的最后一环。同时也对电商、直播做出新计划,8 月开放微博电商平台的入口;9 月将电商直播与淘宝打通,进行双平台分发,为这本网红生意经添上了一笔。
社交平台是红线,为机构和粉丝创造了一个无缝连接的空间,机构通过平台将内容输送给给广泛的受众,平台又帮助机构筛选出粉丝,帮助二者之间形成社交圈层。
但这个圈层,终归要靠网红具有吸引力的内容链接,毕竟,粉丝最初的想法只是单纯的追网红而已。爆款内容,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像李雪琴所说,“出爆款这件事情,一看努力二看命。”
来源:投资界